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临新问题时,长尾猴会向母亲求助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前往一个陌生的世界足以让你意识到,人类在饮食、玩耍、交谈、解决问题等方面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有些人用叉子,有些人喜欢筷子,还有些人直接用手吃饭。这三种解决方案都源于同一个问题。但是,这些文化传统从何而来?这些差异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持续存在的?如果我们希望理解文化的演变,那么理解其他物种的文化传统是如何产生的就非常重要。

黑猩猩似乎至少拥有文化的基本形式:例如,在六个非洲黑猩猩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的投掷、检查伤口和清除寄生虫的传统。众所周知,黑猩猩使用树枝来捕猎白蚁,但不同的群体以不同的方式吃白蚁:有些直接从树枝上吃昆虫,而另一些则会将沾满白蚁的树枝在手中摩擦,然后再将手送到嘴边。在其他灵长类动物海豚和整个动物王国中也观察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认为,传统的主要差异发生在群体之间:也许一个群体用牙齿清除寄生虫,而另一个群体则更喜欢用指甲抓挠寄生虫。一项针对野生绿猴(Chlorocebus pygerythrus)的新研究,今天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描绘了文化演变更为复杂的图景,而母亲是中心。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灵长类动物学家埃丽卡·范·德·瓦尔和她的同事们向六个不同的野生绿猴群体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脏葡萄。他们对不同的猴子如何清洁葡萄然后食用它们感兴趣,以及清洁方法如何传播到其他猴子。

一种可能性是,猴子通过模仿优势个体来学习新的传统;在雌性占优势的绿猴中,优势雌性使用的任何清洁方法最终都可能在整个群体中传播开来。这意味着主要的文化差异将发生在群体之间。

然而,文化传播也可能发生在家庭层面,而不是群体层面。这意味着文化差异将出现在母系血统之间——通过雌性相关的猴子群体——而不是群体之间。这将允许多种传统在一个更大的群体中共存。

最后,可能存在一种遗传机制驱动文化传统,而不是社会机制。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成年姐妹比非亲属雌性更可能共享一种葡萄清洁方法,尽管每个姐妹都有自己的母系血统。

研究人员向猴子们展示了装满葡萄的透明塑料盒,葡萄上覆盖着沙子。由于优势个体总是先吃,他们确保盒子里的葡萄总是足够多,即使是最下级的个体也能吃到一些。他们在两年内重复了十五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们注意到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清洁技术。有些猴子在手中揉搓葡萄以去除沙子,另一些猴子则将葡萄在石头或树枝等其他表面上摩擦,另一组猴子用牙齿剥掉葡萄皮,但只吃里面的果肉,还有一组猴子用手掰开葡萄,吃里面的果肉。有些猴子根本不清洗葡萄,而是连沙子一起吃了下去。

母亲和孩子更倾向于表现出相同的清洁技术,而与群体成员或母亲在其群体等级中的地位无关。随着实验的进行,每只猴子都更有可能使用其自身母系血统中使用的技术,即使它在实验开始时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即使母系血统的其他成员不在场,猴子也会使用母亲的技术,这表明这些影响不是短暂模仿的结果。

重要的是,个体猴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了它们的策略,以匹配其母系血统的技术。范·德·瓦尔认为,“趋同意味着社会学习”,因此遗传差异不太可能解释葡萄清洁技术。而且,每只成年雌性都比她的姐妹更可能与她的儿女分享一种技术,这进一步支持了葡萄清洁方法的社会起源。

这提出了母系血统之间的小差异最终可能成为稳定的文化传统的可能性。为了看看这些差异是否有可能成为更持久的传统,在最后五个实验中的每一个中,研究人员在沙葡萄旁边放了一个装满水的水桶。没有一只猴子使用水来清洁葡萄,这表明它们更倾向于坚持其母系血统的技术,而不是转向更有效的清洁方法。事实上,研究人员在第十五次实验进行一年后进行了第十六次测试。即使在一年后,猴子们仍然在使用最初在其家庭中传播的清洁方法。换句话说,清洁方法在母系血统中稳定了下来。而解决相同问题的稳定差异正是文化的定义。正如有些人用叉子而有些人用筷子吃饭一样,有些猴子揉掉葡萄上的沙子,而另一些猴子则剥掉葡萄皮。

总而言之,范·德·瓦尔的研究表明,对于绿猴来说,母亲可能是比任何其他群体成员更重要的社会学习来源,而与母亲的优势地位无关。然而,他们指出,这项实验无法辨别是孩子向母亲学习,还是母亲向孩子学习。也许范·德·瓦尔和她的同事将在几年后回到这些猴子身边,重复实验,看看下一代猴子是否仍然趋同于母系血统的葡萄清洁策略。如果是这样,这将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母亲确实最了解。

van de Waal E, Krutzen M, Hula J, Goudet J, Bshary R (2012) 野生绿猴母系血统内部食物清洁技术的相似性。PLoS ONE 7(4): e35694. doi:10.1371/journal.pone.0035694

图片来源:题图照片来自Flickr/Arno and Louise Wildlife;绿猴和幼猴照片来自Flickr/Doug88888

更多关于社会学习的内容

你如何弄清楚黑猩猩是如何学习的?花生。

冷血认知:非社会爬行动物中的社会认知?

婴儿天生就为学习做好准备了吗?自然教学法的案例

教学法是人类特有的吗?动物世界的教学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众科学,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众科学'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