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污染?

污染可能会随着经济产出的放缓而减少,或者随着政府刺激污染行业而增加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全球经济危机的希望可能在于今年中国变得更加绿色,但长期预测尚不明朗。

中国声称,由于国内能源需求下降以及全球对中国制造商品的需求下滑,中国在 2008 年首次实现了五年计划的污染目标。经济学家预测 2009 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将放缓,这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硫和其他工业污染物。

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而言,较低的 GDP(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通常意味着更少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在燃煤大国中国,情况应该如此,但一些专家警告说,政府对能源密集型水泥和钢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刺激支出可能只会减缓该国二氧化碳增长速度。为了防止发展中国家的 GDP 变成更深的棕色,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和其他人正在敦促世界 20 个最大的经济体协调“绿色新政”。

联合国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今年的 GDP 将增长 8%,低于去年的七年低点 9%。如果欧洲和美国的经济衰退加深,中国今年的 GDP 可能会增长 7%。

“经济肯定在放缓,但我预计排放量不会下降,尤其是在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通过建设走出困境的情况下,”总部位于北京的新碳金融分析师约翰·罗曼凯维奇说。

中国 5860 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旨在提振国内对制成品和原材料的需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誓言,该计划将帮助中国实现今年 8% 的增长目标——一些国际观察家认为,这个速度对于避免失业和社会动荡的大规模激增至关重要。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上周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次听众面前表示,“中国的危机意味着危险和机遇”。他说,有效的政府政策可以帮助中国在危机过后保持 9-10% 的年增长率,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

GDP 与排放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迄今为止一直抵制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设定上限的多边努力,因为它担心这会扼杀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现任研究员周大地表示,相反,中国中央政府正在使用内部目标和配额来降低经济的能源强度和污染

周大地在上周华盛顿举行的气候峰会上誓言:“我们将消耗更少的人均能源,排放[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我们的现代化。”

目前很难衡量这些目标和配额,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环境足迹的影响;2007 年是国际认可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可获得的最近年份,而中国的 GDP 直到去年最后一个季度才急剧下降。

但数十年的经济和环境数据表明,经济对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的影响将远远大于对后工业化国家的影响。

世界资源研究所分析师萨马赫·埃尔赛义德指出:“总体而言,中国 GDP 的相同降幅对排放的影响将是美国相同降幅的两倍以上。”他绘制了美国、英国、中国和其他三个国家在过去四年半的排放和 GDP 图表。

世界银行估计,发展中国家今年将增长 4.5%——低于 2007 年的 7.9%——而美国、英国和其他富裕国家将在经济衰退中挣扎。

根据华盛顿特区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2005 年,工业运营约占中国 GDP 的一半,占美国 GDP 的四分之一。相比之下,服务业(包括从银行到零售业的一切)占美国 GDP 的 76%,占中国 GDP 的 40%。

工业占欧洲 GDP 的 27%,服务业占 70%。事实上,埃尔赛义德发现,在过去四十年中,即使英国的 GDP 增长了两倍多,其排放量也保持相对稳定。

新碳金融估计,由于发电厂从煤炭转向天然气,欧洲 2008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 3%。分析师米洛·夏尔丹解释说,全球经济疲软和欧洲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是主要催化剂。

夏尔丹说:“人们正在考虑消费以外的事情,工厂的产量减少,这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仍然是中国的未知因素,但根据新的政府数据,中国似乎已经实现了 2006-2010 年发展计划的能源和污染目标。

一线希望?

五年计划要求到 2010 年将单位 GDP 能耗降低 20%,同时将二氧化硫和其他空气污染物减少 10%。为了使中国达到这些目标,各省必须将其单位 GDP 的总体能耗每年降低约 4%,与 2005 年相比。

由于 GDP 增长飙升至两位数,中国在 2006 年和 2007 年未能达到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上个月发布的初步数据,红龙去年将其单位 GDP 能耗降低了近 4.6%,并将其二氧化硫排放量从 2005 年的水平降低了 7%。

政府指出,这些减少是在中国总体能源消耗量比上年增长 4% 至 28.5 亿吨标准煤当量的情况下实现的。分析师表示,这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统计数据,因为能源消耗量的上升或下降也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晴雨表。

资深中国观察家、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院长比尔·查米德斯怀疑,随着去年全球经济的下滑,中国的排放增长率有所放缓,但绝对排放量有所增加。他也认为中国的刺激计划是一个未知因素。

华盛顿智库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弗拉文看到了光明的一面。

弗拉文说:“中国将不会建造许多碳密集型的东西。” “这场经济危机造成了无数问题,但它确实有一线希望。”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访问研究员特雷弗·豪瑟更加乐观。他预测中国在 2009 年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豪瑟是关于这个主题的几本书和论文的作者,他指出:“中国经济放缓的驱动因素与其说是对美国的出口放缓,不如说是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的放缓。” “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的放缓意味着更少的钢铁、铝和水泥。”

豪瑟怀疑,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在 2008 年最后一个季度“显着”下降,并且今年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豪瑟补充说:“这场危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改善气候状况的机会。” “他们可以喘口气,投资煤炭的替代品。”
“绿色新政”?

为了防止深度全球经济衰退和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英国首相布朗正在敦促美国帮助制定“绿色新政”和《京都议定书》的后续方案。国际能源署也在呼吁“清洁能源新政”,这将需要在未来二十年内投入约 9.6 万亿美元用于能源效率和更清洁的发电。

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今晚前往伦敦,预计他将在那里敦促来自欧盟、中国和其他 G-20 成员国的财政部长协调行动,以确保受危机重创的发展中国家保持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在 12 月建议,全球财政刺激计划应约为世界 GDP 的 2%——约 1.2 万亿美元。盖特纳称该数字为“合理的基准”,以指导各国到 2010 年的个别努力。

盖特纳昨天对记者说:“我们需要让世界团结起来,制定一项非常实质性、持续的支持复苏和增长的计划。”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认为,旨在缓解经济放缓的气候变化减缓行动应构成全球财政方案的核心部分。这样的刺激计划可能需要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在全球范围内额外花费 4000 亿美元用于“绿色”能源和发展项目。

该报告总结说:“……重要的是确保作为财政刺激计划一部分而进行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增强经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安装在未来多年‘锁定’高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设施,将增加未来减少排放的难度,并削弱技术改进和创新的动力。”

经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许可,转载自 Greenwire。www.eenews.net,202-628-650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