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研究对邻苯二甲酸盐的担忧提出质疑

尿道下裂在美国的发生率似乎没有上升,这让人怀疑邻苯二甲酸盐和其他内分泌干扰物是否会导致人类的生殖异常

尿道下裂是男婴中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但它在美国的发生率似乎并没有增加,这让人怀疑男婴是否会受到邻苯二甲酸盐和其他被认为会引发生殖异常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的危害。

研究人员报告称,1992年至2005年期间,纽约州的尿道下裂发生率保持不变。早前的一项研究也发现,1984年至1997年期间,加利福尼亚州男婴的发生率没有增加。

尿道下裂是一种尿道开口位于阴茎下方而非顶端的疾病,大约每250名男婴中就有一例发生。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不育。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订阅,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一些环境科学家根据对实验动物的研究,怀疑暴露于阻断睾酮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部分原因。
在对实验鼠的测试中,被称为邻苯二甲酸盐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塑料个人护理产品中)会导致多种生殖异常,科学家们将其称为“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或“邻苯二甲酸盐综合征”。其中包括尿道下裂、睾丸未降、精子数量减少和睾丸癌。

在新的研究中,纽约长老会医院的泌尿科医生表示,由于尿道下裂的发生率稳定,这让人怀疑人类男孩是否会受到邻苯二甲酸盐或其他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的危害。

研究人员在《泌尿学》杂志上报告说,“这些数据表明,在动物模型中描述的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可能在人类中并不明显。”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是该医院男性生殖中心主任、哥伦比亚大学临床泌尿学教授哈里·菲施博士。

但其他专家表示,这项研究并不能否定这一理论。

“证据似乎表明,近年来尿道下裂的发生率并没有大幅增加,这确实削弱了环境中的新型内分泌干扰物导致尿道下裂的观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流行病学家金·哈雷说,她研究环境暴露与人类健康,但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尽管如此,她补充说,这并不能排除邻苯二甲酸盐或其他化学物质在导致缺陷中的作用。观察出生缺陷发生率随时间的变化并不是检验环境联系的充分方法。

“假设,如果过去我们接触过某种与尿道下裂有关的东西呢?如果其他暴露在减少的同时,邻苯二甲酸盐在增加,那么可能会抵消这种影响,并使发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稳定,”哈雷说。“这就是为什么像这样的研究只能基于时间趋势进行假设,而不能在化学物质和疾病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联系。”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邻苯二甲酸盐和其他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的环境和职业流行病学教授拉斯·豪泽对此表示赞同。“尿道下裂是否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有很多原因。其他风险因素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他说。

尿道下裂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医学专家怀疑子宫中的某些东西会扰乱调节男性激素的基因。包括母亲年龄在内的多种因素可能是罪魁祸首。纽约的研究发现,35岁或以上母亲所生的男孩更容易患尿道下裂。

尽管尿道下裂现在可能没有增加,但此前的几份报告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发生率翻了一番。

在几乎所有接受测试的人的尿液中都发现了许多邻苯二甲酸盐的痕迹。在德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某些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含量有所增加,而另一些则有所减少,并且不同地区的暴露程度差异很大。一些人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署或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安全的每日水平。

但是,这些化学物质是否会损害人类,尤其是男孩,在过去几年中已变得颇具争议。

化学工业界的代表指出,这项关于尿道下裂的研究证明,邻苯二甲酸盐(约50年来一直用作乙烯基的增塑剂)不会导致男性生殖异常。此外,虽然一些研究发现男性的精子数量大幅下降,但另一些研究报告称没有下降,这也让人怀疑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的影响。

但豪泽表示,这项关于尿道下裂的研究并不能否定睾丸发育不全理论,因为没有收集到关于男孩暴露于邻苯二甲酸盐或其他化学物质的数据。
豪泽和哈雷说,研究人员需要收集大量孕妇的暴露信息,然后看看高度暴露的男孩中尿道下裂的发生率是否与低暴露的男孩不同。

他们说,这些发现对于探索尿道下裂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很有用,但不能用于探索潜在的原因。

“应避免过度解读,尤其是在试图用它们来证明负面结果时,”豪泽说。

除了动物研究外,其他研究也将邻苯二甲酸盐与生殖影响联系起来。
豪泽和他的同事在2006年报告说,体内一种常见邻苯二甲酸盐含量较高的男性,精子浓度和质量较低。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对176名男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暴露于较高邻苯二甲酸盐含量的婴儿的肛殖指数(会阴长度)较短,这是激素女性化的迹象。

本文最初刊登于环境健康新闻,环境健康科学出版的新闻来源,一家非营利性媒体公司。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