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正如最近几篇 Tet Zoo 文章中显而易见的那样,我最近去过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在那里我能做什么呢?当然是观察——并拍摄(或尝试拍摄)——鸟类。实际上,我是去参加2013 年国际翼龙研讨会的,但我并没有把 100% 的时间都花在谈论或听别人谈论翼龙上。无论如何,我设法拍到了一些相当不错的我所看到的鸟类的照片,绝大多数都是我完全不认识的物种。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哦,在我开始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巴西的荒野:我看到的所有野生动物都在城镇里,或在城镇的边缘。即便如此,我希望你会感到惊喜。
我刚到里约热内卢,就激动地看到了大量的黑美洲鹫 Coragyps atratus 和军舰鸟 Fregata magnificens。我想巴西本地人不会再看这些熟悉而常见的鸟类一眼,但它们不断出现对我来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秃鹫们一天开始时会高高地坐在路灯、铁塔和其他类似的地方,一旦天气暖和起来,它们就会展开巨大的黑色和灰色翅膀在城市上空巡游。军舰鸟似乎整天都在空中度过(这或多或少是正确的:众所周知,它们会在空中睡觉,事实上,证明它们这样做的证据比经常提到的雨燕也可能这样做的说法更有说服力),成群结队的军舰鸟在建筑物、糖面包山和其他当地地貌上空形成的热气流中盘旋翱翔。
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如果你去对地方,在地面上遇到秃鹫并不困难。我住在瓜纳巴拉湾附近;在这里,当地人每天都会从岩石海岸边收集大量贻贝(就像往常一样,当涉及到海洋动物的剥削时,我一分钟都不相信这是可持续的),他们把大量的死贻贝倾倒在海湾边缘。成群的秃鹫会聚集起来吃这些垃圾,我可以非常靠近它们。众所周知,黑美洲鹫会在垃圾场和其他类似的地方觅食。它们并非完全受限于食腐的生活方式,因为人们已经记录到它们成群结队地杀死活着的动物,包括负鼠和臭鼬(McIlhenny 1939)。各种报告描述了可能针对新生牛犊的捕食行为,但我们应该对这些说法持怀疑态度,因为秃鹫肯定对食用胎盘感兴趣。像其他秃鹫(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秃鹫)一样,它们喜欢吃哺乳动物的粪便。一些秃鹫以其著名的螯合粪便中的类胡萝卜素,并用它来美化自己。
从我亲眼目睹的行为来看,我得到的印象是,黑美洲鹫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并且对它们的同伴和亲戚非常友好。栖息在灯柱上的鸟类经常互相梳理羽毛(这被称为相互梳理),而大量以被丢弃的贻贝为食的鸟类彼此之间并不具有攻击性。
在博阿维斯塔 Quinta da Boa Vista* 的动物园里(嘿,那是另一个故事了),我看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事情:野生的黑美洲鹫和一些鹿(我认为它们是水鹿 Rusa unicolor)在同一个围栏里,并梳理它们的皮毛。我有的照片不太好,但这是其中较好的一张。碰巧的是,人们知道黑美洲鹫和凤头卡拉鹰 Caracara plancus 之间会发生种间相互梳理,考虑到掠食性动物通常讨厌其他掠食性物种的成员,这是一种非凡的行为。Souto et al. (2009) 认为,这可能是出于与种内相互梳理相同的原因:加强相关鸟类之间的社会联系,双方都从涉及寻找食物的伙伴关系中以某种方式受益。黑美洲鹫也被记录为水豚 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 (Sazima 2007) 甚至家犬 (Sazima 2010) 的梳理者。Lord Geekington 制作了一篇关于黑美洲鹫行为的这一方面和相关方面的精彩文章:请点击此处查看。
