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人们普遍认为养宠物对孩子来说总体上是一件好事。事实上,发展心理学家盖尔·F·梅尔森在200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大多数父母表示他们养宠物“是为了孩子”。但是这种普遍的看法经得起科学的检验吗?新兴的人与动物互动领域旨在找出答案。
十年前,当梅尔森回顾关于儿童与动物关系的文献时,她指出,与动物互动可以使幼儿比没有养宠物的同龄人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照顾过金鱼的幼儿园儿童在回答“金鱼有心脏吗?”之类的问题时更准确。他们也更容易将生物信息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推断出小青蛙会像金鱼一样长大。她还指出,小学生认为他们与宠物的关系最有可能“无论如何”以及“即使你彼此生气”也能维持,而他们与父母和人类同伴的关系并非如此。那些寻求宠物情感支持的孩子比没有寻求宠物情感支持的孩子更少焦虑和退缩。梅尔森描述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与宠物一起生活的孩子在同理心测量中的得分更高。
在过去的十年中,情况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关于该主题的文献仍然相当稀少,至少在治疗背景下的人与动物互动之外是如此。塔夫茨大学卡明斯兽医学院的研究员梅根·K·穆勒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为讨论增加了一些重要的新信息。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她转向了一项名为“4-H积极青少年发展研究”的全国性纵向研究,该数据集包含来自42个州的7000名儿童的信息,年龄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毕业后不等。穆勒研究的数据子集包括567名参与者,全部来自高中毕业后的队列,因为这是唯一一组回答了有关人与动物互动问题的参与者。对于这项研究,拥有宠物和其他类型的与动物相关的活动(如骑马)都被视为人与动物的互动体验。
她发现,有动物经验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将自己视为对社区的重要贡献者,例如在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或从事社区服务。
她还发现,青少年与动物之间的依恋程度越高,他们在总体情感联系的测量中的得分就越高,这并不令人惊讶。虽然这只是一种相关性,并且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但穆勒表示,“这一发现对于以下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即与动物互动可能是一种促进发展和维持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所需的情感和社会技能的方式。” 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有可能从他们与非人类动物互动的经验中学习到健康的 人际关系。“如果这些关系所需的技能之间存在联系,那么利用动物关系来促进社会技能的发展可能是有用的,”她补充说。
穆勒意识到她的研究的局限性。它的样本量相对较小,无法得出关于动物在孩子生活中因果作用的任何结论,它依赖于调查数据,并且仅限于美国的青少年。
另一个限制是,这项研究并非旨在找出与动物相关的经历的任何潜在负面影响。例如,其他一些研究表明,宠物主人,特别是那些与宠物有极高依恋关系的人,比没有宠物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障碍,也更容易失眠。
什么时候拥有宠物是有益的?什么时候是有害的?人与动物的关系如何才能最好地服务于人类和动物?如何在避免有害部分的同时促进有益部分?考虑到该领域的研究投入很少,以及人与动物的互动无处不在,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事实上,“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可能没有什么环境像这样重要,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却如此之少,”穆勒说。
如果说有什么的话,她的论文是对行动的呼吁。“方法论上健全的发展研究将为从业者、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提供必要的证据基础,以对如何让青少年参与与动物相关的体验做出知情和有效的选择,而不是依赖直觉和猜测,”她认为。“让青少年参与[人与动物互动]的潜在背景是巨大的,使用经验证据采取谨慎的行动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对于优化青少年和动物的体验至关重要。”
穆勒 M.K. (2014)。人与动物互动 (HAI) 与青少年积极发展相关吗?初步答案,应用发展科学,18 (1) 5-16。DOI:10.1080/10888691.2014.864205
相关
页眉图像版权所有:杰森·G·戈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