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多年前,古老的瘟疫天花被送进了历史的生物废品箱,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成功的疾病根除计划的成果。然而,根据 8 月 30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自那以后,猴痘(一种严重的,但不如天花严重的类似天花的疾病)在中非地区的病例数量大幅增加。作者强调,需要加强监测,并彻底评估这种曾经罕见的病毒感染构成的公共卫生威胁。
匹兹堡大学疫苗研究中心主任唐·伯克(Don Burke)说:“我担心猴痘,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它明天不会作为大流行病出现,但随时可能开始增加传播。这令人担忧。这是一种我们需要非常重视的警钟。”
尽管猴痘最早于 1958 年在实验室猴子中发现,但其天然宿主是松鼠和其他啮齿动物。人们可以通过与受感染的动物或人类直接接触而感染该疾病。暴露后大约两周,受感染的人会出现发烧、肌肉酸痛、疲惫以及持续两到四周的隆起皮疹。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刊登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自发现以来,大多数病例都发生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尽管在 2003 年,美国中西部发生了一些病例,原因是受感染的动物从非洲进口。目前尚无针对猴痘的治疗方法,其死亡率高达 10%。由于引起天花和猴痘的病毒密切相关(都属于正痘病毒属),天花疫苗也可以预防猴痘感染。
在新的研究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安妮·里莫因(Anne Rimoin)及其同事在 2006 年至 2007 年期间,对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已知病毒传播的地区进行了活跃的人类猴痘病例调查。他们记录了在此期间的 760 例活跃病例(约每 10,000 人中 14 例),其中 90% 以上发生在 1980 年常规天花疫苗接种停止后出生的人身上。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的 1981 年至 1986 年同一地区每 10,000 人中不到 1 例的发病率相比,作者认为,猴痘病例在不到 30 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 20 倍。
里莫因说:“这不再是非洲热带雨林中罕见的偶发性感染”,并补充说,“这种疾病在那些高度依赖狩猎松鼠和其他啮齿动物物种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地区已变得很普遍。”
里莫因补充说,2003 年美国发生的猴痘疫情表明,该病毒“非常有能力传播到非洲中部以外的物种”,并且具有感染多种啮齿动物物种的能力。她指出,美国的地松鼠非常容易感染猴痘。
里莫因说:“猴痘可能在非洲中部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但只有在天花被根除后,它才成为人类真正发生的疾病。” “停止天花疫苗接种的后果是,世界人口现在对痘病毒敏感。”
在 1997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生猴痘疫情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该病毒的感染模式似乎正在发生变化,人际传播率要高得多。
里莫因说:“我们发现的上升幅度远远超出任何人的预期。” “这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这表明正在发生继发性(人际传播)。”
伯克认为里莫因的数据是可信的,但他警告说,这两个数据集(来自 1980 年代和 2000 年代)是由不同的团队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的,因此很难进行直接比较。未来,他希望看到更详细、标准化的研究,以确定猴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程度、病毒感染人类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证据表明该病毒正在进化。
里莫因对此表示赞同,并解释说,有两种特征决定了传染病的严重程度:病原体的毒力和传播性。“在这一点上,我们只是不知道,”里莫因说。“这只是第一次观察猴痘有多常见。” 她的团队计划继续对猴痘进行积极监测,并希望监测该病毒是否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他们还想量化其传播性,并确定与之相关的并发症。
旧金山全球病毒预测倡议主任、该研究的合著者内森·沃尔夫(Nathan Wolfe)指出,“这项研究的结果真正指出了长期监测的好处以及创建监听站来及早发现传染病的好处”,赶在它们成为大流行病之前。“我认为,越来越多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人认识到,仅仅等待大流行病的发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对大流行病进行早期发现、控制和预防,而不是应对。”
尽管天花疫苗可以预防猴痘,但里莫因说,专家们认为这些疫苗不适合用于免疫功能高度低下的人群,例如感染艾滋病毒或严重营养不良的人群,因为接种疫苗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并发症。她认为,防止猴痘进一步扩散的最佳解决方案是行为干预,包括隔离受感染的患者,以及制定更好的处理可能被感染的动物的措施。
伯克说:“这些正是我们——美国和其他富裕国家——应该大量投资以预防流行病的研究。” “尽管这种情况有所增加,但我们在了解威胁来自何处以及在威胁开始之前阻止威胁方面远远落后。”
里莫因警告说:“我们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看到的是未来事件的先兆。” “我们将会看到痘病毒在易感人群中更频繁地出现。”
沃尔夫的语气更加谨慎:“我们目前还不清楚(猴痘)是否重要,但这代表了一种全球疾病检测的新方式。为了抓住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监测所有的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