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可能在第一次啼哭时就开始磨练母语

加入我们科学爱好者的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新生婴儿的哭声可能听起来只是不可避免的尖叫,但这可能是婴儿在子宫里就开始模仿他们听到的语言的首次尝试。

在今天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出生后仅两天,婴儿的哭泣模式就存在差异,这取决于他们的母亲说法语还是德语。先前的研究报告称,处于妊娠晚期的胎儿可以学习其最终母语的某些方面,例如语言节奏和语调。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证据表明新生儿在 12 周大时才将这些早期的语言课程融入到自己的声音中,那时他们通常开始牙牙学语并发出音节。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有关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根据我们的研究,语言发展始于旋律,实际上是哭泣的旋律,而不是(元音或音节的)发音,”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医学人类学家兼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凯瑟琳·韦姆克说。

为了确定新生婴儿是否能“说”他们的母语,韦姆克和其他心理学家团队记录了在法国医院出生,父母说法语或在德国出生,父母说德语的新生儿的哭声。该团队将德语独特的下降旋律与法语进行了比较,法语是罗曼语中最明显的上升旋律之一,韦姆克说。法语单词或短语的音调通常在末尾上升,而德语则在表达的开头是高音。

该团队使用计算机软件分析了婴儿配乐的频率和音调。心理学家只记录了由饥饿或孤独引起的自发性哭声,不包括音调不稳定的疼痛哭声。他们发现,法国婴儿哭声的音调和强度在他们停止呼吸之前达到顶峰,而德国婴儿的哭声则以一声巨响开始并逐渐消失。

这些发现表明,即使在出生的最初几天,新生儿也在模仿他们所能表达的语言、语调和节奏。尽管婴儿在几个月后才具备清晰发音的能力,但新生儿确实拥有唯一的工具——呼吸活动——他们需要复制母语的这些方面。由于婴儿在出生后仅两到五天就发出了这些哭声,因此作者认为学习发生在子宫中。在这种环境中,母亲和在母亲附近说话的人的语调和节奏模式非常明显。

婴儿在出生后如此之快就开始应用他们在子宫里学到的东西的想法对韦姆克来说是有道理的:“如果从感知方面来说,你已经开始产前学习了,那么婴儿为什么要等三、四、五个月才开始这种语言发展呢?”她补充说:“我们观察到的行为只是这种学习语言的绝佳预适应的反映。”

除了作为语言发展的第一步之外,哭泣模式的细微差别可能还会导致用于诊断发育性语言问题的工具。在相关研究中,韦姆克发现早期迹象表明患有语言障碍的幼儿在婴儿时期有不寻常的哭泣模式。

因此,下次当新生儿发出令人讨厌的“哇!哇!”时,请想想,它可能正在为有一天说“Oui! Oui!”而努力。

图片由Istockphoto/Brosa提供

Carina Storrs is a freelance writer in New York City. The Pulitzer Center on Crisis Reporting provided travel support for this story, which originally appeared in Nature.

More by Carina Storrs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