* 包含国家博物馆和许多其他设施的大型公共公园。
我提到了军舰鸟。它们通常飞得很高,以至于不可能拍到好的特写照片:这是我拍到的最好的一张。红色的喉囊表明我们看到的是一只雄性,看看其中一个翼尖处缺失的主翼(它是在换毛,还是这是战斗损伤?)。
世界五种军舰鸟中有四种可以在巴西海岸附近看到。它们出了名的难以区分。然而,最常见和分布最广的是军舰鸟,它是最大的(翼展可达 2.3 米)。雄性通常在这个物种中全身黑色(雌性有白色胸部,幼鸟也有白色头部和腹部),而小军舰鸟 F. minor 和白腹军舰鸟 F. ariel 的雄性在翅膀或下侧有浅色或白色斑纹。不要想着用大小来区分它们——除非你是天才,否则可靠地判断在空旷的天空中翱翔的鸟的大小是不可能的。
军舰鸟以其海盗行为而闻名,但它们也会从海面抓取食物。它们生长缓慢,寿命长,是翼载荷最低的鸟类之一。关于它们的生物学和解剖学有很多有趣的东西要说,我会尽量记住在另一个时间再回到它们身上。关于它们不能游泳的说法?这不是真的。它们只是尽可能避免游泳。
许多驯服的巴西鸬鹚 Phalacrocorax brasilianus 每天(每天)都在博阿维斯塔 Quinta da Boa Vista 公园的湖边度过。它们比我习惯的鸬鹚(普通鸬鹚 P. carbo)要小:有些(但不是全部)个体在喙的边缘有白色边框。看看这张个体正在做翅膀干燥动作的特写照片。
鹭、夜鹭以及您可能认为是鹭或苍鹭的鸟类
我看到了属于三个物种的苍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白鹭或大 egret Ardea alba:一个非常整洁的物种(并且由于其大小和全黑的腿和脚*而易于识别),但我在英国这里以前见过。
大白鹭实际上是 Ardea 苍鹭进化枝成员的想法一直让我觉得很奇怪,但它有时也被认为是 Egretta 的成员。它在系统发育中的位置不稳定,因为它有时被认为是接近奇异的阿加米鹭 Agamia agami 和虎鹭 Tigrisoma(McCracken & Sheldon 1998),并且未在 Ardea 内部或肯定接近 Ardea。因此,恢复旧名称 Casmerodius 可能是合适的,一些作者(例如,Sheldon et al. 2000)就是这样做的(在这种情况下,全名是 Casmerodius albus)。大白鹭是经常游泳的几种苍鹭之一。
* 然而,在四个亚种中,其中两个在繁殖季节的腿并非全黑。欧亚大陆的 E. a. alba 有时腿上有黄色或粉红色,而 E. a. modesta 在繁殖时腿上有粉红色或红色。
在我看到的其他两个苍鹭物种中,是小的、白色、黄脚的鹭小白鹭 Egretta garzetta 还是雪鹭 E. thula?在繁殖羽毛中,这两种鹭很难区分:主要区别在于头饰羽的形状(小白鹭为两条细羽毛;雪鹭为浓密的羽冠)。我得到的印象是,我看到的个体(有几只,坐在一起在一些水生植物中)是雪鹭。小白鹭的柔软角质部分比雪鹭的更绿,所以我看到的鸟类(具有非常明亮的黄色特征)更可能是雪鹭。
