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你可能和你盘子里的鸡有比你意识到的更多的共同之处。 当然,你也有两条大腿、两条腿、两块胸脯和两只翅膀(有点像)。但新的研究表明,鸡可能喜欢和你iPod里一样的音乐。 人类倾向于觉得悦耳的声音被称为协和音,这与不悦耳的声音不协和音不同。 想想莫扎特奏鸣曲和指甲刮黑板之间的区别,你就理解对了。 协和音符听起来——对于未经训练的耳朵来说——好像是一个单音,而不协和音符中你可以识别出多个音调。 这可能与人类对谐波的偏好有关,因为在人类中,对协和声音的偏好与对谐波频谱(频率之间的谐波关系)的偏好有关,而不协和声音则不然。
通过听这些旋律可能更容易理解。 这些旋律是相同的,但第一个是协和的(由小三度和大三度组成),第二个是不协和的(由小二度组成)。 请调高扬声器音量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两个月大的婴儿更喜欢听协和音乐而不是不协和音乐。 早在出生后一到三天,人类婴儿的大脑就可以区分协和音乐和不协和音乐——尽管尚不清楚在这个早期阶段是否存在偏好。 像禾雀(Padda oryzivora)和欧洲椋鸟(Sternus vulgaris)这样的鸣禽也能区分协和音乐和不协和音乐,但与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尚不清楚是否存在偏好。 日本猕猴(Macaca fuscata)可以区分这两种类型的音调,但尚未在棉顶狨猴(Saguinus oedipus)中观察到偏好。 曾有一只人类抚养长大的黑猩猩(Pan troglodytes)更喜欢协和音乐。 综上所述,人类和非人类动物对音乐偏好的证据有点……不协和。 这里找不到和谐。
因此,对协和音乐的偏好是听觉系统属性的根本,还是对协和音乐的偏好是文化或经验的产物,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即使两个月大的婴儿没有太多的音乐经验,他们的对协和音乐的偏好仍有可能在出生后甚至在子宫内快速发展。 同样有可能的是,鸣禽喜欢协和音乐仅仅是因为它们有听其他鸟类歌曲的经验,而这些歌曲往往是协和的。
测试对协和音乐的偏好是天生的还是由于经验而习得的最佳方法是进行对照饲养研究,即在高度受控的环境中从出生开始饲养动物。 以这种方式饲养人类是不可能的,但以受控方式饲养某些动物是可能的。 这正是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辛齐娅·基安德蒂和乔治·瓦洛蒂加拉所做的。
他们使用的动物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鸡(Gallus gallus)。
鸡是用于对照饲养研究的理想物种:它们不需要父母照顾。 它们一孵化出来,就能够独立生存。 它们可以自己吃喝,并且从生命的第一天开始就可以四处走动。 它们的视力在刚破壳而出时也非常好。 与人类儿童相比,他们需要几个月才能自己爬行。 鸡和许多鸟类一样,也会对它们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印记——通常是妈妈。 这对研究人员来说非常有用。 如果你让小鸡对一个物体(比如,一个红球)产生印记,那么那个红球就会成为舒适的来源。 如果你将小鸡与球短暂分离,小鸡就会有动力与它重新团聚。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种动力来发挥他们的优势。
以下是他们如何做的:研究人员从当地一家孵化场取出一些受精卵,并在隔音室中孵化。 在孵化的最后一天,每个鸡蛋都被放置在自己的小笼子里,这样小鸡在孵化时就不会听到彼此的唧唧声。 这样,研究人员就能够控制小鸡在孵化期间和孵化后听到的每一种声音。
每个笼子里都挂着一个用绳子悬挂的小红物体,每只小鸡都会对其产生印记。
然后,将小鸡移动到测试笼子的中心。 测试笼子的两端有两个扬声器。 一个扬声器播放旋律的协和版本,另一个扬声器播放同一旋律的不协和版本(就像你在本文顶部听到的那样)。 每个扬声器旁边都有一个与小鸡印记的物体相同的物体。 在听了34秒的声音后,给小鸡六分钟时间靠近笼子的两侧之一,同时音乐继续播放。
研究人员推断,由于印记物体可以在测试笼子的两侧找到,因此小鸡应该有相同的动力靠近右侧或左侧。 然而,如果刚出生的小鸡更喜欢一种音乐而不是另一种音乐,那么结果应该会偏向于播放该类型音乐的笼子一侧。 而这正是他们发现的。 在六分钟测试期的前四分钟,小鸡倾向于冻结在它们被放置在测试笼子中心的位置——这与由于新情况而产生的自然恐惧反应一致。 然而,在稍微平静下来之后,在第五分钟和第六分钟期间,小鸡选择靠近并花费更多时间在播放协和音乐的笼子一侧,而不是播放不协和音乐的一侧。
鸡似乎更喜欢协和音乐意味着什么? 首先,鸡和相关物种(鸡形目)不唱歌。 因此,对协和音乐的偏好可能不限于具有有组织的语言或歌曲系统的物种。 研究人员指出,有可能的是——在被剥夺外部声音的情况下——本实验中的小鸡可能听到了它们自己在蛋中发育时或孵化后不久产生的声音。 因此,本实验的结果导致两种可能性:要么存在独立于经验的对协和声音的先天偏好,要么这种偏好是早期接触小鸡自身产生的声音的副产品。
基安德蒂和瓦洛蒂加拉将这些发现置于早期关于协和音乐偏好的研究背景下,并提出以下命题:鉴于对谐波声音的偏好与对协和声音的偏好相关,观察到的对协和音乐的偏好也可能反映了对谐波音乐的偏好。 此外,他们指出,谐波频谱是自然界中声音的突出特征。 他们认为,谐波频谱可以作为听觉线索,引导新孵出的小鸡区分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类似于生物运动作为视觉线索来区分主体和物体的方式。
与往常一样,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进一步调查这些说法,这可能会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对协和音乐的偏好不是由于文化濡化造成的。 事实上,即使发展这种偏好需要早期接触协和声音,这也可能是一个经验预期学习的案例,就像语言或三维立体视觉一样,而不是经验依赖学习。 换句话说,听觉系统可能需要在早期生命(或在子宫内,或在蛋壳中)暴露于协和声音才能发挥最佳性能,但鉴于世界上的某些常数(例如,幼鸡自然发出的声音类型),这种暴露几乎是必然的。 这意味着对协和音乐的偏好是天生的。
Chiandetti C, & Vallortigara G (2011). 雏鸡喜欢协和音乐。 心理科学,22 (10), 1270-3 PMID: 219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