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特波塞冬的十年长寿与快乐

发表一种奇怪的新恐龙物种。坐下来,让历史自行发展。它可能会很糟糕。也可能不会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中,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科学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收集信息片段。为此,参与科学最令人欣慰的事情之一不仅仅是发现新事物,而是观察多年来想法和提案如何被接受,它们如何经受住新数据的积累,它们如何被纳入到发展模型中,甚至它们如何以及为什么没有被纳入到所述模型中。毋庸置疑,当数据本身是您自己的时,所有这些都特别有趣:无论是单独的数据点、一堆数据还是理论模型,将这些东西视为“您的孩子”并关心它的发展是正常的(我想...我希望)。

异特波塞冬的模式标本,由泰勒和奈什(2007)绘制,分别为 (A) 左侧视图,(B) 右侧视图,(C) 前视图和 (D) 后视图。这确实是一块奇怪的椎骨,前倾的神经弓只是众多奇怪细节之一。鸣谢:泰勒和奈什 2007

2007年11月15日,蜥脚类动物专家迈克·P·泰勒和我发表了异特波塞冬(Xenoposeidon proneneukos),这是一种来自英国东苏塞克斯下白垩纪岩石的蜥脚类动物,基于单块背椎骨 NHMUK R2095(收藏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关于异特波塞冬的重大之处不仅在于我们将其命名为新的分类单元,而且在于我们发现它与其他蜥脚类动物相比非常奇怪——我们认为——它可能代表某种新的、迄今未被认识的蜥脚类谱系。仅凭一块骨头就提出这种大胆的主张,但科学全部意义在于追随证据的指引。无论如何,迈克和我都非常享受我们最初论文的宣传(泰勒和奈什 2007),并且网上已经写了大量关于异特波塞冬的文章,主要是在以蜥脚类动物为主题的博客SV-POW!这里是 2007 年 Tet Zoo 对该标本的最初看法。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今天有关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是我们制作的几个异特波塞冬“全身重建”中的一个:这个显示了Xeno在马特·韦德尔的腕龙重建模型上的位置。万一有人怀疑,这绝不是认真的。而且无论如何,人们不再认为Xeno是腕龙形状的。鸣谢:迈克·泰勒 (CC BY 4.0)

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十年了。我没能在它的十周年纪念日发表任何东西,但我觉得今天差不多了——至少是当月。在这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心爱的异特波塞冬发生了什么?哦,还有,迟到的生日快乐,Xeno。

哇,Xeno在对其描述后仅一年就被在一本书中提及,这还不错。当然,我写了那本书,但这只是巧合。鸣谢:达伦·奈什

好消息是,异特波塞冬几乎没有被忽视。那会很尴尬。我很高兴地说,它已被纳入评论中,受到了适当的批评,在书中被提及,并且在适当的地方被列为各自动物群的成员。请记住,处理技术文献中成问题的废话(更不用说任何特定的人……)的一种方法是直接忽略它,所以:到目前为止还不错。当然,对异特波塞冬的一些提及只是对其存在的暗示(泰勒 2009,奈什 2010,泰勒人 2011厄普丘奇人 2015,罗约-托雷斯人 2012,2017)。早在 2009 年,异特波塞冬就被认为足够有名,足以在一部流行的书中被提及……好吧,我写了那本书(奈什 2009),但您知道我的意思。无论如何,更广泛的东西呢?

异特波塞冬的首次像样的亮相是在曼尼恩和厄普丘奇(2010)关于蜥脚类动物化石记录完整性的论文中:他们将其用作以极度零碎的材料命名的分类单元的例子,并且还说明了系统发育信息特征状态在分类单元中的不均匀分布。曼尼恩和厄普丘奇(2010)指出,异特波塞冬被描述为具有六个诊断特征(泰勒和奈什 2007)。这比已知具有更好的材料的两种蜥脚类动物巴洛龙峨眉龙中存在的特征还要多(或相同),恕我直言。那里的重点是,对分类单元的评估几乎不是平等的;我有点怀疑异特波塞冬真的比巴洛龙峨眉龙“更具诊断性”。

Xeno出现在另一本书中 - 这次它得到了全面的评估。现在我们真的进入了重要时刻。鸣谢:达伦·奈什

在他们对阿根廷安第斯龙类安第斯龙的重新评估中,曼尼恩和卡尔沃(2011)与异特波塞冬进行了一些解剖学比较,并指出后者可能最终成为一种奇怪的、早期分化的泰坦龙(这是我们最初论文中提出但最终不被青睐的观点)。对该分类单元的长期批评——有用的证据表明,它确实受到了其他蜥脚类动物研究人员的认真对待——被纳入了厄普丘奇人的(2011)对韦尔登蜥脚类动物的评论中(有关该卷的更多信息,请点击这里查看 Tet Zoo 的观点)。尽管总体上比较保守,但对于他们准备接受为有效的韦尔登蜥脚类动物,厄普丘奇人(2011)同意我们的观点,即异特波塞冬可能有效,但认为它最有可能成为索姆波斯龙科的早期分化成员,该蜥脚类进化枝包括安第斯龙类、真腔龙科和泰坦龙。