雪鹭比任何其他苍鹭使用更多样化的觅食行为:它们使用脚来惊吓、吸引或搅动猎物,它们有时会快速行走以寻找猎物,有时会静止不动等待伏击,它们会做喙振动技巧,并且它们还会在飞行中从水中抓取猎物(Hancock & Kushlan 1984)。短暂的悬停使它们能够冲向靠近水面的猎物,它们有时会在飞行时拖着脚在水中(这被称为拖脚,尽管它如何让它们捕捉猎物,我不知道)。嘿,甚至还有苍鹭会从空中头朝下扎入水中,我相信您知道绿背鹭 Butorides striatus 练习的诱饵行为。它们使用面包屑和其他可食用的材料来吸引鱼。
我还看到一只幼年苍鹭,我最初将其鉴定为苍鹭 Nycticorax nycticorax。然而,翅膀上的斑点很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跗关节,以及黑色和灰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喙,后来我让我相信这只幼鹭是黄冠夜鹭 Nyctanassa violacea。我可靠地得知(参见下面的评论),我的第一次鉴定是正确的。
令人惊讶的鸽子世界
野鸽(也就是岩鸽或石鸽,或者你想怎么称呼它们都可以:哥伦比亚 livia)无处不在。总是值得仔细观察野鸽,因为它们通常会让你了解当地人正在将什么样的怪异之处繁殖到赛鸽中(许多赛鸽会 AWOL 并与它们的野生亲戚一起生活和繁殖)。里约热内卢的鸽子比我习惯的欧洲和北非的鸽子颜色更深,虹彩颈部斑块的变体也更微妙。
我看到了其他两个鸽子物种的成员。经常在野鸽中觅食,有时与雀类和长尾小鹦鹉并肩觅食的是小巧的麻雀大小的棕背小 dove Columbina talpacoti(此处显示的是雄性:雌性尾巴更长,整体呈棕色,并且具有黑色——而不是红棕色——的翼下覆羽)。Columbina 鸽子似乎与 Scardafella 物种密切相关(事实上,这些物种现在越来越多地包含在 Columbina 中),以及 Metriopelia 和 Claravis 地 dove:传统上,所有这些分类群都被认为是其他新大陆鸽子的近亲(Goodwin 1967),但一些分子研究的惊人结果是,这个“小型美洲地 dove”进化枝实际上是所有其他冠鸽形目的姐妹群(Johnson & Clayton 2000)。Pereira et al. (2007) 的一项后期研究在一些树中,但不是全部,恢复了相同的拓扑结构。
这是一只大得多的鸟,一只皮卡苏罗鸽 Patagioenas picazuro,由于其诊断性的“鳞状”颈部斑块而易于识别。在我欧洲人的眼中,这是一个“林鸽”般的物种,事实上,阿根廷林鸽、鳞颈林鸽和棕色林鸽这些名称都曾在某些场合用于它。Goodwin (1967) 说它“已被记录为经常光顾屠宰场,并在家畜的剥皮尸体旁聚集,但不幸的是,观察者没有确定做这些事情的鸽子在吃什么”(第 98 页)。真奇怪。
Goodwin (1967) 将该物种包括在 Columba 中,作为南美洲和中美洲鳞状鸽 C. speciosa 以及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红颈鸽 C. squamosa 和白冠鸽 C. leucocephala 的近亲。当然,大多数作者——从历史上看——都将这些美洲类 Columba 的鸽子包括在 Columba 中。然而,一些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发现,这个美洲群体与“真正的”旧大陆 Columba 鸽子显着分离,因此对美洲鸟类使用了通用名称 Patagioenas(Johnson et al. 2001, Pereira et al. 2007)。
花园里的鹰
