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每个孩子一台笔记本电脑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充满了益处。当你将互联网的力量和太阳能电池置于发展中国家儿童手中时,会出什么问题呢?毕竟,它不仅训练了全球下层阶级掌握现代生产工具,还释放了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可能使他们能够超越旧的、肮脏的工业发展,而这种发展已经污染了地球。
不幸的是,这些笔记本电脑很可能最终会做到最后一点。“乌拉圭整个国家在这些笔记本电脑寿命结束时将如何处理它们?”绿色电子委员会的杰夫·奥梅尔丘克在2月25日在纽约市举行的更环保的设备会议上问道。“它们是一种资源密集型产品。会有回收利用吗?我们是否也扩大了这项礼物,以便建立一个闭环基础设施?”
据fuseproject的设计师伊夫·贝哈尔称,已经分发了一百多万台这样的笔记本电脑,从肯尼亚到乌拉圭。事实上,现在乌拉圭的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台这样的笔记本电脑,并且该计划正在扩展到高中。这位设计师已经开始着手开发下一代机器,一种可能配备双屏幕、像iPad一样薄、完全由塑料制成的机器:被称为XO3。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即使是最便宜的笔记本电脑也“比任何教皇拥有的宝石和金属都多”,Sourcemap.org的创始人莱昂纳多·博南尼在会议上指出。他的网站允许用户跟踪任何设备的成分,从笔记本电脑到炸弹的碳足迹。“没有理由不知道东西来自哪里以及它们是由什么制成的,特别是如果你要购买它们,”他说。
事实上,我们的设备 collectively 包含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铜(大多数笔记本电脑中都有一磅铜)、来自手工矿工的锡和锂,“多到可以被称为炸弹”,博南尼说。还有真正稀有的东西,如用于屏幕的铟和用于电气触点的超昂贵的铑。总而言之,现代电子产品需要60种不同的元素,从有毒的到珍贵的——并助长了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象牙热以来西方消费的标志相同的剥削性和毁灭性的资源开采。“这些材料实际上并不属于我们,它们属于全人类。我们只是将它们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博南尼说。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典型的手机用户每18个月更换一次手机,导致电子垃圾(e-waste)堆积如山。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数据,仅美国每年就产生大约三百万吨这种垃圾。然后,这些电子垃圾通常在像中国或印度这样的地方被不当焚烧或分解,毒害当地居民。
事实上,根据环境署的数据,电子垃圾的数量看起来将呈指数级增长,因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设备在这些国家也迅速普及。到2020年,中国废弃的手机数量将增加七倍,印度在同一时期将增加18倍。目前,全球每年产生5000万吨电子垃圾。
“除了遏制健康问题外,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电子垃圾回收率还可能创造体面的就业机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回收包括银、金、钯、铜和铟在内的各种有价值的金属,”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在2月22日关于发布关于电子垃圾的新报告的准备声明中说。“通过现在采取行动并向前规划,许多国家可以将电子挑战转变为电子机遇。”
解决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尽可能地在设计中减少这些材料的使用。毕竟,“产品环境足迹的80%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软件提供商Autodesk的可持续发展经理莎拉·克拉斯利指出。而像EPEAT这样的新标准,计划今年推出消费者系统,迫使制造商生产更易回收和维修的产品,并得到美国政府等大型消费者的购买力支持。
“回收利用不会改变产品,但像EPEAT这样的绿色设计标准可以,”奥梅尔丘克说。“如果购买者想要它,制造商就会跟随。”惠普等公司已经使用回收塑料和打印机墨盒的闭环回收系统,惠普打印机部门的高级工业设计师玛丽亚·泰特说。
然而,最终,这可能归结为消费电子公司所厌恶的东西——制造持久耐用的产品,或者像风力发电风筝科学家和连续发明家索尔·格里菲斯所称的那样,“传家宝”设备,可以代代相传。与此同时,这些更环保的设备将必须体现出目前驱动消费者渴望的时尚、性感的设计。并消除或替换掉自身也带有环境成本的包装,例如用由真菌消化种子壳制成的生物聚合物来替换掉包裹新设备的泡沫塑料。
相反,设计师们似乎专注于创造下一个必备的设备,无论它可能消耗多少资源,就像贝哈尔在会议上展示的可以重新配置以适应各种需求并依赖开源元素的可破解的汽车。或者创造帮助用户找到新鲜的本地食物的应用程序——今年更环保的设备竞赛的获胜者——但是这些应用程序托管在依赖于来自资源战争蹂躏的刚果的钨、钽和锡的设备上。
至于电子垃圾,也有一个应用程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iRecycle,它可以找到最近的正确处置旧电子产品的地点,至少在美国是这样。但是,一个小小的应用程序告诉你哪里可以回收旧电子产品,这与制造运行它的设备的环境和人类健康成本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