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盎司可乐和每月40根大麻烟卷:当政府指导消费者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何塞·穆希卡是乌拉圭的布隆伯格。

就像纽约市长一样,乌拉圭总统是一位社会工程师,他深信自己最了解如何引导公民做正确的事情。

布隆伯格和穆希卡甚至有一个共同的粉丝俱乐部。布隆伯格捐赠了50万美元,并在近两年前致电乌拉圭领导人,敦促他支持该国的标签法,该法律要求香烟包装正面和背面80%的面积必须覆盖健康警告,这一行动激怒了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最近,布隆伯格和穆希卡都加强了行动:布隆伯格提议限制餐馆、电影院等场所含糖饮料的尺寸为16盎司,这让可口可乐和其他软饮料公司感到不安。(关于布隆伯格式的食品监管的最佳随机引语:“他是那一代犹太男人中的一员,他们认为如果他们没有成为医生,他们就是失败者。现在他正试图成为一名医生。”——弗兰·勒博维茨在《纽约客》中说道。)

穆希卡可以说比他的朋友迈克做得更好。他于本周早些时候提议将大麻合法化,以阻止他这个小国(人口不到纽约市一半)与毒品相关的暴力。

大麻合法化?那又怎样?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在这样做,或者至少在做,并贴上一个官僚主义的标签,比如非罪化?

细节很重要。穆希卡的最初提议本质上提出了可以称之为大麻社会主义的东西。

该计划设想国家政府成为所有乌拉圭用户的大麻供应来源。任何感兴趣的成年人都可以去消费者大麻登记处登记,一旦登记,每月有权购买最多40根大麻烟卷,或者用西班牙语称为porros(比盎格鲁-撒克逊式说法甚至“reefer”好得多)。

好的,让我在这里预料一下大量读者的评论:这一切与科学有什么关系?首先,布隆伯格:这位纽约市长非常重视他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来让公民行为得体。《大西洋月刊》刚刚刊登了一篇评论,由参与布隆伯格政府引用的研究的研究人员撰写,以证明饮料尺寸上限的合理性,经济学家预测他的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在实验室里,当免费提供超大份量时,人们会过度消费。在现实世界中,必须自己在各种尺寸中进行选择是另一回事。在那里,他们倾向于选择他们习惯饮用的东西,无论是大杯还是小杯饮料。经济学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限制消费可能只会导致之后过度放纵:我今天早上表现很好,所以我今天下午可以放纵一下。

北半球科学就说这么多。纽约市长在任期接近尾声时崩溃有着悠久的传统。现在回到南锥体。穆希卡的计划可能同样受到科学挑战。就像他的朋友迈克一样,他可能正在遇到他自己的“尺寸很重要”问题。

商品配给系统的细节(运筹学是科学,对吧?)是前苏联集团的优势(也许用词不当),但面包和洗碗机的五年计划与在国营商店处理娱乐性毒品有点不同。

穆希卡计划初步设想每月最多提供40根porros供购买。研究最佳配给量大小问题不是典型的PubMed搜索的内容。然而,对于经常吸食大麻的人来说,每天只多一点大麻烟卷可能会被视为一种剥夺,这可能会导致与期待每日配额的汽水饮用者所从事的同类补偿性过度放纵。额外的供应将不得不来自非法市场。

对于政府来说,即使对于人口稀少的国家来说,物流也可能证明有点令人生畏。一些报道称,国家政府计划用化学特征追踪porros,并要求用户将烟蒂退回国营商店,大概是为了确保香烟在购买后没有被转售。所有这些最终都可能会解决:作为总统,穆希卡经常表现出更多巴西卢拉的务实主义,而不是委内瑞拉查韦斯的教条主义和夸张。

无论如何,人们期望从新兴发展中国家看到古怪的独创性。乌拉圭距离玻利维亚边境只有几百英里,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在那里宣传“古柯叶不是毒品”的信息。玻利维亚紧邻智利,智利在政治光谱的另一端,曾在皮诺切特执政时期充当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市场思想的社会实验室。

将大麻销售国有化正是您对一位77岁的前图帕马罗斯城市游击队运动领导人的期望——这标志着对美国长期以来将毒品管制视为与供应商进行无情战斗的地区政策的挑战。不过,这一次,穆希卡不应该指望他的同志迈克再次打电话和慈善捐赠。也许,更确切地说,是一条来自遥远天边的祝贺推文,并由艾比·霍夫曼签名。

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Gary Stix, senior editor of mind and brain topics at 大众科学, edits and reports on emerging advances that have propelled brain scienc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tix has edited or written cover stories, feature articles and news on diverse topics, ranging from what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a person is immersed in thought to the impact of brain implant technology that alleviates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Before taking over the neuroscience beat, Stix, as 大众科学's special projects edit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agazine's annual single-topic special issues, conceiving of and producing issues on Albert Einstein, Charles Darwin, climate change and nanotechnology. One special issue he oversaw on the topic of time in all of its manifestations won a National Magazine Award. With his wife Miriam Lacob, Stix is co-author of a technology primer called Who Gives a Gigabyte?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Technologically Perplexed.

More by Gary Stix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