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富韦的食人狮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马特·韦德尔好心地传递了您在此处看到的照片。它们展示了姆富韦的食人狮,这是一只巨大的雄狮Panthera leo,曾在赞比亚东部卢安瓜河流域的姆富韦小镇(及其周边地区)造成恐慌。这些照片是在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拍摄的,该标本自1998年捐赠以来一直在那里展出(抱歉照片有眩光 - 不打破玻璃罩就无法拍出好照片,而且博物馆通常不鼓励这种行为)。

关于食人大型猫科动物的历史和行为确实非常引人入胜;它们在接近受害者时所展现的隐秘性、狡猾性和偶尔的鲁莽自信,它们的掠食程度和范围,以及人类猎人为了结束这些猫科动物而不得不使用的隐秘性和狡猾性,这些常常是非凡的,并且使阅读变得引人入胜。我经常参考1992年出版的食人者:狮子和老虎遭遇的故事一书(由爱德华·霍奇斯-希尔编辑)。它收录了关于伊延普尔雌虎、杰朗高、昌帕瓦特、肯佩卡莱和马曼杜尔食人虎、“贝伦杜尔食人魔”(一只老虎)、察沃狮子、吉姆·科贝特与塔克食人者的冒险经历以及许多其他案例的文章(霍奇斯-希尔,1992年)。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在所有这些杀人猫科动物中,也许最著名的是两只雄狮,据称它们在1890年代在现在的察沃国家公园杀死了135人*。关于这两只狮子及其掠食行为的故事一直是三部好莱坞电影的主题,其中最著名的是1996年的黑夜幽灵。布鲁斯·D·帕特森的优秀而全面的著作察沃的狮子:探索非洲臭名昭著的食人者的遗产,全面讨论了这一事件,并将其置于现代狮子行为、保护和变异研究的背景下(帕特森,2004年)。

* 这个数字(由杀死这两只狮子的约翰·亨利·帕特森上校估计)受到了耶克尔等人的质疑。(2009)。根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热量需求估算,他们认为这两只狮子总共杀死了约34人,这个数字大大低于帕特森的估计。耶克尔等人。(2009)可能是对的,但也可能不是。

这不是唯一一本关于察沃狮子的书——还有菲利普·卡普托的察沃的幽灵:追踪东非神秘的狮子(卡普托,2002年)。这两本书都讨论了姆富韦的食人狮;我这里的文字几乎完全基于他们的描述。

姆富韦狮子并非在维多利亚时代或类似时期杀人和吃人。相反,它是一只现代食人狮,其袭击发生在1991年。第一次袭击发生在两个男孩晚上沿着道路行走时。一个男孩逃走了;当护林员赶到袭击现场时,只发现了衣物碎片和另一个男孩的部分头骨。第二次袭击发生在村庄的边缘——这次受害者是一名成年妇女;狮子破门而入抓走了她。第三次袭击(发生在晚上,一个男孩冒险外出与朋友见面)在袭击期间被一名护林员向空中开枪制止,但男孩最终还是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1991年晚些时候又发生了三起杀戮事件,最后一起再次涉及一名妇女被从她居住的小屋中拖走。在最后一次杀戮之前,当地人认为属于“L狮群”的母狮应对这些杀戮负责,事实上,其中一只母狮于1991年8月被射杀。现在,成年雄狮的重要作用凸显出来。这只狮子在白天进入了妇女的小屋,并拿走了一个装有她换洗衣物的袋子。它把袋子带到村庄中心,放下袋子,站在袋子上咆哮。令人惊讶的是,这只狮子带着袋子在乡间四处走动,把它放在不同的地方,有时还会玩弄它。也许不足为奇的是,人们现在怀疑这只狮子不是普通的狮子,而是一个恶魔或巫师变成的狮子形态。

一些消息来源说,人们不允许猎杀这只狮子,因为赞比亚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不允许这样做。考虑到护林员射杀了一只涉嫌食人的母狮(他们同时还射杀了一只幼年雄狮,但没有杀死它),这并不完全正确。狮群中的其他雌狮后来也被射杀。

