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护区在拉贾安帕特保护村民和珊瑚礁 [图片报道]

居民描述了自从非法行为停止后他们的生活如何得到改善

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土著领地建立七个大型海洋公园,使得拉贾安帕特群岛成为保护对当地人民影响的试验案例。许多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认为海洋保护区的积极社会效益是理所当然的结论。但是,如果事实证明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是负面的,或者人们只是无视保护规则,那么就必须立即制定更好的策略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产品资源。

正如我在《大众科学》2013年4月刊的文章“让鱼类呼吸”中所描述的那样,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巴布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监测拉贾安帕特的村庄,以调查海洋保护区如何影响健康、经济福祉、教育和文化保护。在这里,拉贾安帕特的居民解释了非法捕鱼和危险行为的问题,以及自从保护区建立以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项工作由保护国际组织领导。(访谈内容经过压缩和编辑,以使其更清晰。)

Trofinus Dailom: 教会领袖 Trofinus 解释了他对卡利托科村海参“sasi”(季节性禁渔)的支持。“从很久以前,我就吃海参、石斑鱼和鲹鱼。我们从不煮海参。我们剥掉它的皮,放一些柠檬和辣椒,就像酸橘汁腌鱼一样。在 1990 年代,很多人从外面带着大网来,捕了很多鱼。在保护国际组织到来之后,我们停止使用渔网,并感到情况有所改善。我们不再使用 aker bore [一种麻醉鱼的草药],并对海参实行 sasi。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找不到大的海参,我们必须关闭渔场,以便它可以恢复。我们也知道鱼在哪里产卵,我们不去那个区域。”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当今世界重大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兄弟 Abdulralif Dailom(左)和 Nurdin Dailom(右): 因为 Abdulralif 是哑巴,所以 Nurdin 讲述了 Abdulralif 的生活故事,以及他的兄弟如何在洛平托尔村潜水捕捞贝类时部分瘫痪。“在 2008 年,一些人带着压缩机和水烟筒从索隆来,让我们潜水捕捞贝类。我们每捕捞一个贝类可以得到 1000 印尼盾(0.10 美元)。大约中午 12 点,我的兄弟潜得比任何人都深,并在水下停留了 36 分钟。他很勇敢。他看到了很多贝类并收集了很多。他上来时起初感觉很好。在他坐下休息后,他开始感到头晕并昏倒了。在那之后,我们认为如果把他放在水下他会好转。我们把他放在 10 米、20 米深的地方,然后在水面。他醒了,但感觉不到自己的脚了。他很难工作,但他仍然可以在我们去钓鱼时为我划船。 在事故发生大约一个月后,那些人从索隆回来给我们支付贝类的钱。他们再也没有来过。在保护国际组织来到这里之后,我们制定了规则,我们不应该潜水太深或太久,也不能使用压缩机。”

Herpil Kabes: 来自巴丹塔的 Herpil 以前是一名炸鱼渔民,他放弃了向海中投掷化肥炸弹来捕鱼的做法,目前正在接受培训,成为巴布亚潜水公司的潜水向导。“如果你使用炸弹,你可以捕到更多的鱼。在这里,我们有两种炸弹,一种用于鲭鱼,一种用于深水鱼。这非常危险。我知道有两三个人失去了双手。我的朋友 Mesak 投掷炸弹时太慢了,炸弹炸掉了他的双手。他仍然使用炸弹,只是把它放在他的肘部。然后,他用香烟点燃导火索并扔出去。我第一次制作炸弹时,当我看到我破坏的珊瑚时,我感到很难过。现在,我正在马克斯·阿默的巴布亚潜水公司接受潜水向导培训。我帮助马克斯巡逻海洋,因为我知道如何找到炸弹。也许当我老了的时候,拉贾安帕特会变得更加美丽,因为人们会照顾它。”

Dortheus Mentansan: 当地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 Dortheus 是保护国际组织在马亚利比特湾的执法和资源监测团队的负责人。“在拉贾安帕特的所有海洋保护区中,我们马亚利比特湾的巡逻队抓获的非法渔民最多。如果我独自一人,我会感到害怕,但我们通常是一个团队,所以我不会感到害怕。我们总是让来自当地社区的四个人加入我们一周,有时我们会有海上警察和我们一起。社区感受到了巡逻活动的好处,许多村民告诉我他们很高兴。”

鸣谢:Brendan Borrell

Brendan Borrell 是一位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的自由记者。他为《彭博商业周刊》、《自然》、《户外》、《大众科学》和许多其他出版物撰稿,并且是教科书《环境:科学、问题、解决方案》(与生态学家曼努埃尔·莫莱斯合著)的合著者。在 Mongabay 特别报道倡议的支持下,他前往巴西。在 Twitter 上关注他 @bborrell

更多作者文章:Brendan Borrell
大众科学 Magazine Vol 308 Issue 4这篇文章最初以“海洋保护区在拉贾安帕特保护村民和珊瑚礁 [图片报道]”为标题发表在 大众科学 Magazine 第 308 卷第 4 期(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2013-ta1CLKsXr909uFhjBnjjh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