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是时候回收更多旧文本了,这次来自我流产的恐龙野外指南项目。长期阅读Tet Zoo的读者会知道我在说什么(更多讨论请参见这篇关于似鸵龙的文章和这篇关于甲龙的文章)。
脊北鹮 (Jibeinia luanhera) 是一种早白垩世的有齿鸟类,以中国的河北地区和滦河命名。最初认为它来自义县组,但现在看来它实际上来自(可能为阿普第阶)花吉营组(Jin et al. 2008)。最早在1997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提到(侯 1997),直到2000年侯连海对其进行描述和插图说明后才正式命名(侯 2000)。侯(2000)似乎将脊北鹮视为反鸟亚纲的一部分(因此与著名的孔子鸟密切相关),但也接近反鸟亚纲的祖先(实际上很难弄清楚他的确切想法,因为他对鸟类进化的看法——至少在他的著作《中国中生代鸟类》和《中国化石鸟类图鉴》中表达的——有些模糊,并且你可能会认为“非标准”)。
脊北鹮的正模标本相当完整,表明它是一种鸫鸟大小、能够飞行和栖息的鸟类。正如从家谱树的这一部分(脊北鹮最有可能是一种反鸟亚纲)的鸟类所预期的那样,脊北鹮具有未融合的掌骨、三个带爪的手指、腹肋和无锯齿的牙齿。它的胸骨似乎缺乏龙骨突(不是反鸟亚纲的典型特征,尽管它存在于该类群的各个成员中)。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唯一已知的标本尚未进行足够的深入技术研究,因此无法对它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出任何确定的结论,并且在2001年有报道称它不知何故丢失了,只剩下低质量的铸件。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更多地了解它。
2004年,张等人。(2004) 描述了新的花吉营组反鸟亚纲鸟类河北鸟 (Vescornis hebeiensis),在河北省附近的一个地点发现。由于河北鸟在大小和整体形态上与脊北鹮相似,张等人。(2004) 认为两者可能是同一种生物(显然,脊北鹮正模标本的丢失意味着他们无法验证这个想法)。这似乎是合理的,但两者在某些显著方面也存在差异(脊北鹮的无龙骨突胸骨与河北鸟中存在的龙骨突胸骨不同,并且它在手动指III中具有更多的指骨,并且上颌牙齿比河北鸟更多)。更令人困惑的是,河北鸟似乎是基于徐等人。(1999) 称为丰宁河北鸟 (Hebeiornis fengningensis) 的标本。
以上总结了我们对脊北鹮的了解。对于中生代鸟类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足够熟悉的分类群;对于你们其他人来说,我假设它是新的。有关反鸟亚纲和其他中生代鸟类的先前Tet Zoo文章,请参见……
一种令人惊叹的新中生代鸟类……好吧,有点新(彭ornis)
关于中生代鸟类的激动人心的消息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 -
侯,L. 1997. 《中国中生代鸟类》。台湾鹭谷香凤凰谷鸟园。
- . 2000. 《中国化石鸟类图鉴》。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昆明,中国。
Jin, F., Zhang, F. C., Li, Z. H., Zhang, J. Y., Li, C. & Zhou, Z. H. 2008. On the horizon of Protopteryx and the early vertebrate fossil assemblages of the Jehol Biot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3,2820-2827.
Xu, G. L., Yang, Y. S. & Deng, S. Y. 1999. First discovery of Mesozoic bird fossils in Hebei Province and its significance.Regional Geology of China. 18, 444-448.
Zhang, F., Ericson, P. G. P. & Zhou, Z. 2004. Description of a new enantiornithine bir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Hebei, northern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41, 109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