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院在儿童保育质量上可与寄养家庭媲美

与流行的情节剧和音乐剧相反,许多国家的孤儿院似乎能像收养家庭一样妥善照顾被遗弃的儿童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发布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在人们的普遍想象中,孤儿院仍然是反常的遗迹,是被忽视的儿童需要尽快被解救出来的地方。许多国际组织和政策制定者已将减少这些机构的作用作为优先事项,试图尽快将孩子们安置到家庭环境中。

但一项针对五个国家约 3000 名儿童的福祉进行的新研究表明,在不太富裕国家的孤儿院中的儿童,似乎与生活在私人住宅(甚至与家人同住)的孤儿或被遗弃的同龄人一样过得很好。“机构生活[儿童]的健康、情感和认知功能以及身体发育都不差于其他儿童,”该研究的作者在一篇周四在线发表在期刊 PLoS ONE 上的新论文中报告道。事实上,他们发现“机构儿童在智力功能和记忆力方面得分更高,社交和情感困难更少。”

全球约有 1.43 亿孤儿或被遗弃儿童,并且预计来年将有数万名儿童因艾滋病和其他疾病而成为孤儿——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尤其是在寄养或收养家庭短缺的地方,重新审视孤儿院问题可能正当其时。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经济学教授 理查德·麦肯齐 说,新的发现“会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或者至少是非传统的”,他熟悉这项研究,但没有为此做出贡献。他说,研究人员“抨击了狄更斯式的意象”,并指出经久不衰的《雾都孤儿》故事,他称之为“戏剧化”——即使对于 19 世纪也是如此。诚然,之前的研究发现,在东欧大型托儿所中遭受忽视的幼儿表现出早期发育甚至 激素差异,与非机构化的同龄人相比,但在新研究中,6 至 12 岁的儿童——他们中的许多人自幼年和婴儿期以来就住在机构中——似乎表现良好。

麦肯齐说,让结果更加发人深省的是,从设计上来说,“这项研究对机构照料存在偏见”。只有一个已故父母的儿童在技术上被认为是孤儿(失去双亲的儿童被认为是“双重孤儿”)。因此,一位父亲去世但仍与母亲和大家庭住在一起的孩子仍然被归类为孤儿,理论上应该有更好的结果。他说:“你会认为由陌生人照顾的孩子比由亲属照顾的孩子更糟糕。”但麦肯齐曾研究过美国孤儿院的校友——他自己也是孤儿,在北卡罗来纳州巴里厄姆斯普林斯儿童之家孤儿院长大——他说,这篇论文的结论“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让我感到惊讶”。

在开始这项研究(该研究在柬埔寨、埃塞俄比亚、印度、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进行)之前,研究人员自己也预计机构环境中的儿童在各方面都比不上被收养的同龄人。但即使在所有数据都收集到之前,研究人员也开始怀疑他们的假设是错误的,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公共卫生政策中心主任、首席研究作者 凯瑟琳·惠顿 说,该研究所位于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

“我们美国和欧洲许多人对机构的刻板印象与不太富裕的国家正在建立的机构不同,”惠顿说。“这不像我们在罗马尼亚或《安妮》中看到的那样,或者任何类似的东西。”惠顿解释说,研究人员访问的许多孤儿院都是基层项目,“由当地牧师或真正热爱孩子的当地夫妇建立”。一位来自乌干达的医学生曾是孤儿,他告诉研究人员,“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机构]是我们社区的回应。”

平均而言,这些机构有 25 到 30 名儿童,并且主要由住在机构内且几乎没有外部报酬的人员组成——这些人将他们的照顾者角色视为不仅仅是一份日常工作。

这些更具本土性的孤儿院很大程度上不在政府记录的范围内。仅仅找到研究人员最终研究的 83 家机构,每个社区就花费了半年时间。例如,最初向坦桑尼亚莫希政府询问时,只发现了三家孤儿院,但研究人员后来发现了 23 家。

关于孤儿院的大部分研究文献都来自东欧地区,惠顿并不否认那里的儿童生活条件可能非常令人沮丧。例如,在东非进行的其他工作是在恰好具有收养儿童的悠久传统的地区进行的。然而,许多国家和文化可能对孤儿持有非常不同的态度,要么回避他们,要么给予他们不合格的照料。因此,惠顿说,“根据我们在非洲看到的情况制定全球政策”并不总是奏效。她和她的团队想看看在孤儿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政治、历史、宗教和文化尽可能多样化的地区”,这些孩子正在发生什么,惠顿说。

这些孩子在孤儿院和私人住宅中表现一样好可能有几个原因。研究作者指出,机构中的照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常更好,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和教育的机会也更好。麦肯齐指出,根据他的研究和个人经验,群体照料环境中同伴的简单支持可以增强安全感和舒适感。他还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像适当的营养这样基本的东西——在机构环境中通常更容易获得和监测——可以对身体和认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当孤儿或双重孤儿被推给亲戚时,他们可能会沦为次要地位,甚至最终陷入虐待或强迫劳动的境地。

尽管作者不提倡将所有孤儿或被遗弃儿童送往机构,“但这不应成为被排除在外的选项——对于没有其他去处的儿童来说,这可能是非常合适的,”惠顿说。评估对这些孩子最有利的做法不应基于他们居住的建筑物类型,而应基于内部提供的照料,惠顿说。“有一种政策推动说机构不应该存在……[但是]……社区中发生的一些照料真的很可怕。”

惠顿正在进行的最终研究目标是开发她所描述的“指南”,用于评估各种社区动态并找到照顾儿童的最佳方法。

与此同时,她和她的同事希望跟踪研究中的一些孩子度过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及以后。“我的假设是,我们将不仅能够关注机构与家庭生活,而且我们将能够关注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照料特征,”惠顿说。

当然,评估和监测孤儿的照料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数量庞大且资源有限的地方。但是,惠顿说,在最需要的地方,提高社区意识,甚至对高质量的孤儿照料抱有期望可能更容易。

如果孤儿院的孩子们最终在未来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惠顿和麦肯齐都不会感到惊讶。根据麦肯齐对美国孤儿院校友的研究,他说,他发现他的研究对象不仅超越了那些被收养或进入寄养家庭的人,而且还超越了那些与亲生父母一起长大的同龄人。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