D’Emic(2012)也提供了另一种评估,与之前的评估相反,他认为异特波塞冬可能无效,因为我们描述的特征要么是解释错误,要么存在于其他蜥脚类动物中。所以,这是一个挑战。对此有回应吗?是的:请继续阅读。曼尼恩人(2013)发表了另一项评估。他们注意到标本中存在奇怪的特征组合以及以前关于其系统发育位置的所有想法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巨龙类(包括迷惑龙、腕龙科和索姆波斯龙)内未解决的位置。

来自泰勒和奈什(2007)的 50% 多数规则共识树。当时,我们更倾向于将异特波塞冬确定为位置不确定的新蜥脚类动物,但该树将 Xeno 恢复为巨龙类进化枝泰坦龙类的一个成员。鸣谢:泰勒和奈什 2007

洛马克斯和田村 (2014),插图精美的不列颠群岛的恐龙中,异特波塞冬也有一整页专门介绍它 - 有两张高质量的彩色照片。其中指出异特波塞冬是一种不确定的泰坦龙类。并且,为了完整起见,我还感到有必要提及泰勒和奈什(2007)已被引用——尽管异特波塞冬本身没有被提及——在一篇关于已灭绝长颈鹿的大小估计的论文中(范·西特特和米切尔 2015)。

这使我们回到了现在,因为最近几周又有一项专门针对异特波塞冬的研究发表:泰勒(2017),这是一篇开放获取的论文(截至目前,这是一篇预印本,尚未经过同行评审),它既重申了异特波塞冬的有效性,又论证了它在梁龙类进化枝雷巴基斯龙科中的地位。正如迈克在其中解释的那样,异特波塞冬在其神经弓的侧面与雷巴基斯龙科的雷巴基斯龙共享一种奇怪的、呈“M”形的骨质薄片排列,这是他在威尔逊和阿莱恩(2015)发布了属于该分类单元的椎骨的旋转数字模型后才注意到的。迈克还回应了 D’Emic 关于异特波塞冬无效的论点:我不想提供所有细节(见论文),但他不同意。

左边,是我们最初对异特波塞冬的重建和解释(来自泰勒和奈什 2007)。右边,是迈克·泰勒对该标本作为雷巴基斯龙科背椎骨的新解释。这需要重新解释各种薄片和其他结构。鸣谢:泰勒和奈什 2007 ();迈克·泰勒 (CC BY 4.0)()

所以,异特波塞冬是雷巴基斯龙科的动物?这是一个有趣的观点,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迈克最早在 2015 年就提到过它),而且根据相关的新数据,它看起来确实是合理的(泰勒 2017)。由于来自非洲、南美洲和欧洲的新材料的发现和描述,雷巴基斯龙科近年来变得越来越广为人知。鉴于这些材料——其中许多材料都非常好(意味着:保存完好且信息量很大)——对单块破损椎骨的重新解释并不那么重要。但是,作为雷巴基斯龙科,异特波塞冬可能仍然很重要,因为它似乎来自地质年代为下贝里亚阶的岩石,这使得它比下一个最古老的雷巴基斯龙科(来自克罗地亚的Histriasaurus)早约 1000 万年。这种观点——异特波塞冬来自那个特定时期的岩石——可能需要修改,但这是一个我现在无法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它与一大堆韦尔登分类单元有关)。

如果您需要一些地理和地层背景,这里分别是来自泰勒和奈什(2007)的地图和地层图。自地层图制作以来,韦尔登的术语已被修改:“黑斯廷斯床组”现在是黑斯廷斯组,“阿什当床地层”现在是阿什当组。鸣谢:泰勒和奈什 2007

经过十年漫长而愉快的时光,异特龙Xenoposeidon)的表现相当不错。它至少在14篇技术论文中被提及(可能更多),至少在三本书中露面,在其最初发表后至少被批判性评估过三次,并且现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配有精美插图的修订版的主题(尽管是由其原始描述的第一作者撰写的)。这已经相当不错了,我怀疑这使它与那些从更大量的遗骸中了解到的分类单元处于同等水平。所有从零碎遗骸命名的恐龙都受到如此待遇吗?或者是因为异特龙已被证明特别引人入胜,并且作为一个值得评论的主题而具有吸引力?我们稍后将重新探讨这个话题。

我提到过我们在推广2007年的异特龙论文时玩得很开心,对吧?左边是我们朋友和同事马特·韦德尔(Matt Wedel)制作的恶搞版“泰勒实验室”海报。右边:泰勒和奈什穿着T恤,拿着杯子和墙上的印刷品。这就是英雄的生活方式。图片来源:马特·韦德尔;泰勒和奈什(CC BY 4.0

再次:异特龙,十岁生日快乐!