我说过我们会回到猛禽。当站在联邦大学的花园里喝咖啡休息时,我看到一只中等大小的、腹部有横纹的鹰降落在其中一棵树上。我手持相机追了上去,并享受了许多分钟的观察,因为这只鸟坐在那里,允许拍摄许多特写照片。它的喙比我对 Accipiter 的预期要长。巴西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腹部有横纹的鹰状猛禽:它们包括 Accipiter 物种以及钩嘴鸢 Chondrohierax uncinatus、鹤鹰 Geranospiza caerulescens、灰鹰或灰纹鹰 Buteo nitidus 等。凭借其黄色的蜡膜和腿、苍白的眼睛、深色的尾部横纹(没有白色横纹)以及胸部和腹部的棕色横纹,我估计这是一只路边鹰 Rupornis magnirostris,特别是提名形式(这个广泛分布的物种被认可为 12 个亚种)[更新:不是!相反,它似乎是 R. m. magniplumis 形式。请参阅评论]。
现在大多数文本都没有给路边鹰自己的属;相反,它被视为“鵟”属 Buteo 的成员。然而,Riesing et al. (2003) 支持 Rupornis 应该被认为是 Buteo 之外的几个“亚鵟”属之一的观点。Lerner & Mindell (2005) 发现路边鹰与哈里斯鹰 Parabuteo unicinctus 归为一组,两者都不如 Leucopternus 和 Geranoaetus 更接近 Buteo 本身。最近的工作并没有支持完全相同的关系:路边鹰相对于哈里斯鹰、棕腿鵟 Buteo leurorrhous(或 Percnohierax leucrorrhous)和其余的鵟的位置是不确定的(Lerner et al. 2008)。如果路边鹰、哈里斯鹰和棕腿鵟都在与名称 Buteo 相关的进化枝之外,一种解决方案是为这些物种保留名称 Rupornis、Parabuteo 和 Percnohierax。这是我的首选方案(这是主观的,但我只是认为将哈里斯鹰和其他“亚鵟”排除在 Buteo 之外更有意义)。然而,其他人更喜欢将所有这些分类群最好地吸收到更具包容性的 Buteo 版本中的想法。
鹦鹉和许多许多鸣禽
和尚鹦鹉 Myiopsitta monachus 在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观鸟的公园里很常见,许多个体正在树顶上建造或栖息在它们制造的公共枝巢中(它们也会在铁塔和其他人造建筑物上建造)。这个物种的自然分布范围实际上是玻利维亚、乌拉圭、阿根廷,只有巴西南部,它不是里约地区的本地物种。一个野生种群是如何在这里建立起来的,我不得而知,但众所周知,在其他地方也有野生种群:在佛罗里达州、纽约、波多黎各甚至柏林、奥地利和欧洲其他地方。和尚鹦鹉建造的公共巢穴可以跨越数米,可能被 100 对鹦鹉使用(Juniper & Parr 1998)。这个物种的其他名称包括贵格会鹦鹉和悬崖鹦鹉。
现在让我们继续鸣禽,鸣禽是约占所有现存鸟类物种的 60% 的类群。热带美洲当然栖息着许多在欧洲完全没有的鸣禽类群,我很高兴地发现,很容易并且经常遇到相关类群的几个成员。我特别指的是鸣禽亚目灶鸟亚目和霸鹟亚目的成员。
灶鸟亚目包括灶鸟、旋木雀和蚁鸟。我经常看到微小的、杂技般的、在树叶中觅食的棕色鸣禽,我估计它们是这个类群的成员,但——尽管付出了大量令人恼火的努力——我从未能够拍到任何好的照片。一种普通的、分布广泛的开放栖息地灶鸟,棕灶鸟或红灶鸟 Furnarius rufus,经常在公园和海滩上看到。这是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国鸟,以与人类交往而闻名。在公园里,你可以看到棕灶鸟与牛王霸鹟(继续阅读)和野鸽密切联系地觅食。
人世暴龙!