姆富韦食人狮的统治被加利福尼亚猎人韦恩·霍塞克终结。霍塞克不是第一个试图杀死姆富韦狮子的人——一位职业猎人和一位日本猎人和博物学家都曾在此之前尝试过。霍塞克已经在该地区,并获准猎杀一系列大型哺乳动物物种,其中包括狮子。这里存在关于受控狩猎及其对经济和保护的贡献与不择手段的人滥用狩猎、狩猎对动物种群的选择性影响以及奖杯狩猎的伦理道德的整个辩论。我有点困惑,任何人看到狮子、大象或河马,就会感到不得不开枪打死它们,但我对此事的个人看法是,给活生生的野生动物赋予实际的美元价值只能是一件好事,至少如果你希望在未来几十年里仍然存在活生生的野生动物的话。

无论如何,霍塞克和职业猎人查尔·比克斯(或比克斯?文献中使用了两种拼写)在一个隐蔽处坐了大约三个星期,希望附近的河马肉诱饵能够吸引这只猫科动物,让他们能够杀死它。早期的尝试没有成功——狮子甚至在一个晚上绕着诱饵转了一圈,但非常隐秘,以至于避开了所有的探测。最终,霍塞克成功地杀死了它。狮子死后,人们从村庄里蜂拥而出,向动物吐唾沫并用棍棒殴打它。

姆富韦狮子今天在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展出,体型巨大:总长度3.2米,肩高1.2米,质量估计为249公斤(卡普托,2002年)。而且,与当地人描述的它“长着巨大的鬃毛”(卡普托,2002年,第3页)相反,它完全没有鬃毛。

狮子无鬃毛现象——相互竞争的假设

帕特森写道,霍塞克本应写一本关于姆富韦食人狮的书;据我所知,这还没有发生,但如果您知道其他情况,请告诉我。如果您读过帕特森或卡普托的书,或者如果您对狮子总体上了解很多,您就会知道姆富韦的食人狮与察沃的食人雄狮相似,都没有鬃毛。事实上,一些目击者确实这样说过,但他们对无鬃毛狮子的描述被认为是母狮,因此在努力消灭食人狮时,才会刻意针对母狮。

为什么无鬃毛现象在这一地区的狮子中如此普遍?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话题,人们提出了许多假设:如需全面、充分参考的讨论,请参阅帕特森(2004年)。也许最有趣的建议是,有关的狮子代表一个独特的、古老的谱系,在系统发育上与其他现存狮子分离,并且可能是残遗的、更新世类型的狮子(格诺斯克和克尔比斯·彼得汉斯,2000年)。推广这一假设的作者为这些动物使用了“野牛狮子”一词(冯·布奥尔,2000年),因为他们将它们描述为专门捕食非洲水牛和其他特别大型猎物的捕食者。它也被称为“基础狮子假设”(帕特森,2003年)。分子和形态学数据不支持这一观点:DNA和形态测量学都表明,察沃类型的无鬃毛狮子深深地嵌套在Panthera leo中,与非洲东部和南部的其他狮子种群接近(帕特森,2004年;杜巴赫等人,2005年)。[下方是Mgiganteus拍摄的无鬃毛狮子照片。]

人们也考虑了狮子失去鬃毛的可能性,因为鬃毛在某些环境中生理代价很高,以及鬃毛在荆棘丛生的栖息地中减少和消失的想法,因为鬃毛会不利于在荆棘丛中移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无鬃毛狮子年老体弱(帕特森(2004年)称之为“潦倒假设”),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们的无鬃毛现象是由于睾酮水平特别高造成的(没错,高水平的睾酮会导致毛囊萎缩:毛发减少和脱落是结果)。鉴于察沃类型的狮子正在一个社会系统中进化,在这个系统中,与雌狮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单只雄狮,而不是联盟,因此,特定的雄性生理机能可能是导致无鬃毛现象的原因。但是,与往常一样,似乎有几个因素在起作用:荆棘丛和炎热干燥的气候可能有助于察沃类型狮子鬃毛的减少(凯斯和帕特森,2002年;格诺斯克等人,2006年;帕特森等人,2006年)。这个问题之前在ver 2文章狮子为什么会长出鬃毛,书评中讨论过。

为什么要变成食人者?

