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猎豹疾病可能通过粪便传播

该发现可能有助于濒危猫科动物的圈养繁殖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一种致命的、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会侵袭猎豹的内脏器官,并阻碍了这些猫科动物的圈养繁殖,这种疾病可能是通过它们的粪便传播的。来自日本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说,AA淀粉样变性病被传播给了暴露于死于该疾病的猎豹粪便蛋白的小鼠。

猎豹被列为濒危物种。据猎豹保护基金会称,目前仅存约 12,000 至 15,000 只猎豹,分布在约 25 个国家,而 1900 年时则有 100,000 只,分布在 44 个国家。育种者希望拥有一个可以自我维持的猎豹圈养种群,但在北美,只有 20% 的圈养猎豹能够繁殖,并且只有 75% 到 80% 的幼崽能够存活到生育年龄,华盛顿特区国家动物园的生殖生物学家 Adrienne Crosier 说。

由于近亲繁殖,猎豹更容易感染 AA 淀粉样变性病等疾病,这种疾病属于一组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缠结(称为淀粉样原纤维)积聚为特征的疾病。该组中的其他疾病包括人类的阿尔茨海默病和 2 型糖尿病,以及朊病毒(感染性蛋白质)疾病,如绵羊的痒病、牛海绵状脑病(又名疯牛病)以及鹿和麋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在猎豹中,淀粉样原纤维会在脾脏和肝脏中积聚,通常是在炎症性胃病之后。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研究人员发现,来自死猎豹的富含淀粉样蛋白的组织可以将疾病传播给小鼠,但他们不知道猎豹是否会在彼此之间传播淀粉样蛋白。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小组给小鼠注射了从一只死于该疾病的四岁雄性猎豹的肝脏或粪便中提取的淀粉样蛋白。(圈养猎豹的正常寿命为 8 至 12 年。)研究发现,粪便蛋白更可能将疾病传播给小鼠,并且从其他三只猎豹的粪便中提取的蛋白质也传播了该疾病。

研究人员表示,粪便蛋白可能会残留在土壤中,并被猫的皮毛沾染,从而在相互梳理毛发时传播。他们补充说,确定疾病的传播方式是预防其传播的关键。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