霸鹟亚目包括辉煌的霸鹟(或霸鹟科)、伞鸟和娇鹟。可悲的是,我没有看到伞鸟或娇鹟(请记住,我并没有真正离开城镇:我看到的一切都是在城市、郊区或沿海环境中遇到的),但我经常看到两种霸鹟——黑水霸鹟 Fluvicola nengeta 和牛王霸鹟 Machetornis rixosa——而且经常近距离看到。黑水霸鹟是与水相关的几种黑色和白色,或黑色、白色和灰色的 Fluvicola 物种之一。霸鹟的辐射范围广阔而复杂;Fluvicola 是 fluvicoline 进化枝(传统上被认为是“亚科”)的“核心”成员之一,该进化枝还包括 Myiophobus 霸鹟、地霸鹟 (Muscisaxicola)、白头 marsh-tyrant (Arundinicola leucocephala) 和 monjitas (Xolmis) (Ohlson et al. 2008)。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人可能会将 Fluvicola 霸鹟描述为看起来有点像麦鸡和鹡鸰的杂交体。
牛王霸鹟 - Machetornis - 是一种强烈的陆生霸鹟,分布在整个草原和公园绿地中,其黄色的下侧、灰色的头部和阔步的陆地觅食习性使其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不是 fluvicoline 霸鹟;除此之外,关于它到底是什么,一直存在几种相互竞争的观点。由于整体形态和行为,有时有人提出与王霸鹟的密切关系:Ohlson et al. (2008) 发现遗传学有力地支持这种分组,特别是发现 Machetornis 是大吸蜜鸟 Pitangus sulphuratus 的姐妹分类群(继续阅读)。如果这是真的,Machetornis 是其进化枝中非常不寻常的成员,因为几乎所有其他成员都是空中猎鹰,它们在返回栖息地之前抓住猎物。此外,众所周知,王霸鹟及其近亲拥有一个特殊的鸣管,该鸣管独特地包含内部软骨分隔和一个称为腹斜肌的肌肉对;Machetornis 缺乏这些特征,并且它也缺乏王霸鹟中存在的一些骨性颅骨特征(Lanyon 1984)。要么王霸鹟系统发育中发生了一些奇怪的转变(这没关系:怪异之处在进化史上无处不在),要么我们的系统发育假设是错误的。
顺便说一句,每个真正对鸣禽亚目感兴趣的人现在都应该拥有一本 Guy Kirwan 和 Graeme Green 的《伞鸟和娇鹟》(2011, Helm)。我拥有我的那本。它令人难以置信(并且在即将评测的堆中)。
巴西是相当数量的鸣禽(好吧,八种)的家园,它们具有相同的独特羽毛:下侧是鲜黄色,背部、翅膀和尾巴是棕色或橄榄色,头部大胆地标有黑色和白色,黑色条纹穿过眼睛区域和头顶。其中一些鸟类是近亲(如 Conopias 霸鹟),但其他鸟类不是,这让我怀疑为什么这些鸟类看起来如此表面相似:这仅仅是一个巧合,还是这里发生了一些模仿?
最常见的这些物种是大吸蜜鸟 Pitangus sulphuratus,它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引人注目和适应性最强的霸鹟之一。它很大,达到 27 厘米左右,并以其叫声命名,听起来有点像 kis-ka-DEE!(还有其他解释)。Pitangus 是一种霸鹟亚科霸鹟,通常被认为是“王霸鹟组合”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作为 Tyrannus 的近亲,王霸鹟)(Lanyon 1984, Birdsley 2002)。我在许多地方看到了大吸蜜鸟:在海滩上、在喂鸟器上,以及在公园和路边的各个地点。
这是一只较小的霸鹟,具有相同的羽毛:社群吸蜜鸟 Myiozetetes similes(四五个 Myiozetetes 物种之一)。根据 Ohlson et al. (2008) 的说法,Myiozetetes 也是一种霸鹟亚科,并且在系统发育中实际上离大吸蜜鸟不远,也离颜色和图案相似的船嘴吸蜜鸟 Megarhynchus pitangua 不远。如果这些物种像 Ohlson et al. (2008) 发现的那样接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独特的羽毛似乎是牛王霸鹟、杂色吸蜜鸟 Empidonomus varius 和王霸鹟 (Tyrannus) 的祖先中丢失或修改的共享特征。