尽管我很想继续讨论狮子的变异,但我的时间到了,这仍然是一个我计划详细讨论的话题。还有一件事值得说:为什么一些大型猫科动物首先会变成胆大的食人者?

众所周知,食人大型猫科动物有时是受伤或体弱的个体,它们开始杀害人类是因为这很容易,而且因为这些动物足够绝望,以至于无视正常的谨慎或恐惧。姆富韦狮子在野外被看到时,被描述为看起来“脸色有点发青”,并且下颚遭受了严重的伤害,导致化脓性病变(帕特森,2004年,第76-77页)。两只察沃狮子都有颅齿损伤,这可能妨碍了正常的捕食行为(耶克尔等人,2009年)。然而,这种“体弱假设”并不能解释所有情况,因为许多有问题的猫科动物都非常健康。

其他个体在与不幸的人类偶然相遇后变得大胆和有经验,然后在未来有意识地以人为目标。还有一些则因为葬礼仪式、奴隶制造成的暴行等等意味着暴露在外的遗骸被机会主义地清扫,因此在某些个体或群体中“开启”了食人文化,从而转向以人类为食。最后,干旱、疾病流行和人类的灭绝造成的自然猎物短缺似乎也导致狮子、老虎和其他大型猫科动物因绝望而转向人类。

人类侵占大型猫科动物的栖息地,家畜入侵栖息地,以及人们为了丛林肉而狩猎——简而言之,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意味着大型猫科动物既变得更熟悉人类作为潜在的猎物,又越来越被逼到角落,人类变得越来越理想和可获得的猎物。这些现象中的一些或全部可能会结合在一起,这意味着食人行为的原因并非完全简单。顺便一提,人类捕食者有时会利用狮子和其他猫科动物的食人事件爆发来掩盖他们自己的杀人习惯。在有记录的几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中,也许最离奇的是关于“辛吉达的狮人”的故事。这些人实际上是被下药的年轻女性,“被缝在动物皮中,并装有致命的假肢爪子”(帕特森,2004年)。

有关狮子和其他猫科动物的先前文章,请参阅...

参考文献 - -

卡普托,P.,2002年。察沃的幽灵:追踪东非神秘的狮子。国家地理学会,华盛顿特区。

杜巴赫,J.,帕特森,B.,布里格斯,M.,文兹克,K.,弗拉芒,J.,斯坦德,P.,谢珀斯,L.,&凯斯,R.(2005)。非洲狮(Panthera leo)南部和东部地理范围内的分子遗传变异,保护遗传学,6(1),15-24 DOI:10.1007/s10592-004-7729-6

格诺斯克,T. P.,塞莱西亚,G. G. &克尔比斯·彼得汉斯,J. C.,2006年。狮子(Panthera leo)鬃毛发育与性成熟之间的分离:察沃谜题的解决方案?动物学杂志 270, 551-560。

- . &克尔比斯·彼得汉斯,J.,2000年。洞穴狮子:圣经神话背后的真相。在野外 71, 2-6。

霍奇斯-希尔,E.(编辑),1992年。食人者。狮子和老虎遭遇的故事。Cockbird Press Ltd,希思菲尔德。

凯斯,R. W. &帕特森,B. D.,2002年。非洲狮鬃毛的变异及其社会相关性。加拿大动物学杂志 80, 471-478。

帕特森,B. D.,2004年。察沃的狮子:探索非洲臭名昭著的食人者的遗产。麦格劳-希尔,纽约。

- .,凯斯,R. W.,卡西基,S. M. &塞贝斯蒂安,V. M.,2006年。气候对狮子鬃毛(Panthera leo)的发育影响。哺乳动物学杂志 87, 193-200。

冯·布奥尔,P.,2000年。“野牛”狮子。缺失环节的猫科动物?斯瓦拉:东非野生动物协会杂志 23 (2), 20-25。

耶克尔,J. D.,帕特森,B. D.,福克斯-多布斯,K.,奥库村,M. M.,塞尔林,T. E.,摩尔,J. W.,科赫,P. L. &多米尼,N. J.,2009年。食人狮之间的合作和个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106, 19040-19043。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