有关之前在“四足动物园”(Tet Zoo)上发表的蜥脚类动物主题文章,请参阅...

参考文献 - -

D'Emic, M. D. 2012. 泰坦巨龙形蜥脚类恐龙的早期进化。《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166, 624-671。

Lomax, D. & Tamura, D. 2014. 《不列颠群岛的恐龙》。Siri Scientific Press。

Mannion, P. D. & Calvo, J. O. 2011. 来自阿根廷内乌肯省里奥利迈组(白垩纪中期,阿尔比期-早塞诺曼期)的基底泰坦巨龙(恐龙纲,蜥脚亚目)安第斯龙Andesaurus delgadoi)的解剖学:对泰坦巨龙系统发育的影响。《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163, 155-181。

Mannion, P. D. & Upchurch, P. 2010. 通过地质和历史时间,蜥脚类动物化石记录的完整性指标和质量。《古生物学》36, 283-302。

Mannion, P. D., Upchurch, P., Barnes, R. S. & Mateus, O. 2013. 晚侏罗纪葡萄牙蜥脚类恐龙卢索坦龙Lusotitan atalaiensis,巨龙类)的骨骼学和基底泰坦巨龙形类的进化史。《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168, 98-206

Naish, D. 2009. 《伟大的恐龙发现》。加州大学出版社,伯克利和洛杉矶。

Naish, D. 2010. 气腔性,早期:韦尔登超群恐龙和蜥臀目气腔性的假设。在Moody, R. T. J., Buffetaut, E., Naish, D. & Martill, D. M. (编)《恐龙和其他已灭绝的蜥蜴:历史视角》。伦敦地质学会,特刊343,第229-236页。

Royo-Torres, R., Alcalá, L. & Cobos, A. 2012. 来自埃尔卡斯特拉尔(西班牙特鲁埃尔)的白垩纪蜥脚类动物塔斯塔文龙Tastavinsaurus sanzi)的新标本,以及劳拉西亚龙类的系统发育分析。《白垩纪研究》34, 61-83。

Royo-Torres, R., Fuentes, C., Meijide, M., Meijide-Fuentes, F. & Meijide-Fuentes, M. 2017. 来自欧洲下白垩纪(西班牙索里亚省)的新的腕龙科蜥脚类恐龙。《白垩纪研究》80, 38-55。

Taylor, M. P. 2009. 对1903年里格斯(Riggs)的高胸腕龙Brachiosaurus altithorax)(恐龙纲,蜥脚亚目)的重新评估及其与1914年詹什(Janensh)的布兰卡长颈巨龙Giraffatitan brancai)的属分离。《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29, 787-806。

Taylor, M. P. 2010. 蜥脚类恐龙研究:历史回顾。在Moody, R. T. J., Buffetaut, E., Naish, D. & Martill, D. M. (编)《恐龙和其他已灭绝的蜥蜴:历史视角》。伦敦地质学会,特刊343,第361-386页。

Taylor, M. P. 2017. 异特龙是最早发现的雷巴基蜥脚类恐龙。《PeerJ PrePrints》5: e3415。

Taylor, M. P. & Naish, D. 2007. 来自英国东萨塞克斯黑斯廷斯地层下白垩纪的新型不寻常新蜥脚类恐龙。《古生物学》50, 1547-1564。

Taylor, M. P., Wedel, M. J. & Cifelli, R. L. 2011. 麦金托什腕龙Brontomerus mcintoshi),一种来自美国犹他州下白垩纪雪松山地层的新型蜥脚类恐龙。《波兰古生物学报》56, 75-98。

Upchurch, P., Mannion, P. D. & Barrett, P. M. 2011. 蜥脚类恐龙。在Batten, D. J. (编)《英国韦尔登化石》。古生物学协会(伦敦),第476-525页。

Upchurch, P., Mannion, P. D. & Taylor, M. P. 2015. 英格兰早白垩世的“贝克利巨龙”(Pelorosaurus becklesii)(新蜥脚亚目,巨龙类)的解剖学和系统发育关系。《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10(6): e0125819。

van Sittert, S. J. & Mitchell, G. 2015. 关于重建印度西瓦利克山的已灭绝长颈鹿科动物西瓦鹿Giraffa sivalensis)。《PeerJ》3: e1135

Wilson, J. A. & Allain, R. 2015. 1954年拉沃卡特(Lavocat)的加拉巴雷巴基龙Rebbachisaurus garasbae)的骨骼学,一种来自摩洛哥东南部凯姆凯姆地层的早晚白垩世的梁龙科(恐龙纲,蜥脚亚目)。《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35 (4): e1000701。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