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布林克曼的《第二次侏罗纪恐龙热潮》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好的,为了与我在上一篇文章(格哈德·迈尔的《非洲出土的恐龙》书评)中所说的保持一致,这里是关于“关于中生代恐龙研究和发现历史的杰出新卷...”的第二篇书评。嗯,我这篇书评的第一句话与我对迈尔著作的书评的第一句话非常相似,好吧。无论如何,这次被评论的书是保罗·布林克曼的《第二次侏罗纪恐龙热潮: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博物馆与古生物学》。正如你将看到的,我对它评价很高。这篇书评最初发表在《历史生物学》杂志上,并经许可在此转载。我为什么要现在发表这些书评?因为我最近没有时间准备任何新的东西,就是这样。

任何翻开过恐龙书的人都会熟悉美国西部的“骨骼战争”。在19世纪后几十年,爱德华·D·科普(1840-1897)和奥塞内尔·C·马什(1831-1899)竞相描述和命名侏罗纪恐龙,竞争激烈。他们的竞争常常很琐碎,导致文献混乱,部分由简短、仓促的文章组成。但是,虽然科普和马什的故事引人入胜,但可以说已经过于熟悉。[下图由FunkMonk提供。]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相对而言,鲜为人知的是紧随科普-马什争斗之后的历史事件,美国蜥脚类恐龙专家约翰·麦金托什将其称为第二次侏罗纪恐龙热潮。从1899年到1905年,这个阶段见证了大学和博物馆团队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匹兹堡卡内基博物馆和芝加哥菲尔德哥伦比亚博物馆的团队——他们竞相寻找展出级别的侏罗纪蜥脚类恐龙。保罗·D·布林克曼的杰出且极其详尽的新书的重点正是博物馆科学史上这个重要但以前很少分析的阶段。布林克曼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史学家,因其关于美国博物馆科学史和相关人物的精彩文章而闻名(例如,布林克曼2000年,2005年)。作为一名科学史学家,布林克曼可以说更适合讨论这里感兴趣的问题;大多数关于美国古生物学史的著作都是由古生物学家撰写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其中许多著作本质上是重复同样的故事,而没有纳入太多新的原始材料。

科普-马什争斗是布林克曼分析不可避免的背景。科普和马什的公开争斗,最终在1890年爆发了一场争吵,并在《纽约先驱报》的版面上广为传播,这或多或少与侏罗纪恐龙采集的停止相吻合。美国脊椎动物古生物学的知识格局现在不可避免地围绕着对科普和马什的感受和忠诚而构建。

公开争斗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亨利·奥斯本声称,在科普/马什时代之后,美国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是一门“更友善、更温和的科学”),但竞争、野心和敌意仍然是重要的主题。事实上,奥斯本旨在破坏马什在耶鲁大学的研究计划的野心,他对马什工作的公开批评,以及他对马什联邦资金的成功攻击表明,他绝非中立或友好。奥斯本关于恐龙形态和功能的一些想法(例如,他对梁龙的描述,认为其肢体轻盈且相对敏捷(奥斯本1899年))“与其说是与骨骼解剖学有关,不如说是为了反驳马什的说法......”(布林克曼2010年,第230页)。正如布林克曼解释的那样,奥斯本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计划部分是出于他推翻马什已发表著作的愿望,特别是纠正或更新马什1896年巨著《北美恐龙》的结论和重建。奥斯本显然用一本笔记本记录了关于马什的流言蜚语,其中大部分是从威廉·里德那里获得的;这种习惯让人想起科普收集的类似材料,被称为“马什尼亚”。

