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今天决定调整最初出现在2001年出版的《怀特岛恐龙》(Dinosaurs of the Isle of Wight)(Naish & Martill 2001)一书中的文本。我选择发表关于哪种恐龙的文章呢?最令人兴奋的恐龙:龙王龙科。我开玩笑说“令人兴奋”的部分。以下文本非常基础,仅供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些恐龙的人阅读。注意 - 不要将龙王龙科(Dryosauridae)与迪罗鳄科(Dyrosauridae)混淆。后者是一类化石长吻鳄类,已知存在于白垩纪、古新世和始新世。
龙王龙科是中等体型(总长度约3-4米)的长腿鸟脚类恐龙,前肢小,头骨比例小且短吻。因为它们在表面上与禽龙类(如Hypsilophodon)相似,所以龙王龙科曾一度被认为是“棱齿龙类”,因此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禽龙和鸭嘴龙类所属类群的祖先或先驱。我们现在认为龙王龙科是禽龙类的成员(但位于踝节龙类之外:弯龙科+禽龙+鸭嘴龙类分支),因此与Hypsilophodon关系不近。确凿的龙王龙科记录来自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但请继续阅读)。龙王龙科最初于19世纪70年代在北美被报道,20世纪早期在非洲被发现,并在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化石记录中得到认可(有关化石在更早的时候就被发现了,但被误认为是其他种类的鸟臀目恐龙)。
该类群的模式种是高龙王龙(Dryosaurus altus)(Marsh, 1878),来自美国西部内陆的莫里逊组。一种类似的坦桑尼亚物种(已知有数千块遗骸)最初被命名为莱氏异胫龙(Dysalotosaurus lettowvorbecki Virchow, 1919):一些作者认为它与龙王龙同属,而另一些作者则认为明显的差异更好地支持属级区分(Hübner & Rauhut 2010)。关于美国和坦桑尼亚物种之间明显的相似性以及这可能对侏罗纪生物地理学意味着什么,人们已经争论了很多(例如,Galton 1977),但现在看来,这两个地区的恐龙并不像曾经认为的那么相似。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英国下白垩纪的龙王龙科遗骸代表了沟纹瓦尔多龙(Valdosaurus canaliculatus)(Galton, 1975)这一物种。一种尼日利亚龙王龙科最初被命名为尼日利亚瓦尔多龙(Valdosaurus nigeriensis Galton & Taquet, 1982),但最近被重新命名为埃尔哈兹龙(Elrhazosaurus Galton, 2009)。来自南非下白垩纪的科氏康加龙(Kangnasaurus coetzeei Haughton, 1915)似乎也是一种龙王龙科(McDonald等. 2010)。利兹卡洛夫龙(Callovosaurus leedsi)(Lydekker, 1889)仅从英格兰侏罗纪中期牛津粘土组的一根股骨中得知,已被鉴定为一种龙王龙科(Ruiz-Omeñaca等. 2007),在这种情况下,它是最古老的禽龙类。由于这种鉴定将禽龙类的起源拉低到侏罗纪中期的卡洛夫期,许多鸟脚类类群(包括Hypsilophodon、拉布多龙科和腱龙)的幽灵谱系必定比之前提出的更长(Weishampel等. 2003, Naish & Martill 2008)。
[附注 - 为了明确关于引用的内容以及我提供和不提供完整参考文献的内容……有时,当我提到动物的学名时,我也会列出该名称的作者。为了将此与我在参考文献中提供的引用区分开来,我包含一个逗号。因此,我们物种的完整名称是智人(Homo sapiens)林奈, 1758:当我在那里提到“林奈, 1758”时,我感觉没有必要将该出版物的完整参考文献添加到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当二项式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我们通过将分类单元的作者放在括号中来表示这一点。示例:狮子(Felis leo)林奈, 1758 现在是狮子(Panthera leo)(林奈, 1758)。这是我在 Tet Zoo 中始终应用的标准(在技术出版物中我也尽可能地保持这种标准),但我认为我应该花时间在这里解释一下。]
