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在达豪的生物战计划

希特勒决定反对德国官方建立生物战计划,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推测主要集中在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毒气的经历以及对微生物的个人恐惧症上。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希特勒决定反对德国官方建立生物战计划,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推测主要集中在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毒气的经历以及对微生物的个人恐惧症上。

这可能阻止了纳粹发起像日本人那样的积极行动,后者曾对中国城市发动了毁灭性的袭击,例如鼠疫和霍乱。此外,德国战争机器也从未试图接近盟军在必要时所具备的生物战能力。

这并没有完全阻止纳粹对生物武器的兴趣。在多个研究所,研究仍在继续,名义上是为了使部队能够防御生物武器攻击——而防御计划很容易演变成对部队和平民使用的计划。蒂宾根大学的研究员克劳斯·莱因哈特在期刊Endeavour发表了一篇最新文章,提供了证据表明达豪的一个项目——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心血结晶——甚至发展到开发携带疟疾的蚊子,这些蚊子可以通过空投作为军事行动中的生物武器投放。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当它于1942年成立时,武装党卫队昆虫学研究所的宗旨主要是预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肆虐军队的虱媒斑疹伤寒疫情。它还旨在保护集中营囚犯免受昆虫传播疾病的侵害,以便他们可以作为军工和化工公司的奴隶劳工工作。

昆虫学家爱德华·梅领导了这个项目,他的当选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个人观点在政治上符合第三帝国的要求。在他的著作中,他抨击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呼吁建立一种基于“印欧日耳曼精神”的自然科学。卡尔·里特·冯·弗里施,后来因研究蜜蜂如何使用摇摆舞进行交流而与康拉德·洛伦茨和尼古拉斯·廷伯根一起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另一位候选人,但他传说中的非雅利安祖母可能对他没有帮助。

1943年5月,梅收到了一项计划的资金,用于开发杀虫剂,以对抗盟军企图通过空投昆虫摧毁农作物的任何行动,并研究“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习性,以阐明有关特定用途和加强防御的问题”。莱因哈特发现的文件表明,梅的项目开始研究按蚊——疟疾寄生虫的携带者——以确定对德国进行疟疾生物攻击是否可行。

文件还表明,该计划可能具有更险恶的动机。一份记录详细说明了一项研究方案,以测试蚊子在被携带进行空投时,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多久。伊蚊雌性比二叉按蚊更能持久。“这个结果对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梅写道,“因为在实际执行中,应该努力使用伊蚊。”——措辞似乎表明正在考虑如何对敌人部署昆虫的细节。莱因哈特认为该计划处于萌芽阶段——“不是很复杂,可能也不是很有效”。

他指出,没有迹象表明武装党卫队昆虫学研究所与臭名昭著的热带医学专家克劳斯·席林在达豪进行的实验有任何联系,后者用疟疾感染了囚犯。莱因哈特发现的文件没有发现与纳粹参与生物武器的另一条证据有任何联系。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弗兰克·斯诺登撰文讲述了纳粹在意大利发起的使用携带疟疾蚊子的生物攻击。

昆虫学家梅是否真的领导了一个进攻性计划还需要进一步证实,但许多关键文件被德国人和苏联人销毁了。因此,尽管元首很反感,但达豪的昆虫学研究所参与开发生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程度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图片来源:Zentralbild Reichsführer SS Heinrich Himmler(拍摄于1938年)

 

Gary Stix, senior editor of mind and brain topics at 大众科学, edits and reports on emerging advances that have propelled brain scienc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tix has edited or written cover stories, feature articles and news on diverse topics, ranging from what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a person is immersed in thought to the impact of brain implant technology that alleviates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Before taking over the neuroscience beat, Stix, as 大众科学's special projects edit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agazine's annual single-topic special issues, conceiving of and producing issues on Albert Einstein, Charles Darwin, climate change and nanotechnology. One special issue he oversaw on the topic of time in all of its manifestations won a National Magazine Award. With his wife Miriam Lacob, Stix is co-author of a technology primer called Who Gives a Gigabyte?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Technologically Perplexed.

More by Gary Stix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