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并非世界末日

几周前,约翰·康威和您谦逊的博客作者参观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观看并评论了新的展览《灭绝:并非世界末日》(感谢贝基·卡鲁阿纳组织了这次活动)。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上,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几周前,约翰·康威和您谦逊的博客作者参观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观看并评论了新的展览《灭绝:并非世界末日》(感谢贝基·卡鲁阿纳组织了这次活动)。由于展览以四足动物为主题,因此在此进行讨论和评论完全合适,尽管需要支付少量入场费,但我基本的建议是,对四足动物特别感兴趣的NHM游客绝对应该去看看。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关于展览的各种想法和观点……

灭绝:并非世界末日》将我们对地质灭绝的认识与近期人为的灭绝结合起来,从而提出有关现代生物危机的问题并提高人们的认识。入口处,我们立即看到一个大型(复制品)的尖角龙头骨。仅这一点就花了我一些时间,因为角龙的头骨非常迷人,每当面对它们时,总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需要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巨大的复杂鼻孔,巨大侧孔周围的褶皱的解剖结构,奇怪的颅上腔...没错,在眼睛之间的头骨顶部有一个烧瓶状的腔)。展览入口处还有巨大的数字屏幕,显示着各种不同分类群的不断变化的图像,并提出有关灭绝、其不可避免性以及我们世界和我们物种的可能未来的问题。

展览本身的装饰采用了有趣的面板木制展示家具,您可以在这里的一些照片中看到。独立的展示单元和展览前部的边缘周围的装置都着眼于正在衰落的现代物种(一个独立的案例专门介绍了东亚极度濒危的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的困境,可能已减少到不足200只鸟类*),地质灭绝事件(我没有看那部分;太熟悉了),巨角鹿的衰落和灭绝(暗示必须使用巨大的,哈哈,角架)以及近期的鸟类灭绝事件。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工作 订阅。购买订阅有助于确保关于塑造当今世界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查看拯救勺嘴鹬

“鸟类灭绝”案例是我的亮点之一。一只非常漂亮的潜鸟Pinguinus impennis(大概是模型:实际上几乎没有任何填充标本,你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些通常是用鸽子的碎片制成的),摆成潜水姿势,与一只旅鸽Ectopistes migratorius、恐鸟遗骸(包括一套羽毛)以及一个象鸟蛋并排摆放。

关于垂耳鸦和渡渡鸟

一雄一雌的垂耳鸦Heteralocha acutirostris在同一个案例中并排躺着。垂耳鸦非常迷人(我之前在Tet Zoo上写过关于它们的文章:见鸟喙的性二态性:比我们想象的更常见),一个天真的观众肯定会对两只形状差异很大的鸟是同一物种的雄性和雌性这一事实感到惊讶。但是,在同一博物馆的其他地方已经展出了另外两对雄性和雌性垂耳鸦,因此这种新奇感可能没有它应该有的那么……新奇。

朱利安·休姆的一幅旅鸽群飞过头顶的画作构成了这个案例的背景。您可能知道这幅画,因为它出现在朱利安与迈克尔·沃尔特斯合作制作的Poyser灭绝鸟类一书的封面上(休姆和沃尔特斯,2012年)。这本书非常贵,我没有。

关于艺术品的问题,有一点——不是主要特征,只是散布在展览边缘的图像——真的很糟糕,我宁愿不再看到它……这是一个轮廓,据说是剑齿虎,但实际上只是一个被篡改的虎的图像,配备了极长、极其细长的“犬齿”。给设计它的人零分。

一具重建的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比NHM在其鸟类画廊中的两具看起来更好、更准确——是附近一个关于毛里求斯的小部分的中心装饰品。渡渡鸟很棒:我想更多地了解它的结构以及是谁制作的,因为我只知道它是为展览专门委托制作的。出于好奇,我刚刚查阅了乔琳·帕里什的《渡渡鸟和孤独鸟:自然史》(帕里什,2013年),看看是否有关于渡渡鸟模型的章节。没有。顺便说一下,我对这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的评论正在《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上出版中。