鉴于龙王龙科同时出现在北方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并且起源于这些陆地分裂之前,它们最终可能会被证明分布极其广泛。事实上,来自新西兰、南极洲和阿根廷上白垩纪的各种零碎遗骸都被认为属于龙王龙科(参见 Ruiz-Omeñaca等. 2007)。
龙王龙科是双足行走的,后肢比例适合奔跑。每只脚上有三个长脚趾,并且缺少第一趾,也称为拇趾(因此脚趾代表第二、第三和第四趾)。龙王龙科的头骨又短又高,眶孔很大,上方由细长的棒状睑骨遮蔽。在生命中,睑骨会支撑着从动物眼睛上方伸出的软组织“架子”,使它们看起来像活着的猛禽一样皱着眉头。龙王龙科头骨的一个奇特特征是鼻孔在背侧开放:从前颌骨最前端部分到鼻骨顶部连接鼻孔上方没有骨杆。
与Hypsilophodon和更原始的鸟脚类恐龙不同,龙王龙科缺乏前颌骨牙齿,这意味着所有的食物切割都完全由喙完成 - 这在几乎所有的禽龙类鸟脚类恐龙中都很常见(也有令人讨厌的例外,如多氏腱龙)。龙王龙科的上颌骨和齿骨容纳着锯齿状的叶状牙齿,这些牙齿在垂直中线上具有突出的脊。这些牙齿表明龙王龙科是食叶性草食动物。
在准备这篇文章时,我惊讶地发现这些恐龙的优秀生命复原图是如此之少。有格雷格·保罗的作品(但它们在网上并不真正可用)……差不多就这些了。其他的东西大多很糟糕。
无论如何,关于禽龙类鸟脚类恐龙的先前 Tet Zoo 文章,请参阅……
关于《大众科学》关于“《禽龙》的爆发”系列文章,请参阅……
参考文献 - -
Galton, P. M. 1977. 鸟脚类恐龙Dryosaurus与侏罗纪晚期劳亚大陆-冈瓦纳大陆的联系. Nature 268, 230-232.
- . 1981. Dryosaurus,来自北美和非洲侏罗纪晚期的棱齿龙类恐龙。颅后骨骼.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55, 271-312.
- . 1983. Dryosaurus的颅骨解剖学,一种来自北美和东非侏罗纪晚期的棱齿龙类恐龙,并回顾了来自北美侏罗纪晚期的棱齿龙类。Geologica et Palaeontologica 17, 207-243.
Hübner, T. R & Rauhut, O. W. M. 2010. 莱氏异胫龙(Dysalotosaurus lettowvorbecki)(鸟臀目:禽龙类)的幼年头骨,以及对鸟脚类恐龙颅骨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和分类学的影响。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0, 366–396.
Naish, D. & Martill, D. M. 2001. 鸟脚类恐龙。在 Martill, D. M. & Naish, D. (编) 《怀特岛恐龙》(Dinosaurs of the Isle of Wight). 古生物学协会(伦敦), pp. 60-132.
- . & Martill, D. M. 2008. 大不列颠的恐龙以及伦敦地质学会在其发现中的作用:鸟臀目。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65, 613-623.
Ruiz-Omeñaca, J. I., Pereda-Suberbiola, X. & Galton, P. M. 2007. 利兹卡洛夫龙,英格兰侏罗纪中期最早的龙王龙科恐龙(鸟臀目:真鸟脚亚目)。在 Carpenter, K. (编) 《角和喙:角龙类和鸟脚类恐龙》(Horns and Beaks: Ceratopsian and Ornithopod Dinosaurs). 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布卢明顿和印第安纳波利斯), pp. 3-16.
Weishampel, D. B., Jianu, C.-M., Csiki, Z. & Norman, D. B. 2003. 萨尔莫克斯(Zalmoxes)(新属)的骨骼学和系统发育,一种来自罗马尼亚最晚白垩纪的非同寻常的真鸟脚亚目恐龙。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1, 6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