今天投资数万亿美元以控制气候变化:国际能源署

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预测,需要数万亿美元的能源投资来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能源署今天警告说,各国必须在 2030 年前在能源技术领域投资 37 万亿美元,以将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可持续水平并满足能源需求。

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提高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的风险。报告称,将向低碳能源的转变推迟仅仅几年,将使避免灾难性的气温上升变得不可能。

该报告预测,如果世界继续目前的能源使用轨迹并继续严重依赖化石燃料,那么到 2030 年,能源项目需要 26 万亿美元(以 2008 年美元计价)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报告称,为了实现低碳情景,还必须再花费 10.5 万亿美元,以在那段时间内减少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

报告称,政府政策不变意味着“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迅速增加,这将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造成令人担忧的后果”。

田中伸男,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表示该报告既提出了严厉警告,也带来了乐观的理由。

田中伸男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按照目前的能源使用趋势继续下去,世界将面临气温升高 6 摄氏度的风险,并对全球能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但他补充说,“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可以避免严重的气候变化,同时提高能源安全性——正如新的《展望》所示,这些解决方案触手可及。”

该报告发现,由于经济衰退与经济衰退导致能源需求放缓同时发生,今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减少多达 3%。

但该报告补充说,如果下个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关键气候变化谈判未能达成强有力的协议,那么这些二氧化碳减排量将“毫无意义”。

该报告预测今年世界能源需求将下降 2%,这是自 1981 年以来首次大幅下降,但表示应该很快会反弹。

国际能源署预测,2010 年至 2015 年间,能源需求将每年增长 2.5%,然后随着发展中经济体成熟和人口增长放缓而减速。

总体而言,该报告的“参考”案例表明,2007 年至 2030 年间,能源需求将每年增长 1.5%。

《卫报》昨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国际能源署官员表示,美国的压力迫使该报告的作者夸大了石油产量增长的潜力。据该报报道,这位官员表示,美国敦促国际能源署低估现有油田可能枯竭的速度,并夸大新储量的开发,以防止争相购买剩余资源。

效率是关键

国际能源署表示,到 2030 年,为了实现该报告的“450 情景”(即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百万分之 450 左右),需要额外投资 10.4 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建筑效率、电力部门和交通运输领域的投资。国际能源署表示,百万分之 450 的水平将把全球气温升高超过 2 摄氏度的几率限制在 50%。

国际能源署发现,与参考情景相比,最终用途效率占 2030 年减排量的一半以上。报告称,效率以及其他“脱碳”投资(包括电力部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的增加)在 2030 年提供了三分之二的碳减排量。

报告称,在减碳情景中,与参考情景相比,2030 年煤炭需求将减少一半,天然气需求将减少 17%。碳捕获和封存占 2030 年减排量的 10%。

报告称,满足低碳情景所需的额外投资将被健康、安全和能源节约效益带来的 8.6 万亿美元抵消。

国际能源署警告说,推迟减排将是灾难性的——并且会给已经相当可观的采用低碳替代方案的成本增加更多负担。

报告指出:“我们计算得出,在转向符合气温升高 2°C 的排放路径之前,每延迟一年,全球在 2010-2030 年期间的增量投资成本将增加约 5000 亿美元。” “仅仅延迟几年就可能使该目标完全无法实现。”

石油和天然气

国际能源署的参考案例预测,石油需求平均每年将增长一个百分点,到 2030 年达到每天 1.05 亿桶,而去年为 8500 万桶。所有增长都来自发展中国家,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则下降。

报告称:“由于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国家的传统石油产量在 2010 年左右达到顶峰,因此大部分产量增长将需要来自欧佩克国家,这些国家拥有剩余可采传统石油资源的大部分。”

将二氧化碳稳定在百万分之 450 所需的情景将促进电动汽车和其他交通运输部门替代品的应用。在 450 情景下,交通运输部门的需求每天可节省 1200 万桶。然而,在 450 情景下,2030 年的石油产量仍略高于 2008 年的水平。

该报告发现,无论政策前景如何,天然气都将“发挥关键作用”。报告称,未来 20 年天然气需求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取决于气候行动。在参考情景中,天然气消费量将从 2007 年的 3 万亿立方米增加到 2030 年的 4.3 万亿立方米,这主要是由印度、中国和其余发展中国家推动的。

报告称,未来几年,随着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但新增产量上线,世界将出现天然气“严重过剩”。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可采天然气资源基础为 850 万亿立方米,其中约 45% 为非常规天然气。报告称,迄今为止,仅生产了可采资源总量的 8%。

报告称:“世界剩余的天然气资源完全足以满足到 2030 年任何可以想象的需求增长率。” 但报告称,开采这些资源的成本尚不确定,尤其是在世界某些地区。

电力

报告称,电力生产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财务困难和需求疲软。

全球电力需求预计今年将下降约 1.6%,这是二战以来的首次下降。总体而言,这减少了立即建设新的发电能力的需求,这尤其损害了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资,“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发电能力而言,比例更高”——接近 20%,报告称。报告称,如果没有政府的刺激计划,可再生能源投资将下降 30%。

报告称,如果不改变政策,到 2030 年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 76%——每年约 2.5%——需要增加 4800 吉瓦的装机容量,约为美国现有装机容量的 5 倍。

报告称,煤炭仍然是电力的“支柱”燃料,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 2007 年的 18% 上升到 2030 年的 22%。报告称,到 2030 年,核电占全球电力总量的百分比将下降,尽管非欧洲国家的核电有所增长。

经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许可,转载自 Green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