在1890年代和1900年代初的科普-马什时代之后,美国博物馆界正在发生重要的社会变革。重点在这个阶段从创业家科普和马什转移到安德鲁·卡内基和马歇尔·菲尔德等富有的慈善家。受围绕巨型蜥脚类恐龙的宣传的启发,这些人不仅寻求增加为弱势群体提供的教育和娱乐机会,而且还寻求实现某种不朽。公共教育越来越被认为是博物馆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博物馆馆长此时也知道,所谓“怪兽美学”导致参观者蜂拥至博物馆观看巨型物体。对高质量巨型恐龙标本的需求突然变得很高,管理者面临着雇佣有技能、勤奋工作的人员的压力,这些人能够找到、挖掘和运输现在需要的标本(并且有很多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没有更早发生,其中一个原因是马什质疑装架恐龙骨骼的价值)。

故事始于1895年,当时大学团队开始在怀俄明州采集侏罗纪恐龙。到1899年夏天,竞争性的采集工作涉及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卡内基的里德团队、怀俄明大学的威尔伯·奈特和查尔斯·吉尔摩、菲尔德博物馆的埃尔默·里格斯和哈罗德·门克以及堪萨斯大学的塞缪尔·威利斯顿的团队。参与这场竞赛的一些人是雄心勃勃的暴发户;另一些人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可以理解的是,其中一些采集被认为有点过于接近,尤其是奥斯本(当然,他在纽约舒适的办公室里写作)向他的团队施压,要求他们加快勘探和采集速度。所有团队都取得了成功,这个关键时期导致发现了大量的莫里逊组恐龙,不仅包括蜥脚类恐龙,还包括异特龙、虚骨龙鸟掠龙、弯龙和剑龙,以及侏罗纪鳄鱼和鱼龙。

布林克曼再次认为,奥斯本个人想要证明马什是错误的愿望是部分采集努力背后的动机之一。奥斯本认为马什的阿特拉斯龙迷惑龙雷龙都与科普的圆顶龙同义(他认为“如此多不同属的体型相似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共存是先验不可能的”;布林克曼2010年,第232页),他还认为马什著名的卓越雷龙重建[如下所示]是不正确的,需要进行重大修改。

布林克曼在他对怀俄明州最初事件的详细描述之后,讲述了科罗拉多州发生的事件。里格斯在询问与他对始新世哺乳动物的兴趣相关的问题时,了解到在科罗拉多州西部(非常靠近弗鲁塔)的大章克申附近有一个以前未开发的富饶地点。在门克的陪同下,他成功地发现了一个部分莫罗龙;然而,更壮观的是门克在1900年7月发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骨骼,其中一些立即被里格斯认为是比当时已知的任何恐龙都大的。里格斯最初的想法是,这个标本只是“另一个”雷龙,他倾向于不采集它。幸运的是,他改变了主意。获得这个标本(以及其他标本)对里格斯和芝加哥来说是一次重大政变;里格斯、门克和他们的同事们很幸运,因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沃尔特·格兰杰当时也计划同时探索同一地区。门克发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后来被称为高胸腕龙,这是里格斯在1903年赋予它的名字(里格斯1901年,1903a年)。

在骨骼小屋采石场、医学弓、黑山、皮埃蒙特和其他地方进行的额外挖掘导致获得了许多如今装饰着世界各博物馆的侏罗纪蜥脚类恐龙。布林克曼提供的关于这些发现以及其背后故事的细节量非常庞大。威廉·哈彻1901年关于卡内基梁龙的专著(哈彻1901年),最初被描述为小埃罗龙的迷惑龙亚科的描述(彼得森和吉尔摩1901年),奥斯本和格兰杰关于蜥脚类恐龙肢骨的研究(奥斯本和格兰杰1901年),里格斯对迷惑龙雷龙的修订(里格斯1903b年)以及哈彻对单棘龙的描述(哈彻1903年)都来自于这个时期的发现。顺便说一句,里格斯认为雷龙迷惑龙同义的论点从未被奥斯本接受,这意味着雷龙这个名字仍然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品有关(每个人都知道古尔德的“雷龙万岁”;鲜为人知的是,布林克曼在200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迷惑龙万岁”的文章)。里格斯感到惊讶,但似乎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来说服奥斯本。

