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子可能认为熬夜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一项新的研究暗示,延迟睡眠可能存在阴暗的一面。科学家表示,晚睡的人可能更容易做噩梦,尽管他们补充说,需要后续研究来证实这种联系。
“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初步研究,我们迫切需要在这一领域进行更多的研究,”圣母大学睡眠、压力和记忆实验室主任杰西卡·佩恩在评论这一新发现时说。
之前的报告估计,80%的成年人每年至少会做一次噩梦,其中5%的人每月不止一次地遭受令人不安的梦。这篇发表在《睡眠与生物节律》期刊上的新论文,调查了264名大学生关于他们的睡眠习惯和做噩梦的频率,噩梦被定义为“与威胁、焦虑、恐惧或恐怖感相关的烦躁不安的梦”。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由土耳其凡城于祖库·伊尔大学的亚武兹·塞尔维领导的科学家们,使用一种名为凡梦焦虑量表的测量方法来评估做噩梦的频率。具体来说,研究参与者被要求在0到4的范围内评价他们经历噩梦的频率,分别对应于从“从不”到“总是”。
平均而言,将自己描述为“夜型人”的个体得分2.10,而他们的“早型人”等效的平均得分为1.23,研究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显著差异。
这项土耳其的研究源于一项对近4000人进行的更大规模的在线调查,该调查发现,从20多岁开始,女性的夜猫子行为与噩梦之间存在关联。蒙特利尔圣心医院梦与噩梦实验室主任托雷·尼尔森的这些结果于2010年发表在《生物节律杂志》上。“我很高兴看到他们重复了夜型人和做噩梦之间的关联,”尼尔森说。但他补充说,需要更多研究来了解这种关联如何根据一个人的性别而表现出来:“男性和女性有非常不同的情绪系统,我认为我们在噩梦中看到了这种差异的不同表达。”
专家们对一个人的日常身体周期(即所谓的昼夜节律)可能与噩梦有关的想法很感兴趣。“我认为这肯定很有意思,”亚特兰大睡眠医学与技术学院主任兼国家睡眠基金会主席罗素·罗森伯格说。“这个领域的研究确实不多。”
情绪很重要
为什么“夜型人”会报告更多噩梦,这仍然是一个谜。这项新研究的作者指出,之前的研究发现,这些个体可能更容易患有情绪障碍和压力大的生活方式。其他科学家发现情绪障碍(如抑郁症)和睡眠问题之间存在关联。
斯旺西大学睡眠实验室主任马克·布拉格罗夫指出,塞尔维等人的调查发现,“夜型人”总体上更容易回忆起他们的梦,因此这可能部分解释了这些发现。
然而,布拉格罗夫补充说,“夜猫子”在一周中晚睡,但为了工作必须和“早起鸟”在同一时间醒来,更容易出现睡眠不足——并在周末通过睡懒觉来弥补。正是在这种延长的周末睡眠中,他们可能会经历更多的快速眼动睡眠,这是一个以快速眼动、大脑活动增加和生动的梦为特征的睡眠阶段。“他们可能会在周末进行大量的恢复性睡眠,这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布拉格罗夫说。
佩恩假设,一种被称为皮质醇的压力激素也可能参与其中。这种激素通常在早上我们醒来之前在体内达到高峰。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快速眼动睡眠周期也会达到高峰。“第一个问题是,快速眼动和皮质醇达到高峰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佩恩说。“其想法是,如果你的睡眠发生了偏移,你可能在皮质醇升高时处于睡眠状态,这可能会导致噩梦或离奇而生动的梦。”
从这项新研究中尚不清楚,那些自我报告为“夜型人”的学生是真正的“夜猫子”,还是因为他们为了社交或完成学期论文而强迫自己熬夜而错误地描述了自己的自然“早起鸟”类型。根据罗森伯格的说法,关于噩梦关联的后续研究应该让参与者在睡眠日记中记录他们的习惯,或者佩戴一种被称为活动记录仪的运动检测设备——本质上是一种专门的加速度计,可以根据休息时间来记录睡眠模式。
了解噩梦原因的价值并没有被研究人员忽视。“十年前,我曾经做过很多惊悚片一样的梦,带有一些威胁的意味,”布拉格罗夫说。“我一点也不怀念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