从远处看,我最初以为上面显示的社群吸蜜鸟是另一只大吸蜜鸟,但当我靠近时,我意识到它非常不同,它的喙更短、更精致,橙红色的头顶斑块,以及不同的比例。出于某种原因,这只个体反复栖息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和后视镜上。
然而,另一种再次具有黄色腹部、条纹头部的鸣禽是小型的食蜜花鸟 Coereba flaveola。我多次很好地观察了食蜜花鸟,并设法拍到了两张半像样的照片(都在这里的蒙太奇中显示)。食蜜花鸟在系统发育关系方面是出了名的神秘。
在相邻蒙太奇顶部显示的灰色“雀形”鸣禽——见过几次,但从未静止足够长的时间来拍摄一张好照片——我认为是棕榈唐纳雀 Thraupis palmarum [更新:不是。Calyptura(参见评论)说它更可能是灰唐纳雀 T. sayaca]。像这里讨论的大多数鸟类一样,棕榈唐纳雀和灰唐纳雀都广泛分布于巴西,并以其与城镇和人类活动促进的那种次生林生长的关联而闻名。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了(左下角)一只白眉反舌鸟 Mimus saturninus。
这里(在右侧)是另一种整洁的鸣禽:红头红衣主教 Paroaria dominicana,它是巴西出现的三种相似的、红头的、主要为黑色和白色的红衣主教之一。初级飞羽上的白色条纹具有诊断意义,红色“围兜”也是如此。
我多次看到的另一种鸣禽是无可挑剔的红腹鸫 Turdus rufiventris,巴西的国鸟(如上图所示,在左侧)。红腹鸫深深地嵌套在一个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鸫进化枝中,Voekler et al. (2007) 假设该进化枝在非洲具有最亲近的亲戚(尽管请参阅 Nylander et al. (2008) 以获得更复杂的图景)。人们认为,在在中新世期间,鸫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次跨大西洋扩散事件,事实上,鸫在其整个历史中显然进行了多次跨水扩散(起源于欧亚大陆中心)(Voekler et al. 2009)。
我在里约热内卢看到了一些燕科鸟类。有些很大,有些很小。一张相当糟糕的照片
黄头燕 Alopochelidon fucata 南方粗翅燕 Stelgidopteryx ruficollis 之前曾在我的“来自巴西的神秘鸟类”文章中介绍过;这是一张更好的照片,这次是一只相当大的、白喉、白腹的燕科鸟类。它只能是棕胸毛脚燕 Progne tapera:该物种预期存在的灰色或棕色胸带的明显缺失,我认为是光线造成的错觉。
这就结束了我们里约热内卢鸟类摄影迷你之旅。正如我之前所说,我还看到了其他几个物种,但未能拍到它们,包括(未鉴定的)蜂鸟、距翅麦鸡 Vanellus chilensis、海鸥 Larus dominicanus 和一种中等大小的、浅头燕鸥,可能是一只黄嘴燕鸥 Sterna superciliaris(或 Sternula superciliaris)。我还看到一只大型的、深色面罩的隼栖息在路边的路灯上。我以为它是阿普罗马多隼 Falco femoralis,但当时不知道这个物种分布在巴西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里约热内卢及其周边地区,所以这可能就是它。
最后——我没有带野外指南就去了巴西,并且一直在家里根据我的照片识别鸟类。我一直使用的主要信息来源是 Ber van Perlo 的《巴西鸟类野外指南》(2009 年,牛津大学出版社)。
我再怎么推荐这本书也不为过:任何对鸟类多样性,或特别是对南美洲或巴西的鸟类感兴趣的人,都真的必须获得一本。我只是喜欢看到所有那些蚁鸟、旋木雀和许多其他鸟类——在其他地方很少有插图——以野外指南的形式描绘在一起。在 亚马逊上购买这本书!好了,我说完了;我希望你觉得这很有趣。
有关南美洲鸟类或此处讨论的鸟类类群的先前 Tet Zoo 文章,请参阅...
