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方法是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联合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发布了其关于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的最新报告,其中没有新的 2008 年捕捞量和生产数据,因为该机构仍在整理 2007 年的数据。
尽管如此,粮农组织正在对野生捕捞渔业生产的逐步下降和资源的枯竭发出警报,同时谨慎地指出,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差异,并且似乎有望超越捕捞渔业,成为世界领先的海产品来源。
该机构警告说,在欧洲和亚洲国家慷慨补贴的推动下,减少捕鱼船队产能过剩的努力已经失败,扭转海洋资源枯竭的进展太慢。
粮农组织还警告各国政府要更加努力地了解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可能影响,以及如何最好地适应这一挑战。
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上绝大多数野生鱼类资源要么正被过度开发,要么由于捕鱼船队的扩张并进入以前未开发的海洋区域而达到了其最大生产能力。根据最新的可用数据,有 20% 的鱼类资源有增长空间。
“总体而言,据报告,全球 80% 可获得评估信息的鱼类资源已被充分开发或过度开发,因此需要有效和预防性的管理,”粮农组织在其报告中表示。
报告称,东北大西洋是过度开发资源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是受欢迎的金枪鱼渔场的所在地,多年来,欧洲船队一直在公开违反其捕捞配额。
西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渔场也遭受过度捕捞之苦。
2005 年至 2006 年的数据趋势表明,世界野生鱼类资源状况正在恶化,大多数观察家普遍预计 2007 年和 2008 年的数据也将显示出同样的情况。但粮农组织在罗马的官员表示,他们仍在整理 2007 年的数据,尚未要求提供去年的捕捞数据,这反映了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门在时间和人力方面的限制。
粮农组织发言人乔治·库鲁斯说:“你在谈论大量的数据。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够实时报告这些数据。通常,报告的格式混合或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
尽管如此,中国可能仍保持其在野生鱼类产量方面的领先地位,2006 年为 1700 万吨。秘鲁和美国分别以 700 万吨和 490 万吨位居前三。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渔场,2006 年为世界供应了 2160 万吨。
2007 年初的数据表明,2007 年,不包括中国的捕捞渔业全球产量至少增长了 3%。去年,中国以数据收集增强为由,将其 2006 年的捕捞数据向下修正了 200 万吨,这使得其 2007 年报告的捕捞数据令人怀疑。
凤尾鱼、阿拉斯加鳕鱼和鲣鱼是世界上被过度开发最严重的野生鱼类物种。捕捞渔业的产量在过去几年中基本保持不变,每年在 9000 万至 9400 万吨之间波动,2006 年达到 9200 万吨。库鲁斯解释说,捕捞数量的涨落很大程度上可以用厄尔尼诺天气现象来解释,该现象对秘鲁凤尾鱼有很大影响。
但世界上最大的三个渔场现在可能正在感受到过度捕捞造成的资源枯竭的影响。去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因捕捞量过低而发出警报后,提前结束了阿拉斯加鳕鱼季,导致鱼价暂时飙升。
水产养殖兴起 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水产养殖在全球渔业中的份额持续上升,其中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粮农组织渔业和水产养殖部助理总干事野村一郎说:“在稳步增长,特别是在过去四十年中,水产养殖首次有望贡献全球人类消费的一半鱼类。这不仅反映了水产养殖部门的活力,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增长以及鱼类加工和贸易的持续发展。”
2006 年,中国在养殖场养殖了 3440 万吨鱼类,远远超过该国在公海捕捞的 1700 万吨。中国约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 66%,该国在 2007 年出口了价值 93 亿美元的水产品。
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平均每年增长约 6.9%。粮农组织估计,2007 年该行业进一步增长了 7%,但 2008 年的产量增长数据可能会受到当年晚些时候经济状况恶化的影响。粮农组织此前已经报告称,中国水产养殖的增长似乎正在趋于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