绿色的记忆

展览的渡渡鸟部分不仅仅是关于渡渡鸟——毕竟,我们之前都听过关于它是如何天真和容易被杀害、被饥饿的水手殴打致死(他们喜欢或不喜欢吃它的肉)等等等等的故事——而且还关于毛里求斯的森林砍伐和栖息地丧失的悲惨故事。我想起了帕里什(2013年)的最后一章,标题为“绿色的记忆”(其本身指的是范吉利斯在《银翼杀手》中的一个原声音乐曲目)。

事实上,这与整个展览的忧郁氛围相符,通过安静的背景音乐、相当质朴的展览家具、展品的性质以及昏暗的灯光巧妙地(而且我认为是故意的)营造出来。正如约翰和我在我们的TetZoo播客对展览的评论中所讨论的那样,昏暗的灯光可能是故意的“情绪化”手法,可能是为了减少光对展品中动物标本和模型造成的损害的必要条件,或者也可能是因在NHM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石砌建筑的范围内工作时遇到的困难所造成的限制。

现代的衰落和灭绝问题再次被带回家,其中包括关于几近灭绝或灭绝的白鱀豚或中国江豚Lipotes vexillifer以及极度濒危且可能近乎灭绝的细嘴鹬Numenius tenuirostris的部分,这两个悲惨的故事都讲述了人类缺乏关心和肆意破坏(白鱀豚的衰落是由于栖息地丧失、过度捕捞、渔具缠绕、电力捕捞造成的触电、筑坝以及声学和工业污染;细嘴鹬的困境是由于其越冬地的过度狩猎)。老虎、金枪鱼捕捞业、外来动物(如兔子和野猫)的巨大影响以及其他悲伤的故事也涵盖在内。

从悬崖边回来...或者,无论如何,仍在悬崖边摇摇欲坠

这一点也表明,由于保护工作和圈养繁殖,物种可以从灭绝的边缘恢复,而且被认为灭绝的物种当然可以在某个时候被重新发现。这种情况——最近已经宣布了一些,包括来自哥斯达黎加的林蛙Isthomhyla rivularis、来自热带非洲的布鲁里长指蛙Cardioglossa cyaneospila和来自以色列的胡拉彩蛙Latonia nigriventer*——通常被认为是好消息。确实如此,但关于这些发现的消息需要缓和一下,因为相关种群通常处于非常糟糕的境地,减少到少量残余,而且几乎不健康,注定无法延续。而且不要忘记,当物种可能仍然存在的机会时,宣布一个物种灭绝可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如果它灭绝了,人们就会完全放弃保护工作,这种现象的经典例子(称为罗密欧错误)就是宿雾啄花鸟Dicaeum quadricolor(科勒,1998年)。

*正如化石无尾目的爱好者所知,胡拉彩蛙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似乎是Latonia的现存成员,以前人们认为只从欧洲的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化石记录中得知(比顿人,2013年)。

关于重新发现的话题,我非常激动地看到了一具森林鸮Heteroglaux blewitti的剥制标本,它被认为在1884年至1997年间灭绝,现在已知它在几个独立的印度地点持续存在。展览中还展出了西印度洋腔棘鱼Latimeria chalumnae的模型。各种其他模型和剥制标本散布在整个展览中。

三个互动体验

我记得展览后半部分有三个特点。1号是关于鸣禽的互动音频显示器,2号是一个巨大的电脑游戏,3号是笼子

第一件展品实际上是一个时长5分钟的录音,名为《早起的鸟儿》,由苏基·贝斯特(Suky Best)制作(受第四频道委托)。它结合了英国鸟鸣的录音和访谈片段,人们在其中反思鸟鸣及其个人意义。如今的博物馆里到处都是这种东西(好吧,至少是经过现代改造的艺术博物馆是这样),我刚才描述的听起来确实有些矫揉造作,而且更多地与“感觉”有关,而不是教育。但是,实际上,我喜欢它。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个人情感依恋,我们需要不时地探索和庆祝这种情感。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会被纳入关于灭绝的展览中?原因是:鸣禽数量正在下降,许多种群都有灭绝的可能。

