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耐药性:归咎于救命的疟疾药物?

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出现在没有使用过该抗生素的人群中,但这些人服用过相关的抗疟药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的药物可能正在加剧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人员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上报告说,在圭亚那偏远雨林社区的村民的消化道中检测到了对大肠杆菌具有耐药性的细菌,这些村民曾服用氯喹来预防和治疗疟疾,这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可能致命的疾病。这是第一项表明耐药性可能出现在从未接触过该抗生素的个体中的研究,该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被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包括肺炎、尿路感染和性传播疾病。

多伦多大学新宁布鲁克健康科学中心的高级科学家安德鲁·西莫尔(Andrew Simor)说:“在10到15年前,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很少见。[现在],在偏远地区之外,医院和广大社区中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正在成为一个问题。”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大肠杆菌是人类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十年前,它几乎普遍对环丙沙星敏感。”他说,如今,接受检测的住院患者中,多达30%的患者的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没有反应,而环丙沙星是治疗这些细菌的首选药物。

已知耐药细菌 源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它们可以在无法获得环丙沙星的地区发展的原因,该研究的合著者、安大略省莱克里奇健康网络的传染病专家迈克尔·西尔弗曼(Michael Silverman)说。实际上,他说,在圭亚那偏远村庄,耐环丙沙星的大肠杆菌甚至比在美国重症监护病房中更普遍,“在那里,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服用抗生素”。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监测了他们诊所患者体内耐抗生素大肠杆菌的水平。西尔弗曼说,他们发现,2003年2月份的耐药率比一年前高出三倍以上。这一跳跃与2002年末该疾病(导致高烧、寒战、恶心和头痛)大规模爆发后,氯喹(一种广泛用于预防和控制疟疾)的增加使用有关。

氯喹,一些村民每天服用,是环丙沙星的近亲化学物质。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基于氯喹合成的副产品,创造了包括环丙沙星在内的抗生素类(喹诺酮类)。在实验室实验中,该团队证实,在人体肠道中看到的类似氯喹浓度促使大肠杆菌产生环丙沙星耐药性。

这些发现可能对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对抗疟疾的药物的使用相比,环丙沙星在全球的使用相形见绌,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每年有3.5亿至5亿人(主要在非洲、亚洲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感染疟疾。西尔弗曼说:“很可能抗疟药可能正在诱导热带地区发生的大量抗生素耐药性。”

澳大利亚北阿德莱德妇女儿童医院的实验室医学主管约翰·特纳奇(John Turnidge)称这项研究“引人入胜”,并指出他长期以来一直怀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不是细菌耐药性的唯一原因。他说,这表明某些药物,如氯喹(其作用是针对红细胞内的寄生虫),可能会驱动其他类药物(如抗生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

传统上,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针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并假设这些治疗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这一发现表明,在鼓励人类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时,一种可能对另一种产生影响。

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传染病专家克里斯托弗·普洛韦(Christopher Plowe)说,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卫生官员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广泛使用氯喹来对抗疟疾。研究人员计划测试氯喹以外的其他抗疟药的效果,以确定它们是否能在不削弱环丙沙星功效的情况下,做到同样有效。

西尔弗曼强调,这项研究突显了需要继续努力通过使用杀虫剂处理的蚊帐来预防疟疾,并开发出有效的疫苗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