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者可能在寻求止痛

故意伤害自己的人通常在寻求缓解痛苦

“当你自残时,你感觉不像是在伤害自己。你感觉这是照顾自己的唯一方法,”一位我们称之为爱丽丝的年轻女子在记者玛丽莉·斯特朗1998年的著作《鲜红的尖叫:自残与痛苦的语言》中这样说道。和许多青少年和年轻人一样,爱丽丝习惯性地通过割伤自己的胳膊和手腕来伤害自己。

这种行为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普通人和科学家。许多人认为这与自杀企图或操纵他人的伎俩相同。实际上,故意进行自残的人可能有自杀的风险,但根据定义,这种行为并非试图致命。此外,这种行为有很多原因,寻求关注只是其中较为罕见的一种。事实上,正如爱丽丝的评论所暗示的那样,受这些行为吸引的人通常报告说,他们的行为带来了积极的心理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自残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提供一种止痛形式,这种见解可能会为这种情况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蓄意破坏
在2009年的一本书中,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马修·K·诺克将非自杀性自伤定义为“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直接和蓄意地破坏自身身体组织”。到目前为止,最常见的自残方法是割伤和抓挠皮肤。其他伤害自己的方式包括头部撞击、击打、烧伤和挑伤口,从而干扰伤口愈合。在极少数情况下,人们会采取令人毛骨悚然的极端行为,例如自宫或挖出自己的眼睛。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方式是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自残既不罕见也不新鲜。在19世纪后期,欧洲妇女就已知用针刺伤自己。最近,自残的公众人物名单包括戴安娜王妃、演员约翰尼·德普和安吉丽娜·朱莉、歌手艾米·怀恩豪斯、柯特妮·洛芙和玛丽莲·曼森,以及性研究的早期先驱阿尔弗雷德·金赛。

201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E·大卫·克隆斯基通过电话调查了439名年龄在19岁至92岁之间的随机抽样的成年人,询问他们目前或曾经是否从事过自残行为,如果是,这种行为发生在何时以及造成的伤害类型。他的数据显示,惊人的6%的样本在其一生中表现出某种自残行为。克隆斯基发现,自残通常在13岁至15岁之间开始,在青少年中最常见。只有35%的受试者在18岁或之后开始伤害自己。在那些伤害自己身体的人中,有一半以上使用了一种以上的方法。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不一,但大多数研究发现,这种习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比伤口本身更糟糕的是——尽管这些伤口有时需要医疗 treatment——是慢性自残者自杀未遂和实际自杀的风险增加。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自残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例如自杀念头、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以及自杀成功。在2002年的一篇综述文章中,英国利兹大学的精神科医生大卫·欧文斯报告说,超过5%的因自残住院的患者在出院后九年内死于自杀。

自残曾经被认为仅限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情绪、身份、冲动控制和人际关系不稳定为特征的严重疾病。我们现在知道,身体虐待自己的人很可能患有各种精神疾病。这些疾病包括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饮食失调症、精神分裂症和某些人格障碍,包括边缘型人格障碍[参见斯科特·O·莉莲菲尔德和哈尔·阿科维茨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通常存在缺陷》;《大众科学·思想》,2012年1月/2月]。

为了强调其病理意义,非自杀性自伤首次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诊断手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2013年版中被归类为一种独特的疾病。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被正式诊断,而是出现在该出版物中题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状况”的部分中,其中列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行为或问题。新的条目强调,自残与一种特定的精神疾病无关,可能构成一个独立的 问题。例如,有些人可能会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非自杀性自伤,以区分该人与患有抑郁症但不伤害自己的人。

应对和改变
尽管人们多次尝试确定人们故意伤害自己的原因,但没有人确定答案。当被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个人最常说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抑制或释放负面情绪,例如焦虑、愤怒或抑郁。哥伦比亚大学当时的心理学家利奥·谢尔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芭芭拉·斯坦利在2009年从他们对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中得出结论,自残会释放大脑中类似鸦片的化学信使,称为内啡肽。释放会导致一种欣快状态,从而减轻疼痛并缓解情绪困扰,这支持了大多数自残者为其行为给出的理由。这种状态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像爱丽丝这样的人说他们感觉好像在善待自己。一小部分受折磨的个体报告说,疼痛有助于使他们摆脱情感麻木,他们想惩罚自己做错事,或者他们正在利用自己的伤害来获得他人的关注。

根据内啡肽假说,一些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纳曲酮——一种用于治疗酒精依赖症的药物,可以阻止大脑中这些激素的释放——是否可以通过降低其缓解特性来限制这种自毁行为。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这种药物和其他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的有效性的研究结果一直没有说服力。

目前,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玛莎·M·莱恩汉开发的辩证行为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最好的希望。在这种疗法中——最初是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设计的,其中80%的人会自残——客户学习如何更好地忍受压力和减少负面情绪,以及其他应对策略。该方法结合了认知行为疗法中使用的情绪调节技术和正念训练,后者强调接受和活在当下。至少有五项精心设计的研究表明,辩证行为疗法降低了个人自残的发生率,并降低了人格障碍患者的自杀企图和药物滥用事件的数量。

尽管其对患有其他心理问题的人的有效性仍未得到证实,但对于需要危害较小的方式来照顾自己的爱丽丝们来说,这种治疗方法是一个极好的起点。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