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能够拥有未来。
2001 年 9 月 11 日的恐怖袭击促使航空旅行协议和国家安全总体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之前的几十年里,重大事件促使当局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其中一些是渐进式的,一些是戏剧性的,旨在阻止特定类型的威胁。
以下是对 9/11 事件前五起致命安全漏洞的回应,以及这些回应后来在阻止类似袭击方面的效果。[阅读更多关于 9/11 如何改变科学世界的深入报道。]
1968-72 年:客机劫机事件频发事件:根据 1986 年的一项研究,1968 年至 1972 年间,美国境内始发的航班有 137 架,全球范围内有 326 架航班沦为劫机未遂或成功的受害者。仅在 1968 年和 1969 年,就有数十起劫机事件将航班转移到古巴。
回应:1972 年 12 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发布紧急规定,要求使用金属探测器和 X 射线机对乘客和随身行李进行安检。这些规则于 1974 年 8 月正式确定,当时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签署了1974 年反劫机法案。
结果:美国飞机的劫机事件几乎在几年内消失殆尽,劫机率再也没有达到 1960 年代末和 1970 年代初的峰值。
1972 年:慕尼黑奥运会大屠杀事件:当一个巴勒斯坦恐怖组织袭击以色列运动员居住的公寓时,11 名以色列奥运代表团成员和一名警察被杀害。
回应:在随后的几年里,奥运安保得到了大幅升级。到 1976 年蒙特利尔下一届夏季奥运会时,奥运村的安保措施包括武装警卫、金属探测器、访客搜身和链式安全围栏。慕尼黑奥运会在安保方面仅花费了区区 200 万美元,而现代奥运会的安保预算接近 10 亿美元。
结果:1996 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因反政府恐怖分子埃里克·罗伯特·鲁道夫发动的袭击而蒙上阴影——在百年奥林匹克公园发生的管道炸弹爆炸事件造成一名妇女死亡,100 多人受伤。(一名摄影师也因跑去报道袭击事件而心脏病发作身亡。)但如果不是一名保安人员发现可疑包裹并帮助在炸弹引爆前疏散该区域,后果可能会更糟。
1982 年:芝加哥泰诺谋杀案事件:1982 年秋季,芝加哥及其周边地区的七人在服用了掺有氰化物的泰诺后死亡。凶手身份不明,他给止痛药下了毒,重新包装,然后将它们放在芝加哥地区的药店货架上。
回应: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 1982 年 11 月迅速出台规定,要求非处方药采用防篡改包装。
结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可能的模仿袭击中,因掺有氰化物的药物而零星出现死亡事件,但没有一起达到芝加哥谋杀案的规模。1987 年,一位 FDA 官员向《纽约时报》承认,没有任何联邦法规可以阻止所有篡改事件。
1988 年:泛美航空 103 号航班事件:一架从伦敦飞往纽约市的航班的货舱中,一个藏在卡式录音机内的炸弹爆炸,造成 270 人死亡。飞机在苏格兰洛克比上空解体,造成机上全部 259 人和地面 11 人死亡。唯一被定罪的人是利比亚情报官员阿卜杜勒·巴塞特·阿里·迈格拉希,他后来于 2009 年 8 月因人道主义理由从苏格兰监狱获释。
回应:美国政府通过了 1990 年航空安全改进法案,强制要求使用爆炸物探测器检查托运行李。
结果:即使在 1989 年一架法国客机在非洲上空遭到类似炸弹袭击之后,国内航空的变革也进展缓慢。到 1994 年,美国通用会计办公室(GAO,现称为政府问责办公室)发布了一份报告,结论是“FAA 在实现 [1990 年] 法案关于部署新型爆炸物探测系统的目标方面进展甚微。”到 1997 年,FAA 仅认证了一种用于爆炸物筛查的设备,即计算机断层扫描 X 射线机 CTX 5000SP,并且仅部署了 54 台此类机器。
1998 年:大使馆爆炸案事件:在肯尼亚内罗毕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美国大使馆,被认为是奥萨马·本·拉登追随者的恐怖分子引爆了卡车炸弹,造成 220 多人死亡,4,000 多人受伤。
回应:美国国务院发现其 85% 的外交场所容易受到攻击,并实施了一系列更严格的安全预防措施。新规定要求大使馆从道路后退 30 米,并在用防爬墙和防撞障碍物围起来的周界内。新规定还要求使用抗爆建筑材料和窗户。到 2007 年,美国已花费超过 59 亿美元用于建造新大使馆和升级现有设施。
结果:对大使馆的袭击并未停止,但美国外交机构尚未遭受 1998 年爆炸案规模的事件。2008 年 GAO 报告的结论是,1998 年后的安全升级使大使馆更安全,但各个地点的物理限制阻碍了外交机构完全符合国务院标准。例如,在某些地点,大使馆周围的区域过于密集,无法允许从街道和人行道后退 3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