前往撒哈拉沙漠寻找恐龙(活着的和灭绝的)(包括对鹭的讨论)
参考文献 --
Birdsley, J. S. 2002. 基于形态和行为的霸鹟(Tyrannidae)的系统发育。《奥克》119, 715-734。
Gilmore, D. 1967.《世界鸽子和 doves》。英国博物馆(自然历史),伦敦。
Hancock, J. & Kushlan, J. 1984.《苍鹭手册》。Croom Helm,伦敦和悉尼。
Humphrey, J. S., Tillman, E. A. & Avery, M. L. 2004. 中佛罗里达州牧场的秃鹫-牛相互作用。《脊椎动物害虫会议记录》21, 122-125。
Johnson, K. P. & Clayton, D. H. 2000. 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包含鸽子和 doves(Aves: Columbiformes)的相似系统发育信号。《分子系统发育学与进化》14, 141-151。
- ., de Kort, S., Dinwoodey, K., Mateman, A. C., ten Cate, C., Lessells, C. M. & Clayton, D. H. 2001. 鸽属 Streptopelia 和 Columba 的分子系统发育。《奥克》118, 874-887
Juniper, T. & Parr, M. 1998.《鹦鹉》。Pica Press,芒特菲尔德。
Lanyon, W. E. 1984. 王霸鹟及其盟友的系统发育。《美国博物馆新发现》2797, 1-28。
Lerner, H. R., Klaver, M. C. & Mindell, D. P. 2008. 鵟类猛禽(Accipitridae)的分子系统发育。《奥克》304, 304-315。
- . & Mindell, D. P. 2005. 基于核 DNA 和线粒体 DNA 的鹰、旧大陆秃鹫和其他鹰科的系统发育。《分子系统发育学与进化》37, 327-346。
McCracken, K. G. & Sheldon, F. H. 1998. 分子和骨骼苍鹭系统发育:不一致的来源。《奥克》115, 127-141。
McIlhenny, E. A. 1939. 黑美洲鹫的摄食习性。《奥克》56, 472-474。
Nylander, J. A. A. Olsson, U., Alström, P. & Sanmartín, I. 2008. 在生物地理学中解释系统发育不确定性:对鸫(Aves: Turdus)的扩散-异域分析的贝叶斯方法。《系统生物学》57, 257-268。
Ohlson, J., Fjeldså J. & Ericson, P. G. P. 2008. 霸鹟科的公开化:暴龙科(鸟纲,雀形目)的系统发育和生态辐射。Zoologica Scripta 37, 315-335.
Pereira, S. L., Johnson, K. P., Clayton, D. H. & Baker, A. J. 2007. 线粒体和核DNA序列支持鸽形目的白垩纪起源以及古近纪的扩散驱动辐射。Systematic Biology 56, 656-672.
Riesing, M. J., Kruckenhauser, L., Gamauf, A. & Haring, E. 2003. 基于线粒体标记序列的Buteo属(鸟纲:鹰科)的分子系统发育。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7, 328-342.
Sazima, I. 2007. 意想不到的清洁工:黑美洲鹫 (Coragyps atratus) 清除水豚 (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 的碎屑、蜱虫并啄食其疮口,兼论巴西去除蜱虫的鸟类概述。Revista Brasileira de Ornitologia 15, 417-442.
Sazima, I. 2010. 黑美洲鹫 (Coragyps atratus) 从巴西东南部家犬的毛发中拣取有机碎屑。Revista Brasileira de Ornitologia 18, 45-48.
Sheldon, F. H., Jones, C. E. & McCracken, K. G. 2000. 鹭科核DNA和线粒体DNA的相对模式和进化速率。Molecular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17, 437-450.
Voelker, G., Rohwer, S., Bowie, R. C. K. & Outlaw, D. C. 2007. 一个物种丰富的世界性鸣禽属的分子系统学:界定Turdus鸫属的界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42, 422-434.
- ., Rohwer, S., Outlaw, D. C. & Bowie, R. C. K. 2009. 重复的跨大西洋扩散催化了全球鸣禽辐射。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18, 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