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禽流感研究是个好主意吗?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中,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出现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两位独立研制出潜在危险的禽流感病毒株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即将发表,过去一个月让生物武器界陷入混乱,他们今天表示将暂停研究60天。这个声明意在暂时休止,让每个人有机会意识到,流感不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而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武器。

这场危机始于12月,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咨询委员会要求《科学》和《自然》杂志暂缓发表两篇论文的关键部分——仅仅给出研究结果,省略方法细节。(《大众科学》由自然出版集团出版。)

限制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这项研究制造生物武器——在实验室里制造一种高度致命、高度传播的病毒,然后将其释放到野外,目的是引发一场毁灭性的人类大流行。(想象一下基地组织,但分子生物学家代替了飞行员。)

这个故事的一个讽刺之处在于,阻止末日大流行最初是这项工作的动机之一——而现在,生物武器防御专家正在拖延这项工作。

至少从1997年香港禽类养殖场爆发疫情并导致少数人死亡以来,禽流感一直是传染病专家非常焦虑的原因。H5N1,即禽流感的指定名称,特别可怕之处在于其高死亡率——它显然会杀死60%的感染者,而普通季节性流感的死亡率不到1%。幸运的是,死于禽流感的人数不到600人,因为感染它需要与禽类进行密切接触,而这种情况有时会发生在小型牲畜养殖场或中国的活畜市场上。最可怕的是,基因轮盘赌有一天会转到一种不仅致命而且在人与人之间高度传播的病毒株。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吉川冈和鹿特丹伊拉斯谟医学中心的罗恩·福奇尔所做的是,找出哪些突变是使禽流感变成真正危险的人类病原体所必需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这些知识来监测野外和牲畜养殖场中潜在人类流感病毒的进化,或者可能在自然界出现这种病毒之前制造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目前,从头开始制造一种有效的疫苗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足够流感病毒从地球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

吉川冈和福奇尔不是第一批探索这个问题科学家,但他们是第一批成功的科学家。这就是引起生物武器专家注意的原因,他们现在正在努力弄清楚如何控制这种威胁。他们多年来一直对此感到担忧,但直到现在基本上还是理论上的。

他们能做什么?一种方法是限制发表工作结果,但不发表研究人员获得这些结果的方法。这是否有效还有待商榷。一些生物安全专家认为,关键知识与其说是方法,不如说是结果是可能的事实。

另一种途径是对流感研究进行国际控制,就像冷战期间对核武器研究进行的控制一样,而且至今仍然有效。这将对流感研究人员施加许多限制,他们不会乐于接受这一前景。有效的国际控制将极其难以制定,不仅因为科学家会抵制它们,而且因为在实验室中生产流感病毒所需的技能和设备也高度便携——在少数几个国家限制它们,它们很可能会在其他地方找到落脚点。你如何在不扼杀它的同时控制这项研究?这就是生物武器界现在正在努力解决的难题。他们不可能在60天内解决这个问题。

最终,对抗致命病原体(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的最佳防御可能就是知识——对病原体本身的了解、在它们出现时快速对抗它们的技术,以及关于可能利用这些病原体攻击我们的人的情报(老式的侦探类型)。正如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史蒂文·布洛克所说:对抗生物技术的最佳防御是更多的生物技术。

 

Fred Guterl is the executive editor of 大众科学 and author of The Fate of the Species (Bloomsbury). Guterl is former deputy editor of Newsweek. His writing and editing have contributed to numerous awards and nominations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Editors. His article "Riddles in the Sand," in Discover, was named best magazine article in 1998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his Newsweek article "The Wasteland," on Russia's plan to accept the world's nuclear waste, was honored by the Overseas Press Club for environmental writing.

More by Fred Guterl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