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但狼不会,将人类作为工具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大约在一万五千年到三万年前,可能在中东地区,漫长而持久的驯化过程开始改变狼的基因代码,最终使我们拥有了我们所知和喜爱的家犬。关于狗的驯化究竟是如何开始的,有几种不同的理论,但明确的是,有些狼比其他狼更不害怕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狼被纳入早期人类的定居点。也许人类和早期狗学会了合作狩猎——这两个物种主要通过超越猎物来狩猎——或者早期狗反而学会了可以通过scavenging 人类狩猎队的残羹剩饭来避免狩猎。无论最初将狼纳入人类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它们的后代仍然存在。

通过与人类共享环境,狗离开了它们的祖先环境,并在新的环境中找到了位置。它们不再需要狩猎来获取食物;人类会照顾它们并喂养它们。狗和它们的主人之间的关系在行为和生理上反映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这可能并非巧合。事实上,与狗有牢固关系的人的尿液中催产素水平高于那些关系较弱的人。

但随着狼变成狗,改变的不仅仅是它们的食物来源;它们的整个社会生态也发生了变化。狗不再主要与其他狼共享社会空间,而是开始将人类视为社会伙伴。这是家养动物和仅仅习惯于人类存在的野生动物之间的关键区别之一。驯化是一个遗传过程;习性是一个经验过程。驯化改变天性,习性是后天培养。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几年前,布达佩斯的厄特沃什·罗兰大学的科学家们想确定狗和狼之间的社会认知差异主要是遗传的还是经验的。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从出生开始手工饲养了一组小狗和一组狼崽,从而获得了大致相同的经验。那么,两组动物的社会认知技能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将归因于遗传因素。

狼崽和狗崽在出生后四到六天,在眼睛完全睁开之前,由人类抚养长大。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里,狼崽和狗崽几乎每天 24 小时都与他们的人类养父母密切接触。他们住在看护人的家中,晚上和他们一起睡觉。他们用奶瓶喂养,从生命的第四或第五周开始,用固体食物手工喂养。他们的人类看护人将他们放在袋子里携带,以便狼崽和狗崽可以尽可能多地参与他们的日常活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课、拜访朋友等等。每只幼崽都有与陌生人会面的丰富经验,并且每周至少两次,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陌生的成年犬进行社交。研究人员表示,手工饲养模式的指导原则并非基于竞争或攻击性互动,而是“表现得更像母亲而不是占优势的同类”。

狼在人类的抚养下,会表现出接近狗的复杂程度的社会认知技能吗?还是社会认知能力编码在狗的基因中,是驯化的直接结果?

在一项简单的任务中,给狼崽(9 周大时)或小狗(5 周大和 9 周大时)呈现一盘食物。然而,动物无法获得食物;需要人类的帮助才能获得食物。获得食物的诀窍很简单:所有动物要做的就是与实验者进行眼神交流,他或她就会用盘子里的食物奖励狗。最初,所有动物都徒劳地试图够到食物。然而,在测试的第二分钟,狗开始看向人类。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到第四分钟时,出现了统计学差异。狗比狼更倾向于主动与人类实验者进行眼神交流。这绝非易事;与实验者进行眼神交流需要动物将注意力从食物转移到人类身上。狼崽不仅没有自发地与人类实验者进行眼神交流,而且它们也没有学会眼神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二个实验在狼和幼犬四到十一个月大时进行,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在不同的测试环节中,每只动物都接受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任务。首先,训练每只狼和狗通过打开箱子(在一项任务中)或拉绳子(在第二项任务中)来获得食物奖励。然后,在他们掌握了任务后,向他们展示了同一问题的不可能版本。在试图取回食物后,狗回头看向人类看护人。狼没有这样做。与人工饲养的狼相比,狗更早地自发地与人类发起交流互动,并保持了更长的时间,而人工饲养的狼几乎完全忽略了人类看护人。

狗和狼都同样擅长学习这两项任务,这表明它们在动机或身体能力方面没有群体差异,但在解决不可能的问题时,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在两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及早期的眼神交流实验中,狗本能地将注意力从食物转移到人类身上。尽管狼已经完全社会化,但它们将每种情况都视为物理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它们很少尝试与人类进行交流性的问题解决互动。并不是说狼不聪明;事实上恰恰相反。狼是合作猎手,擅长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中协商。只是即使在人类抚养长大后,狼仍然不将人类视为潜在的社会伙伴。然而,狗很快就采取了一种社会化的方法来解决它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工具使用案例。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是工具,而狗是工具使用者。

Gácsi M, Gyori B, Miklósi A, Virányi Z, Kubinyi E, Topál J, & Csányi V (2005)。人工饲养的狗和狼幼崽在与人类的社交情境中的行为的物种特异性差异和相似性。《发育心理生物学》,47 (2), 111-22 PMID: 16136572

Miklósi A, Kubinyi E, Topál J, Gácsi M, Virányi Z, & Csányi V (2003)。巨大差异的简单原因:狼不回头看人类,但狗会。《当代生物学 : CB》,13 (9), 763-6 PMID: 12725735

相关文章

更新世的菲多可能是狐狸吗?

狗是人类最好朋友的生物学证据

狗的社交智力是意外获得的吗?

澳洲野狗吃了我的名牌:澳洲野狗的工具使用

人类的新朋友?一项被遗忘的俄罗斯狐狸驯化实验

图片来源:灰狼 via Wikimedia Commons / 家犬 作者版权所有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众科学,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众科学'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