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stersauria vs Goannasauria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吉拉毒蜥Heloderma suspectum及其近亲墨西哥钝尾蜥H. horridum是海拉毒蜥科(吉拉毒蜥分支)仅存的两个成员。长期以来人们一致认为,在现存蜥蜴中,海拉毒蜥与巨蜥(巨蜥科)以及奇异的婆罗洲无耳巨蜥Lanthanotus borneensis亲缘关系最近。所有这些蜥蜴(及其近缘化石)都归类于阔蜥类。Varanoidea 这个名称也曾用于阔蜥类,但有时特指阔蜥类中的巨蜥谱系,因此,令人恼火的是,它对不同的作者意味着不同的事物。

海拉毒蜥体型粗壮,四肢和尾巴相对较短,吻部深而有力,有真皮骨甲,皮内成骨与颅骨表面融合,下颌牙齿上有毒液沟,毒腺位于下颌。它们的牙齿非常强大 - 查看下面来自 digimorph 的精彩图像。吉拉毒蜥通常全长 30-50 厘米,而墨西哥钝尾蜥可以达到 70 厘米甚至接近 1 米(Pianka & Vitt 2003)。它们捕食多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大量挖掘猎物,有时被认为是专门的巢穴搜寻者:它们吃其他蜥蜴以及蛇和鸟类的卵,也捕食啮齿动物的幼崽。据知,吉拉毒蜥能够找到埋在地下 15 厘米深的鸡蛋(Pianka & Vitt 2003)。毋庸置疑,它们的嗅觉和犁鼻器感觉非常发达。毒液用于自卫 - 不是为了制服猎物。它们是非常出色的攀爬者(尽管是缓慢、谨慎的攀爬者),并且可能经常在树木、灌木甚至仙人掌中觅食。


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些是行动缓慢、迟缓的蜥蜴,可能将大约 95% 的时间用于休息和躲藏在洞穴中,但已知它们拥有所有蜥蜴中最高的有氧运动范围之一 - 雄性的有氧运动范围高于雌性,这大概是与雄性进行漫长且代谢成本高昂的摔跤相关的性选择特征(Beck et al. 1995)。至少在墨西哥钝尾蜥中,这种行为非常壮观,类似于一些巨蜥进行的摔跤:动物们用头部和尾巴杠杆式地离开地面,形成弓形。目的是将对手推倒在地,然后咬住他的下巴(Beck & Ramírez-Bautista 1991)。虽然我们知道雄性会进行“性摔跤”,但关于总体社会行为的了解相对较少,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明确的化石海拉毒蜥已知来自法国的始新世-渐新世地层(Eurheloderma)和美国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LowesaurusH. texanum)。一些额外的来自白垩纪的分类群,一些作者认为它们属于“gobidermatids”(Lee 1997),有时被归入海拉毒蜥科,但根据 Conrad (2008) 的观点,此处将它们排除在该分支之外。在体型比例和可能的总体外观上,明确的化石海拉毒蜥似乎与现存的相似,并且 EurhelodermaLowesaurus 的下颌牙齿上肯定有毒液沟(Nydam 2000)。

许多额外的化石分类群比其他阔蜥类更接近海拉毒蜥,但看起来不一定像海拉毒蜥。例如,来自蒙古晚白垩世的 Estesia mongoliensis 与吉拉毒蜥相比,吻部较浅,表面上可能更像巨蜥。将其和其他物种与海拉毒蜥联系起来的解剖学特征包括高而窄的神经棘和独特的牙齿植入形式。

在区分阔蜥类中的这个“吉拉毒蜥谱系”与其他类群时,Norell & Gao (1997) 决定为其命名。他们选择了 Monstersauria。他们最初的定义是基于节点的(Gobiderma + Heloderma),但 Conrad (2008) 最近将该名称用于整个吉拉毒蜥分支(Norell & Gao (1997) 曾暗示过这种意图,尽管未在其基于节点的定义中表达出来)。因此,Estesia、“gobidermatids”,当然还有真正的海拉毒蜥都是 monstersaurians。

Monstersauria 是包括巨蜥、Lanthanotus 和大量化石分类群的谱系的姊妹群。也许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谱系没有明确相关的名称,因此需要一个名称。Varanoidea 已被一些作者应用于它,但将此名称用于整个吉拉毒蜥 + 巨蜥分支似乎更合适。因此,Conrad (2008) 为巨蜥分支提出了一个新名称,并选择了 Goannasauria。因此,Varanoidea - 阔蜥类中的整个吉拉毒蜥 + 巨蜥分支 - 由两个主要谱系组成:Monstersauria 和 Goannasauria。

而这,再次说明了为什么我不擅长制作“每日图片”帖子。可恶。

有关阔蜥类的先前 Tet Zoo 文章,请参阅...

沧龙 - 历史上与巨蜥甚至蛇有关 - 已被一些作者归入阔蜥类(例如,Lee 1997)。这种观点越来越不可能成立。也就是说,沧龙可能不是阔蜥类。尽管如此,如果您想查看一些关于沧龙的 Tet Zoo 文章,请访问...

参考文献 - -

Beck, D. D., Dohm, M. R., Garland, T., Ramírez-Bautista, A. & Lowe, C. H. 1995. 海拉毒蜥的运动性能和活动能量学。Copeia 1995, 577-585

- . & Ramírez-Bautista, A. 1991.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墨西哥钝尾蜥 Heloderma h. horridum 的战斗行为。Journal of Herpetology 25, 481-484.

Conrad, J. (2008). 基于形态的鳞龙目(爬行动物)的系统发育和系统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公报,310, 1-182 DOI: 10.1206/310.1

Lee, M. S. Y. 1997. 巨蜥类蜥蜴的系统发育和蛇的亲缘关系。Philosophical Transa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352, 53-91.

Norell, M. A. & Gao, K. 1997. 来自戈壁沙漠晚白垩世的 Estesia mongoliensis 的脑壳和系统发育关系以及新蜥蜴分支的识别。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211, 1-25.

Nydam, R. L. 2000. 来自犹他州阿尔比斯-塞诺曼期的海拉毒蜥样蜥蜴的新分类单元。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 285-294.

Pianka, E. R. & Vitt, L. J. 2003. 蜥蜴:多样性演化的窗口。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伯克利。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