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生命周期中的羽毛发育与现代鸟类不同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一项罕见的化石发现,两只幼年带羽毛的兽脚亚目恐龙表明,这些动物在成熟过程中长出的羽毛种类比现代鸟类更为广泛。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领导的研究人员,将这些标本描述为来自下白垩纪的奇异似尾羽龙恐龙。这些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西部发现的。这两只小型窃蛋龙被保存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并显示出独特的羽毛类型和图案——比现代鸟类成熟的不同阶段所见的要多得多。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研究人员在他们于4月28日在自然杂志(《大众科学》是自然出版集团的一部分)在线发表的研究中指出:“这一发现表明,早期羽毛在发育上比现代羽毛更加多样化,并且一些发育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形态型在羽毛进化中已经丢失。”

两个标本中较小的一个(称为STM4-1)的大小不到年长的奇异似尾羽龙(称为STM22-6)的三分之一。除了覆盖身体其余部分的绒毛状“绒羽”外,它的前臂前部有短的带状飞羽,尾部有更长的飞羽。两个标本中较大的一个,STM22-6,在前臂和尾部有更长、更发达的正羽飞羽,“可能反映了[翼羽]的功能作用随着个体接近成年而增加”,作者推测。它的头部和骨盆周围也有相当长的(五厘米长)绒毛状羽毛。

徐和他的同事们总结说,尽管兽脚亚目恐龙是现代鸟类的祖先,但这种复杂的羽毛发育模式“在任何现代鸟类中都不为人所知”。该团队推测,与当今幼鸟中启动成熟正羽生长的基因的早期表达不同,在幼年奇异似尾羽龙中,类似基因的激活“可能被延迟和不完全”,从而产生了在两个标本中看到的奇特而多样的羽毛生长状态。

两只不同奇异似尾羽龙标本的艺术家渲染图,由邢立达和宋起进提供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