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会作为一个创造力和创新网络运作。”——约翰·塞克斯顿,撰写于《大众科学》。
在 2012 年 10 月刊中,我们发布了全球科学记分卡,对各国在科学领域的表现进行排名——不仅包括基础研究的质量和数量,还包括它们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世界、从而影响人们生活的能力。
美国以巨大优势位居榜首,其次是德国、中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有关我们方法的更多信息见下文。)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随刊发行的杂志中,我们解释了科学全球化背后一些更显著的趋势及其意义。例如,为什么德国仍然制造产品?当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将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时,德国通过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的紧密合作,设法保持了高科技优势。我们仔细研究了中国崛起为世界一流研究强国的地位,这表明中国仍然需要弄清楚如何不仅在最好的实验室提高标准,而且要在所有大学中都提高标准。
我们还研究了美国成功背后的因素以及保持领先地位的挑战。佐治亚州立大学的保拉·斯蒂芬认为,美国科学家之所以能做出顶尖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最优秀的人薪酬更高——换句话说,科学领域的收入差距并非完全是坏事。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校长迈克尔·克劳提出了他大胆的计划,以提高科学素养:彻底改造科学的教学方式。
“科学领域正在进行大规模合作,”前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现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保罗·纳斯在一次问答中说。“科学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打破国家之间的鸿沟。”
我们的排名主要依据了数字科学公司的初步数据,该公司是自然出版集团(《大众科学》的出版商)的姊妹公司。数字科学公司汇编了一个全球顶级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数据库,并按原籍国进行了组织。
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一个国家产生了多少原始科学成果,但它并没有说明一个国家是否在利用这些好想法。为此,需要引入其他指标。接受过科学培训的毕业生的产出是衡量一个研究项目规模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为此,经合组织收集了关于新博士毕业生数量的数据。行业支出也是一个因素,经合组织关于研发支出的数据捕捉到了这一点。专利授权(可从美国专利局获得)则大致反映了一个国家将科学转化为技术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