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适应性的吗?情况很复杂

一群达尔文主义理论家在苏格兰爱丁堡讨论宗教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上周末我前往爱丁堡参加一个关于宗教的小型研讨会。该小组由一个多学科的学者组成——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和人类学家——他们每个人都在研究宗教信仰和行为的自然(即达尔文主义)基础。会议在一个豪华的酒店举行,酒店靠近王子街上的韦弗利车站,可以远眺城堡和旧城区。每天早上,我们大约十个人,仍然因为前一晚的葡萄酒和食物而感到饱胀,坐在维多利亚套房里一张巨大的狮爪核桃木桌旁,寒冷的苏格兰风呼呼作响,吹动窗玻璃,冲下烟囱的烟道,那里的煤火静静地温暖着我们。在这里,我们孵化出了一系列与宗教的进化谜题相关的想法。

现在,由于这一切可能在你看来像是一群被富有的资助机构花钱雇佣来进行闲散理论研究的被宠坏的学者,我赶紧补充说,就会议而言,这是一种非典型的经历。通常在这些类型的旅行中,我住在相当于一家汽车旅馆的地方,它毗邻高速公路或便利店,而不是一家五星级酒店。而且我通常嚼着塔巴斯科辣椒味的 Slim-Jim,而不是沉迷于菲力牛排和焦糖布丁。

鉴于世界政治气候,几乎没有必要指出为什么更好地科学地理解宗教行为是有价值的。事实上,当我们在一家过度奢华的茶室开会时,一大群抗议以色列最近对加沙哈马斯袭击事件的人们正在酒店外游行,抗议又一场至少部分由令人费解的宗教意识形态助长的冲突。幸运的是,过去十年在宗教的自然主义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相当快速的进展。上帝、灵魂和罪等主题不再被视为“科学之外”,而是被视为进化的人类思维的生物学基础的产物,像人类本性的任何其他方面一样,受到心理学的审查。我只能希望这些科学发现很快将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干预策略,以调解基于精神的社会冲突。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以下是上周末讨论的几个主题的旁观者视角

作为常驻心理学家,我重申了我基于经验的论点,即对来世的信仰或多或少是人类意识不可避免的副产品。由于我们无法概念化意识的缺失,即使是非信徒也容易受到来世景象的影响。

爱丁堡大学的政治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多米尼克·约翰逊提出了他的论点,即全知超自然主体的概念在古代祖先社会中发挥了适应性社会治安功能。约翰逊认为,这将鼓励群体中的个人出于对神圣惩罚的恐惧而遵守群体制裁,从而减少社会分裂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是适应性的,因为更大的群体意味着个体成员有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的机会。这有点像圣诞老人知道我们是坏还是好(但圣诞老人不会导致你患上肾衰竭、杀死你的庄稼,或者判处你永恒的折磨)。

人类学家理查德·索西斯总结了他关于宗教行为的“代价高昂的信号”假说。索西斯巧妙理论的要点是,人们从事各种代价高昂的宗教行为——浪费时间在仪式上,穿着不舒服的衣服,花费他们辛苦赚来的钱——因为这样做,他们是在宣传他们对宗教内部群体的承诺。换句话说,如果你愿意做诸如切除你孩子的包皮、定期支付占你净资产 2.5% 的施舍税,或者每个星期天早上在坚硬的教堂长椅上坐着无所事事两个小时之类的事情,那么你的同胞信徒就会认为你真的是他们中的一员,因此可以被信任

与此同时,罗格斯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讨论了心理自欺欺人在宗教领域可能扮演的角色,并回顾了宗教信仰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不可忽视的证据。而韦斯特蒙特学院的生物学家杰夫·施洛斯,他广泛研究了达尔文主义的神学含义,温和地促使我们思考宗教研究中的这些科学发展最终将在哲学上意味着什么。

施洛斯的观点是最能引起人们思考的观点。“关于科学研究的一切都很好,但这一切告诉我们关于上帝的存在什么呢?” 如果,正如我在我的回答中对今年在 Edge 提出的“年度问题”所建议的那样,数据表明上帝实际上只是蚀刻在你大脑核心认知基质上的心理缺陷? 如果你知道上帝是你进化后的心理结构的副产品,你还会相信吗?

爱丁堡的这个研究委员会是我目前参与调查宗教进化基础的三个委员会之一。另一个是由人类学家哈维·怀特豪斯领导的以牛津大学为中心的“解释宗教”项目 (EXREL)。甚至在进化生物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子学科,称为“进化宗教研究”,由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大卫·斯隆·威尔逊带头。所有这些项目都承诺通过将实际数据注入讨论,为老生常谈的宗教与科学之争注入新的活力。

至少,我希望这种类型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在讨论科学和宗教时经常发生的简单化刻板印象——即宗教人士是“头脑简单且对科学顽固的人”,而科学家是“没有精神层面的冷酷唯物主义者”。我,就我而言,两者都有点。

在《大众科学·思维》杂志推出的这个新专栏中,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研究心理学家杰西·贝林思考了日常人类行为中一些较为晦涩的方面。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为什么我们用食指而不是拇指指点,或者婴儿时期母乳喂养是否会影响你成年后的性偏好?更仔细地了解最新数据,“Bering in Mind”将探讨这些以及其他关于人性的古怪问题。

Jesse Beri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Otago in New Zealand.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Belief Instinct (2011), Why Is the Penis Shaped Like That? (2012) and Perv (2013). To learn more about Jesse's work, visit www.jessebering.com or add him on Facebook (https://#/jesse.bering).

More by Jesse Bering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