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塑身衣: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使衰老肌肤焕发新生

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兰格及其团队创造了一种“第二层皮肤”,它既可以输送药物,又可以作为化妆品。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使一只眼睛下的眼袋消失

Olivo Labs, LLC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中,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下睑的脂肪垫开始突出。这种生理变化俗称(且更形象地)为“眼袋”——许多人都希望它能消失的东西。

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科学家罗伯特·兰格——拥有超过 1100 项已颁发或正在申请的专利,并创立了大约 30 家公司——是一篇刚刚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论文的主要作者,该论文是关于一种他比作局部使用的塑形衣 Spanx 的高分子聚合物。这种高分子聚合物局部使用,可以压缩和收紧皮肤——实际上,它可以使眼袋消失。

兰格最热衷于这种“第二层皮肤”的医疗应用,但他承认,抗衰老用途也在考虑之中。Olivo Labs 是一家从兰格创立的另一家初创公司剥离出来的公司,旨在开发这种高分子聚合物技术。其母公司 Living Proof 现在生产头发抗毛躁产品。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以下是与兰格的问答环节。

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弹性第二层皮肤”的新论文。您能告诉我们那是什么吗?

基本上,它就像一种你可以直接涂抹的涂层。在某种程度上,它就像一种软膏,但我想可以这样理解,你把它涂上,然后它一旦附着在皮肤上就会变成固体。

所以现在,如果你考虑一下,人们在皮肤上涂抹的东西有两种。他们涂抹液体或软膏或半固体,然后他们还会在邦迪和透皮贴片上涂抹东西。这实际上给了你两全其美的效果。软膏很容易涂抹,但它们不一定会留在皮肤上,而且很脏。因此,你现在有一种可以很容易地涂抹的软膏,但按照我们设置的化学方式,它实际上会变硬,并在 16 小时内变得几乎像一块隐形的邦迪。

你能用简单的化学术语描述它如何与皮肤表层相互作用吗?

基本上,你所做的是将这种小液体(即聚合物)涂抹在皮肤上。然后你涂抹第二种液体,那是催化剂,它会引起交联反应,从而使紧贴皮肤的聚合物硬化。

它将用于什么用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正在考虑的一些用途包括输送用于治疗湿疹和牛皮癣的药物,以及用于抗衰老用途。

当您说抗衰老时,您指的是什么?

对于晒伤或如果你有皮肤干燥或受损的情况。如果你的皮肤干燥,那么皮肤外观可能会得到改善。这种配方可以压缩皮肤。因此,它可能对患有蜂窝组织炎的人有用。

正常的衰老也会影响皮肤,并且有一个庞大的市场,人们希望拥有更好看的衰老肌肤。论文中的照片显示,衰老皮肤在眼睛下方立即产生了效果,显然这将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难道它不是针对那里的吗?

我们已经尝试了一些,而且实际上我认为它有效。另一方面,某些东西比其他东西更容易涂抹,所以我不太确定它是否实用。把它涂在你的前臂上比涂在你的眼睛附近更容易。你可以更好地看到你在做什么。而且它不能进入你的眼睛。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医疗应用是我最兴奋的。

皮肤有很多功能。你称之为第二层皮肤,但很明显,它只执行其中的一些功能,对吗?

当然。

你怎么知道它是安全的?

所有成分之前都已在患者身上使用过,我们已经在 300 多人身上进行了测试,但是,话虽如此,你必须做更多的工作。我应该说,就我们所做的一切而言,它似乎是安全的——成分、它们的历史以及我们进行的试验——但这些都尚未获得 FDA 的批准。

还可以看看这段视频,其中兰格和他的同事们解释了他们的工作。

 

(除了兰格之外,论文的其他作者还包括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丹尼尔·安德森、芭芭拉·A·吉尔克雷斯特、费尔南达·坂本和罗克斯·安德森;Living Proof 的贝蒂·余和苏扬·康;前 Living Proof 公司的摩根·皮尔肯顿和阿尔佩什·帕特尔;以及 Olivo Labs 的阿里亚·阿克萨库尔、尼廷·拉马杜莱和阿米尔·纳沙特。)

 

Gary Stix, senior editor of mind and brain topics at 大众科学, edits and reports on emerging advances that have propelled brain scienc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tix has edited or written cover stories, feature articles and news on diverse topics, ranging from what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a person is immersed in thought to the impact of brain implant technology that alleviates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Before taking over the neuroscience beat, Stix, as 大众科学's special projects edit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agazine's annual single-topic special issues, conceiving of and producing issues on Albert Einstein, Charles Darwin, climate change and nanotechnology. One special issue he oversaw on the topic of time in all of its manifestations won a National Magazine Award. With his wife Miriam Lacob, Stix is co-author of a technology primer called Who Gives a Gigabyte?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Technologically Perplexed.

More by Gary Stix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