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霸王龙及其近亲是北美洲在晚白垩世时期(约99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主要掠食者,但一项对一颗多齿化石头骨的新分析表明,该类群的早期历史包括更小的食肉祖先,其年代可追溯到1.7亿年前。
这颗头骨属于唯一的已知原角鼻龙标本,现在代表了霸王龙及其同类已知最古老的亲戚,将暴龙的进化史追溯到侏罗纪中期,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安吉拉·米尔纳及其同事说道。这颗头骨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一直属于该博物馆,此前未与暴龙联系起来。该团队最近直接重新检查了这颗头骨,并通过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的 CT 扫描,发现它具有兽脚亚目恐龙(进化出现代鸟类的食肉类群)的所有经典标记,以及牙齿、颌骨和颅腔中的许多暴龙特征。
原角鼻龙是双足行走的,体重在 28 至 36 公斤之间——与霸王龙(体重约 8,000 公斤)和大多数其他白垩纪暴龙相比,它显得很小。它可能长约三米(仅保存了头骨,因此长度是估计值)。像其他兽脚亚目恐龙一样,原角鼻龙有四颗看起来凶猛且呈锯齿状的吻部牙齿,横截面呈 D 形。它还长有一个鼻角。
原角鼻龙是一个名为暴龙超科的大型类群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更大的白垩纪暴龙,以及一些较小的类型及其直系祖先。在米尔纳及其同事(包括慕尼黑巴伐利亚州立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收藏馆的奥利弗·劳胡特)的新研究之前,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暴龙超科可以追溯到侏罗纪中期。该研究结果于 11 月 4 日在线发表在《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
米尔纳说:“(较大)类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侏罗纪中期,现在有了这种动物。” “除了是最早的暴龙超科动物之外,它也是最早的虚骨龙类动物。这告诉我们,兽脚亚目恐龙类群的许多进化发生在比我们真正认为的更早的时间。”
分析显示,在英格兰发现的原角鼻龙与最近在中国发现的其他已描述的暴龙超科动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进化关系,包括冠龙,这是一种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的徐星于 2006 年描述的、具有羽毛的 1.6 亿年前的标本;徐于 2004 年描述的 1.3 亿年前的标本帝龙;以及芝加哥大学的保罗·塞雷诺今年描述的 1.25 亿年前的标本奇异龙。
米尔纳说:“事实是,[原角鼻龙] 为更高级的兽脚亚目恐龙的进化设定了一个新的时间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