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宠物:猫来自哪里?

猫最初是为什么被驯化的?又是如何被驯化的? 考虑到猫与人类进行社交互动能力相对较差,它们为什么或如何被驯化,或者它们如何在人类文化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这些都不是很清楚。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让我给你讲个小故事。我出生时,我的父母养了两只猫。一只叫加菲猫。另一只……好吧,我不记得另一只叫什么名字了。在我出生后不久,小杰森开始咳出毛球,医生告知我的父母,他们的小宝贝对猫过敏。就在那时,大家站队划线。要么是我,要么是猫。幸运的是,父母决定留下我,放弃猫。想象一下,如果他们决定留下猫而放弃我,那会有多糟糕。我想象如果我的弟弟实际上是我的哥哥,他可能会游说留下猫。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图 1:我喜欢想象猫对这件事很不高兴,并决定发动永恒的战争。

尽管在争夺与戈德曼夫妇一起生活的战斗中失败了,但我认为猫仍然试图赢得这场战争。问题是,我想与猫和平相处。但是每次我靠近猫,我的眼睛就会流泪,喉咙发痒,我开始打喷嚏。这真的非常不愉快。我曾经在洛杉矶附近的一个美丽的会议中心工作。一位非常善良的人决定将他们用过的沙发捐赠给研究所。沙发非常舒适,所以有一天我决定在其中一个沙发上小睡一会儿。几分钟之内,熟悉的眼睛流泪和喉咙发痒就开始了。我心想:“这些人养过猫。” 他们竟然如此粗心大意,在没有至少清洁过沙发的情况下就捐赠出来。或者至少稍微吸尘一下。然后,我心想:“邪恶的猫可能策划了这一切!”

所以,亲爱的读者,并不是说我认为猫本身很糟糕。而是猫已经决定对我发动圣战,因为我把它们从以前受人尊敬的地位上赶了下来。那真是糟糕透了。

但因为我爱我的读者胜过我讨厌猫,所以我今天开始学习一些关于猫认知的东西。我在一家咖啡馆(服务差,咖啡好,有免费无线网络)花了两个小时,浏览了 PubMedGoogle ScholarJSTORWeb of Science……但一无所获!我认为我找不到太多关于猫认知的资料的原因是……首先就没有多少人在研究猫认知!当然,我这里那里找到了一些随机的研究,但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没有标题或摘要让我觉得“哇,这真的很有趣”。没有扩展的研究方向。

这让我开始思考。猫最初是为什么被驯化的?又是如何被驯化的?

我们有一些关于狗驯化的相当好的信息,以及一些非常有说服力的假设,解释了狗如何在人类文化中为自己开辟了一个社会生态位。在俄罗斯对驯养银狐进行的数十年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且有趣的证据,表明在狗和狼之间观察到的许多差异可以追溯到一个简单的繁殖规则:不害怕或不攻击人类的个体才能繁殖。正如我之前(在旧的 wordpress 博客上)写的那样:

这些实验性狐狸,是根据单一选择标准培育出来的,表现出行为、生理和形态(例如,身体/可见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对照组狐狸中没有发现,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特征在实验组中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

行为变化: 实验性狐狸更渴望与人类相处,呜咽以引起注意,并嗅和舔它们的看护者。当它们高兴或兴奋时,它们会摇尾巴。这听起来像你的宠物狗吗?此外,它们对新奇事物或情况的恐惧反应减少,并且在不熟悉的情况下探索行为增强。

形态变化: 这些变化也许是最令人惊讶的。更高频率的实验性狐狸有耷拉的耳朵、短或卷曲的尾巴、延长的繁殖季节、皮毛颜色变化以及头骨、下巴和牙齿形状的变化。它们也失去了“麝香味”。

生理变化: 检测到的第一个变化是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中。该系统负责控制肾上腺素等。肾上腺素是一种在应激反应中产生的激素,控制与恐惧相关的反应。实验性狐狸的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同类。研究人员假设,不害怕人类的狐狸在人类周围会产生较少的肾上腺素。这解释了狐狸的温顺,但无法解释它们改变的皮毛颜色模式。科学家们推测,肾上腺素与黑色素共享一个生化途径,而黑色素控制皮毛中的色素产生。

因此,选择单一的行为特征——温顺(或者,换句话说,选择对抗恐惧和攻击性)——不仅导致了行为上的变化,还导致了相关的和未选择的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这些结果引发了人们的猜测,认为类似的模式可以解释家犬相对于其狼祖先的优越行为和认知特征(以及身体和生理差异)。

在 2007 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Carlos A. Driscoll 及其同事分析了 979 只家猫及其野生猫表亲的线粒体 DNA:Felis silvestris silvestris(欧洲野猫)、F. s. lybica(近东野猫)、F. s. ornata(中亚野猫)、F. s. cafra(南部非洲野猫)和 F. s. bieti(中国荒漠猫)。他们发现每个野生群体都构成了Felis silvestris的一个亚种。

图 2:我想指出,《乐一通》的创作者认为用猫科动物的实际分类学名称 Sylvester 来命名他们的卡通猫是多么棒。

他们还发现,猫可能最初是在近东地区被驯化的,大约在农业开始于新月沃土的时期。线粒体遗传分析表明,家猫很可能是从该地区的五只母猫的后代演变而来的,这些母猫的后代被人类运送到世界各地。最早的猫与人类互动的证据来自塞浦路斯出土的考古遗迹,年代约为 9500 年前。这比狗与人类互动的最早证据稍晚:在德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块家犬的下颌骨,年代约为 14000 年前。在以色列北部 Ein Mallaha 遗址,一位年长的老者和一只 4-5 个月大的小狗被埋葬在一起,年代为 1 万到 1.2 万年前。

图 3:野生和家猫线粒体 DNA 的系统发育树。标签 A、B、C、D 和 E 代表最初的五个家猫祖先。

因此,狗是根据它们与人类进行社交互动能力而被驯化的。人们可能会认为,类似的驯化过程也造成了家猫与其野生猫祖先之间观察到的差异。的确,与野生猫祖先相比,家猫更温顺,并且也像狗一样表现出颜色多样性。家猫与所有其他驯养物种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家猫不是幼态延续(字面意思是,像婴儿一样)。所有其他已成功驯养的动物都表现出与人类婴儿相似的身体特征——头部比例较大、眼睛更大更宽、额头更大。由于人类成年人天生会对人类婴儿的这些特征做出反应,因此驯养动物会分享其中一些特征是有道理的。与那些没有婴儿般特征的动物相比,表现出这些身体特征的动物更有可能从人类那里获得照顾和关注。但这在家猫身上并非如此。对人猫互动进行的有限研究表明,与 、灵长类动物、有时是马,甚至海豚和鲸鱼(在某种程度上)以及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不同,猫不容易与人类进行社交互动。

例如,A 在 2005 年进行的一项研究

Jason G. Goldman 是一位居住在洛杉矶的科学记者。他曾为《大众科学》、《洛杉矶》杂志、《华盛顿邮报》、《卫报》、BBC、《Conservation》杂志和其他刊物撰写关于动物行为、野生生物学、保护和生态学的文章。他为《大众科学》的“60 秒科学”播客撰稿,并且是《科学博客:基本指南》(耶鲁大学出版社)的联合编辑。他喜欢在电视和广播中分享他的野生生物知识,并经常向公众讲述野生生物和科学传播。

更多作者:Jason G. Goldman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