所有运回芝加哥、匹兹堡和纽约的骨骼都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有时找到足够的存储空间是一个问题,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绝对领先:这不仅是因为它之前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关于哺乳动物化石的项目,还因为它在1899年对其整个工作室进行了改造。凭借电力、更好的照明和通风以及高架小车系统,奥斯本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部实验室成为现代化石工作室的典范。有时很难找到所需的员工来完成准备工作,而卡内基的威廉·荷兰的古怪挑剔导致他解雇了一些申请者,因为他们“太阴郁”或“太粗鲁”!低工资意味着许多员工不满意,有时也不是特别忠诚。

有时很难确定本书中描述的争吵和纠纷是个人分歧或不满的结果,还是代表不同机构之间的竞争感。也许这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两者的结合,因为关键人员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因此经常转移忠诚。值得注意的是,所涉及的分歧几乎都在幕后进行,并通过布林克曼对信件的彻底检查而揭示出来;它们不像之前的科普-马什战斗那样公开争吵。

自我和关于智力或学术优越感的概念经常导致关于谁应该做什么以及谁在现场负责的分歧。从雅各布·沃特曼对布朗的抱怨,以及荷兰在1900年5月野外考察季与里德、奥拉夫·彼得森和哈彻的交往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这些意见分歧和对认可的要求。对竞争机构构成的竞争的看法从怀疑、偏执和担忧到慷慨不等。例如,沃特曼在谈到哈彻时说,他“非常愉快......并且他在地点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布林克曼2010年,第134页)。关于一些蜥脚类恐龙椎骨数量的不同看法在机构内部关系中大多得到友好处理,但哈彻肯定对荷兰提交给《科学》杂志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感到困扰。毕竟,哈彻给人的印象是他被聘为恐龙专家,因此他自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蜥脚类恐龙椎骨公式的文章似乎是为了表明“哈彻,而不是荷兰,将在卡内基博物馆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方面拥有最终决定权”(布林克曼2010年,第142页)。

毫无疑问,亨利·奥斯本是本书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渴望超越竞争对手,改进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并在某些时候推广自己的想法和议程,这推动了他部门的野外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奥斯本对莫里逊蜥脚类恐龙的特殊兴趣也解释了他继承了完成马什政府资助的蜥脚类恐龙专著的工作。然而,他参与的关于哺乳动物化石的众多项目意味着他从未真正能够投入适当的时间进行这项研究,而且他根本不愿意将其移交给另一个机构。卡内基的哈彻将是理想的人选——奥斯本对他评价很高——但哈彻也过度投入于其他项目。事实上,哈彻在42岁时死于伤寒,繁重的工作日程和坚持继续野外考察是导致他身体不适的原因。奥斯本在某种程度上以议程驱动的研究兴趣(他试图找到新的化石来支持他关于进化的拉马克主义思想)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他几乎无法理解或体会野外生活的艰辛。布林克曼描述了奥斯本有时如何对野外条件表示尊重,(相当无意地)对他的野外工作人员表现出屈尊俯就,并且普遍认为事情比实际情况更容易。当他确实去野外考察时,他享受着奢侈品、轻松的旅行和轻松的工作量。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布林克曼讨论了纽约、匹兹堡和芝加哥的工作人员如何面对安装从西部荒野中挖掘出来的巨大恐龙骨骼的艰巨任务。虽然这些庞大的项目有时花费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并且需要有创造性的(并且最终具有误导性的)重建工作,但它们在各个方面都是毋庸置疑的、巨大的成功(即使——就像在芝加哥那样——标本占用了太多空间,以至于在可预见的未来,恐龙野外考察不得不被禁止)。到1902年冬天,铸造匹兹堡卡内基梁龙骨骼的著名计划正在进行中;1903年,聘请了两名意大利雕塑家来制作前肢和其他缺失的部分(它们是按比例放大的较小个体的元素),哈彻监督了1904年第一个复制品的试装。然而,他的早逝意味着他从未看到其在1905年的完成。正是这个第一个标本被送往伦敦[相邻照片中显示的是向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式展示标本]。正如布林克曼所说,正是卡内基大胆的计划帮助恐龙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词 [安德鲁·卡内基如下所示]。