当听到人们(通常是不了解情况、不经常与自然界互动的人,或者那些怀有不可告人动机的人)说一切都很好,甚至说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时,我真的感到很生气。对大多数生态系统、物种和种群进行基本的研究和观察都会表明,这是一个公然的谎言,即使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熟悉、多样性较低且(可以说)平淡的物种群落地区的人——我就住在英格兰南部,说实话——也能看到生物在各个方面明显、普遍、无处不在的衰退。确实,即使你从几十年,而不是几个世纪或几千年的尺度来看,鱼类、蜜蜂、黄蜂、鸣禽、蝙蝠、蜥蜴等等的数量都比过去少。我个人从展览的鸣禽部分得到的信息是,我们正在——如果允许我这么说的话——自掘坟墓,因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比过去更贫乏、更平淡、更空虚,本来可以更好,应该更好,或者——也许——需要更好。

第二件展品。展览末尾的一个主要特色是一个巨大的互动电脑显示屏,上面有一个名为《幸存者》(副标题为“你能生存多久?”)的游戏。通过难以掌握的、非接触式的手势控制,你可以在一个巨大且不断变化的景观中移动一小群虚构的生物。你必须避开冰川事件、火山爆发等等,并且必须通过找到合适的食物来维持种群的生存。它还可以。我设法生存了3000万年,这还不算差。我通常鄙视博物馆展览中的互动电脑显示屏。它们过时得很快,而且占用了本应花费在更有价值的东西上的空间,而且(如果我听起来像个精英主义者或厌世者,请见谅)它们经常给孩子们和其他参观者提供借口,让他们做生活中每天都在做的旧事(看屏幕、玩电子游戏、使用触摸屏),而他们本可以获得更独特的体验。《幸存者》还不错,但我不认为任何人玩过它后会对灭绝有比以前更好的理解或认识。它似乎只是放在那里让孩子们开心的东西。

实际上,这款游戏与约翰(我猜想他尚未发布)的《小动物》非常相似。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巧合,但看起来确实很巧合。约翰在播客中讨论了这个问题(第10集)。

第三件展品。最后,在展览的末尾是一个类似大笼子的东西:一棵象征性的树。参观者应该在卡片叶子上写下留言,然后把它们挂在笼子上,从而用留言覆盖住这棵“树”。阅读它们非常有趣。许多叶子上都写着献给大熊猫、老虎等动物的真诚留言,有些叶子上则写着关于人口过剩、污染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管理地球的聪明评论。当然,匿名性也给了人们胡闹的机会,因此还有一些叶子上写着“很高兴看到我们赢了——继续保持!”、“拯救猪!我们需要培根!”、“我希望恐龙仍然存在!”、“地球母亲在哭泣!人类=坏,动物=好”、“给熊超能力”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电锯”之类的留言。

总而言之,我对这次展览的评价很高。它包含了足够有趣的标本、有价值的信息和互动组件,让我忙碌并感到愉快,它的设计适合忧郁的主题,而且既不拥挤也不显得空荡。五星满分,我给四星。

《灭绝:并非世界末日》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展出至9月8日。点击这里在NHM网站上阅读更多关于展览的信息。我相信这是一个巡回展览,因此它可能会在其他地方展出。

参考文献 - -

Biton, R., Geffen, E., Vences, M., Cohen, O., Bailon, S., Rabinovich, R., Malka, Y., Oron, T., Boistel, R., Brumfeld, V. & Gafny, S. 2013. The rediscovered Hula painted frog is a living fossil.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1959) doi:10.1038/ncomms2959

Collar, N. J. 1998. Extinction by assumption: or, the Romeo Error on Cebu. Oryx 32, 239-243.

Hume, J. P. & Walters, M. 2012. Extinct Birds. A & C Black, London.

Parish, J. C. 2013. The Dodo and the Solitaire: a Natural Histo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

Rasmussen, P. C. & Collar, N. J. 1999. A major specimen fraud in the Forest Owlet Heteroglaux (Athene auct.) blewitti. Ibis 141, 11-21.

Weidensaul, S. 2002. The Ghost With Trembling Wings. North Point Press, New York.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