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可以重启以戒除毒瘾吗?

研究追踪了大脑中导致成瘾行为的原因,可能为新的戒瘾方法铺平道路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科学家们首次在小鼠大脑中发现了长期变化,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吸毒者会沉迷于毒品——在本例中是甲基苯丙胺——并且很难戒掉这种习惯。《神经元》杂志报道的这项发现,可能为阻止渴望和帮助吸毒者戒毒的新方法奠定基础。

研究人员使用荧光示踪染料发现,连续10天服用甲基苯丙胺的小鼠(大致相当于人类使用两年)大脑某个区域的活动受到抑制。令他们惊讶的是,即使停止用药,正常功能也没有恢复,但当小鼠戒断后再次服用单剂药物时,正常功能却恢复了。

该研究的合著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儿科神经学家奈杰尔·班福德表示,如果人类也发生类似的变化,将表明对抗成瘾的有效方法可能是设计针对受影响区域的疗法——纹状体,一个控制运动的前脑区域,但也与习惯性行为有关。

之前的研究表明,该药物会刺激中脑中的神经细胞向纹状体中的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与奖励处理、动机和注意力有关)是大脑的主要神经递质之一,它是化学信使,一个神经元通过它触发其邻居发出神经冲动。

在这种情况下,班福德说,过量的多巴胺影响了信息从皮层(大脑的中央处理单元)到纹状体的流动。具体来说,它似乎部分阻止了皮层中的神经细胞释放谷氨酸,另一种负责兴奋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提供了一种过滤效应,可以帮助你专注于新的物体或愉悦的刺激,”班福德说。过多可能会解释成瘾或强迫行为,因为它会帮助使用者忽略其他事情,并将大量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目标上。

研究人员发现,长期使用该药物会使大脑处于这种“慢性抑郁”状态,实际上抑制了控制皮层和纹状体之间信号流动的神经末梢——即使在长达数周的时间后也是如此。但在重新引入该药物后,正常活动恢复了。

班福德认为,关键在于纹状体中发现的其他神经元,它们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他说,乙酰胆碱的作用就像一个“记忆开关”。当使用甲基苯丙胺释放多巴胺时,会降低纹状体中的乙酰胆碱水平;持续使用该药物会将其降低至低至10%。反过来,这种下降会影响谷氨酸水平,谷氨酸水平也会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大脑信息流的慢性抑制。

然而,在戒断一段时间后服用甲基苯丙胺时,中脑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对乙酰胆碱细胞产生相反的影响,促使它们向纹状体释放化学物质。这反过来又刺激了谷氨酸的产生,不知何故导致系统将自身重置为成瘾前状态。

班福德说,如果研究人员能够查明重置机制,他们就能够设计出非成瘾性药物来触发它。

他说:“对这种相当复杂的机制的识别为你提供了不同的机会来解决问题的根源,以便可以在不使用精神兴奋剂的情况下使突触重新正常化。”“更好的目标是确定这些[乙酰胆碱神经元]是如何学会保持抑制状态的,并直接与这些神经元合作。”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