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犬或能拯救野生老虎

在北京的街头,老奶奶们哄着更小的狗方便。有些人甚至带着有环保意识的城市宠物爱好者随处携带的小塑料袋。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在北京的街头,老奶奶们哄着更小的狗方便。有些人甚至带着有环保意识的城市宠物爱好者随处携带的小塑料袋。然而,在中国各地的城市,人们仍然可以找到狗肉这道菜,我可以亲自证明。这种不断壮大的宠物爱好者中产阶级与经历过饥荒的人们之间的分歧,揭示了中国人民与动物之间关系可能发生的重大转变。

中国在对待动物方面的功利主义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孔子。这位伟大的圣人主要忽略了动物,而专注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尽管他的主要追随者孟子敦促人们对野兽要有同情心。在山东省,孔子的出生地,自然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的缺席。喜鹊的叫声或其在树木光秃秃的树枝上的巢穴标志着人们可能在这个人口稠密的省份发现的唯一野生动物迹象,这个省份已经持续有人居住至少6000年。 中国任何地方都不再有大象是有原因的。

正如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文化特性重塑自然世界——想想将亚马逊雨林转变为牧场的养牛场,或者蓝鳍金枪鱼的迅速减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需求也影响着其境外的世界。世界各地的鲨鱼数量急剧下降,因为鱼翅是汤的增稠剂。偷猎者屠杀犀牛和大象是因为人们对伪劣壮阳药和装饰品的需求。鲜为人知的赛加羚羊现在已濒临灭绝,因为它曾经被环保主义者建议作为犀牛角的替代品。由于一些新富起来的中国人持续需求虎骨作为治疗百病的药物,即使是强大的老虎也在其日益缩小的栖息地范围内岌岌可危。(在一个拥有13.5亿人口的国家,即使是少数人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0.01%的人口意味着虎骨酒的潜在客户为13.5万人,足以导致野外仅存的几千只老虎死亡。)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不仅在国外如此。穿梭于地面的、身披盔甲的穿山甲不幸可食用,已经从中国境内消失,并可能很快从整个亚洲消失。经过数千年的适度开发,过度捕捞、污染和大型水坝摧毁了这个国家的大河——长江(全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扬子江)。这包括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大型哺乳动物灭绝——白鱀豚,一种淡水江豚,最后一次见到是在2002年。

这种情况可能终于要改变了。照顾动物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想法,尤其是在中国仍然有很多人受苦的情况下,但它已不像以前那么陌生了。一项拯救中国西部雪豹的运动,在首都各地的地铁站张贴了照片。犀牛、大象和其他像蛇一样的动物被描绘成“野性而珍贵”,张贴在国际机场敦促人们保护动物的宣传海报上。一张游泳的大象海报写着“我们正在被杀死以使危险的罪犯致富”,而另一张海报则指出犀牛角是非法的:“了解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狗已经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许多车主在停车时会在车轮上放置挡板,以保护轮胎和轮辋免受犬尿的腐蚀。同样是这种富裕使得人们能够需求虎骨制成的“药物”,也提高了人们照顾狗、猫和鸟的能力,从而爱上动物。

在中国,对宠物的喜爱可以说达到了新的高度,主人将心爱狗的毛发染色,使其看起来像同样受欢迎的熊猫和其他动物。如果这种喜爱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过上更富裕的生活方式而继续增长,中国人可能很快就会致力于动物保护。熊猫提供了一个主要的例子,它受益于政府的慷慨和公众的支持。美国在20世纪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人们从消灭鹤类到穿上鸟类服装并驾驶超轻型飞机,帮助美洲鹤重返野外

事实上,中国也有着悠久的环境保护历史,尽管主要是为了富人(像其他地方一样)。如果引导同治皇帝拯救北京郊外狩猎场中的麋鹿,或麋鹿的相同理念现在可以扩展到印度或俄罗斯的老虎身上,那么有魅力的巨型动物群将面临对其持续生存的挑战减少一个。另一种选择就像狗肉一样令人沮丧。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