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你家孩子最新的艺术评论家

动物会创造艺术吗?到目前为止,这似乎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是动物有审美情趣吗?那么判断和评论艺术的能力呢?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动物会创造艺术吗?到目前为止,这似乎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但是动物有审美情趣吗?那么判断和评论艺术的能力呢?动物可以判断给定的艺术作品是美的还是丑的吗?美究竟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是好问题。

东京庆应大学的Shigeru Watanabe想用鸽子来研究这些问题。他给它们介绍了毕加索的作品吗?还是伦勃朗罗梅罗·布里托?不。他使用了儿童创作的艺术。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讲述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图 1:你家孩子最新的艺术评论家。

在我们深入探讨他的实验之前,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来讨论一下美的定义。根据Watanabe的说法,美丽的事物的美丽源于两个基本属性:第一个是享乐价值。也就是说,我们“从观看赏心悦目的艺术中获得某种乐趣,并[能]从令人不悦的艺术中体验到负面情绪。正因如此,艺术可以对人类具有强化作用。”正如生物刺激(例如食物、水)可以作为动物的强化物一样,感官刺激(光、声音——也许还有艺术)也可以。

第二个是辨别性刺激属性——或者区分“好”艺术和“坏”艺术的能力。人类能够形成赏心悦目或令人不悦的类别。

图 2:在谷歌图片搜索中搜索“丑陋”时出现的第一个项目(左);在谷歌图片搜索中搜索“美丽”时出现的第一个项目(右)。人们不禁想...

好了,现在开始实验

Watanabe从当地一所小学征集了艺术作品。学校的美术老师将这些作品分为“好”和“坏”。来自该大学的另外十位成年人也对这些图像进行了分类。当所有十位成年人,加上美术老师,都同意分类时,该图像被用于最终的实验刺激集中,每类共计15张。实验者控制了亮度和尺寸(否则,画作保持最初提交时的样子)。一半是水彩画,一半是粉彩画。

使用操作性条件反射训练了四只鸽子,让它们啄击电脑键盘上的一个键。通过电脑显示器呈现人类评为“好”或“坏”的图像。啄击“好”图片会获得四秒钟的喂食器;啄击“坏”图片则没有奖励。

然后,用它们从未见过的新画作对鸽子进行测试。它们会啄击那些被人类评为“好”的图像,而不是那些被评为“坏”的图像吗?事实证明,鸽子能够抽象出“好”艺术和“坏”艺术的特征,并且确实能够将新画作归类为“美丽”或“丑陋”。鸽子获胜。

图 3:实验中使用的“好”艺术和“坏”艺术的例子。

它们真的对美和丑有某种审美意识吗?不太可能。那么它们使用了哪些特征呢?研究人员系统地操纵了画作的几个特征,以观察鸽子何时会在测试中失败。

首先,他们改变了画作在电脑显示器上的显示尺寸。人类可以在博物馆中识别出好的画作,但我们也可以在博物馆宣传册中识别出好的画作。结果:鸽子获胜。

接下来,他们去除了画作的所有颜色,并以灰度呈现。人类和鸽子都具有精密的色彩视觉,因此色彩线索可能是驱动我们对美的感知的原因。结果:鸽子失败。解释:颜色对于成功分类至关重要。

第三,他们将每张图像转换为马赛克。每幅画作被分成小方格网格,然后将各个方格重新排列。这保留了诸如颜色和亮度之类的东西,但去除了所有图案信息。结果:鸽子失败。解释:鸽子使用整体形状/图案作为分类的重要线索。

最后,他们部分遮挡了画作的顶部、底部、左侧或右侧。也许鸽子依赖于绘画的某个特定部分,而不是整体作品,以便进行分类。结果:鸽子获胜。解释:鸽子感知到的是整幅画作,而不仅仅是其中一部分。

这是否意味着鸽子对美有某种审美意识?可能不是。但是,它们能够判断一幅画作是否属于与食物奖励配对的一组刺激,如果这组刺激在主观上被描述为美丽,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可以挑选出一幅美丽的画作。

然而,我认为这确实让我们对人类自身对美的感知产生了疑问。我们仅仅是对一组刺激做出反应吗?我们是否基于更简单的一组变量(如颜色或形状)来定义美?我认为很可能是的。我们是否基于文化告诉我们是美丽的一组变量来定义美?我再次认为很可能是的。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昨天的丑陋是今天的潮流。看看那些超大号太阳镜。

图 4:永远时尚的詹妮弗·洛佩兹、帕丽斯·希尔顿和妮可·里奇戴着她们的超大号太阳镜。曾经流行,然后过时,然后又流行起来。

Watanabe, S. (2009). 鸽子可以区分儿童的“好”和“坏”画作 动物认知, 13 (1), 75-85. DOI: 10.1007/s10071-009-0246-8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众科学,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众科学'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