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断变化的道德观

AW - 这是一个有趣的思考方向!我认为许多人认为他们的对错感——不像他们的穿着方式——是根深蒂固的,不受历史潮流的影响。本质上,我们期望审美观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而不是道德观。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AW -

这是一个有趣的思考方向!我认为许多人认为他们的对错感——不像他们的穿着方式——是根深蒂固的,不受历史潮流的影响。本质上,我们期望审美观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而不是道德观。

我们错得离谱!相反,正如你(和史蒂夫·平克)指出的那样,我们的道德观一直在变化,我们认为是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在几十年里迅速发生了变化。通常,这反映了你所说的“上升”趋势:200年前——更不用说2000年前——不会受到任何关注的行为,现在会让你很快入狱。这种上升趋势不仅适用于直接伤害他人的行为,如奴隶制或决斗,也适用于违反其他类型的道德原则的行为,例如我们对纯洁的渴望。每当我在曼哈顿发现那里的老鼠和黄雪令人反感时,我都会提醒自己,就在几个世纪前,在许多大城市的中心地带进行各种身体机能是很自然的。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引出了三个相关但不同的问题。首先,是什么导致道德观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心理科学通常以比道德转变短得多的时间尺度进行运作。尽管如此,平克——以及哲学家彼得·辛格——认为我们越来越厌恶伤害他人,这源于同理心的增强,或者说一个“不断扩大的道德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我们感到有责任为越来越多遥远的人的福祉负责。这是一个有力的想法,但我认为这仍然引发了为什么道德圈子会扩大这个问题。我喜欢安东尼·阿皮亚的观点,即道德转变通常源于与新的社会群体接触,以及接触新的社会和道德规范(他在他的书《荣誉守则》中对此进行了精彩的描述)。阿皮亚列举了几种行为,例如日本的缠足,当其支持者遇到新的文化时,这种行为突然变得禁忌,而这种行为在新文化中显得落后或奇怪。本质上,一个群体的“意识形态圈子”扩大了;他们接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突然变成了一个微小的道德少数群体。在那之后,他们的道德观通过纯粹的社会压力而发生转变。

其次,你列举了很多道德化的上升方式;有没有任何道德化下降的方式?同样,这是一个很难用数据解决的问题,但萨拉·康拉斯和她的同事们已经做了一些至少与之相关的研究。他们发现,在过去的40年里,大学生的同情心水平稳步下降(我在这里写过关于这个发现的文章:这里)。这项工作完全基于对问卷的回答,因此我们不知道,例如,几十年前的大学生是否也不太可能帮助老太太过马路。但是,即使是对这个结果最平凡的解读——学生发现同情心是一个越来越不令人期望的特质(因此不觉得有压力在问卷上夸大自己的同情心)——也表明我们的集体道德观发生了与不断扩大的圈子相反的转变。

最后,我一直想知道并留给你们的一个问题是:哪些做法在今天看来很普通,但在100年后会显得不道德?这是一个有趣(如果有点令人不安)的思考实验,它将我们集体的道德多变性暴露出来。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