这本书对一般的历史古生物学领域有什么作用?它真正提高了标准,挖掘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并将科学发现、自我、个性和博物馆政治的故事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和学术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布林克曼的书将成为对侏罗纪恐龙研究史、沃特曼、里德、奥斯本、哈彻、里格斯等化石猎人和科学家的生平与事业、化石如何向公众展示的历史以及美国博物馆如何被幕后人员的个人和政治动机所塑造的历史感兴趣的人们的重要资源。

提供了详细的原始资料注释和完整的参考书目;档案照片、地图和其他插图贯穿始终。封面图像似乎非常不恰当:它是一系列插图之一,其中19世纪版本的恐龙(在这种情况下,是欧文的犀牛状“禽龙”)被描绘成窥视巴黎多层房屋的窗户。但是,总的来说:哇,多么彻底的工作。

《第二次侏罗纪恐龙热潮: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博物馆与古生物学》,保罗·D·布林克曼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0年,345页,ISBN 978-0-226-07472-6

这篇书评发表在《历史生物学》杂志上,并经许可在此发表。它可以引用为:-

奈什,D. 2011年。第二次侏罗纪恐龙热潮: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博物馆与古生物学。《历史生物学》DOI:10.1080/08912963.2011.614404

关于侏罗纪蜥脚类恐龙和古生物学史的先前Tet动物园文章,请参阅...

参考文献 - -

布林克曼,P. 2000年。在芝加哥菲尔德哥伦比亚博物馆建立脊椎动物古生物学,1893-1898年。《自然史档案馆》27,81-114。

布林克曼,P. 2005年。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和1893-1900年科罗拉多州-犹他州边境圣胡安盆地的侏罗纪恐龙侦察。《地球科学史》24,159-174。

布林克曼,P. 2010年。《第二次侏罗纪恐龙热潮》。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哈彻,J. B. 1901年。《梁龙马什,其骨骼学、分类学和可能的习性,以及骨骼的复原图》。《卡内基博物馆回忆录》1,1-64。

哈彻,J. B. 1903年。《单棘龙的骨骼学,新物种的描述,以及关于蜥脚类恐龙的可能习性以及阿特拉斯龙地层的时代和起源的评论》。《卡内基博物馆回忆录》2,1-72。

奥斯本,H. F. 1899年。《梁龙的骨骼》。《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回忆录》1,191-214。

奥斯本,H. F. 和格兰杰,W. 1901年。《来自骨骼小屋采石场的蜥脚类恐龙的前肢和后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公报》14,199-208。

彼得森,O. A. 和吉尔摩,C. W. 1902年。《小埃罗龙,蜥脚类恐龙的新属和新种》。《卡内基博物馆年鉴》1,490-499。

里格斯,E. (1901年)。已知最大的恐龙。《科学》,13 (327),549-550 DOI: 10.1126/science.13.327.549-a

里格斯,E. S. 1903a年。《高胸腕龙,已知最大的恐龙》。《美国科学杂志,第4辑》,15,299-306。

里格斯,E. S. 1903b年。《后凹型恐龙的结构和关系。第一部分:迷惑龙马什》。《菲尔德哥伦比亚博物馆,地质学出版物》2,165-196。

泰勒,M. P. 2010年。蜥脚类恐龙研究:历史回顾。在穆迪,R. T. J.,比菲托,E.,奈什,D. 和马蒂尔,D. M. (编)《恐龙和其他灭绝的蜥蜴:历史视角》。伦敦地质学会,特刊343,第361-386页。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