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得更具韧性

加入我们科学爱好者的社群!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我清楚地记得九年级的那一天,一个同学在我的初中走廊拦住我,招募我加入高中辩论队。我觉得他疯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前景会让我心跳加速。我不能在人们面前说话——我向我的同学明确表示了这一点。他说没关系。教练在找聪明的孩子,他继续说,而且有人(我不确定是谁)已经决定我是其中之一。我的学术能力对我来说似乎无关紧要,但他说话的时候好像这个决定已经做出了。而且可以公平地说,这次短暂的谈话改变了我的一生。

尽管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新手演讲比赛时在公共汽车上感到的持续恶心,但我最终还是和辩论队一起在整个高中旅行。我参加了每一次比赛,甚至收集了一些奖杯。我曾经很害羞,但变得更加大胆——在别人面前说话方面,我想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我相信,在克服这种恐惧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不要让手心出汗和心跳加速阻碍我前进。在很多情况下,恐惧是一种需要攀登而不是绕过的山丘的标志,尽管一开始可能看起来很困难。

在当前一期的《大众科学》杂志中,史蒂文·M·索思威克和丹尼斯·S·查尼证实,建立韧性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努力接受越来越困难但可控制的挑战(参见“增强你的韧性”)。这样做将有助于你处理更高水平的压力。(有关原因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压力何时对你有好处? [视频]”。)建立韧性的其他策略包括进行体育锻炼,学习调节情绪,巩固人际关系以及寻找有韧性的榜样。韧性显然不仅仅是偶然发生的。你可以训练自己从逆境中反弹。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工作: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可以帮助确保今天关于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无聊的大脑

除了增强韧性,接受挑战还能抑制无聊。我很少感到无聊。就我而言,我可以这样解释这个事实:一份全职工作、漫长的通勤时间和两个孩子,我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这显然不太正确。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无聊是一种由环境引起的,比如在下雨天抱怨:“妈妈,我好无聊。没什么可做的!” 另一种无聊的来源可能是不得不做一些乏味的事情,比如等公共汽车。

但我的母亲曾经说过:“我几乎不感到无聊。我总是带着一些东西去思考。” 根据詹姆斯·丹克特在7月/8月《心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参见“慢性无聊可能是健康状况不佳的征兆”),这种相当通用的解决方案背后的假设更接近无聊的本质。也就是说,无聊主要是你大脑的产物。人们在容易感到无聊的程度以及他们对这种精神状态的反应方面显然有所不同。你甚至可以用一个叫做无聊倾向量表的东西来衡量它。

人们思维的其他方面似乎与无聊倾向有关。事实证明,控制注意力在这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注意力不集中,比如把橙汁倒在麦片上,反映了与周围环境的脱离,”丹克特写道。对我来说,这很有道理:我周围发生的事情可能很棒,但如果我不注意它,我肯定会感到无聊(除非,当然,像我母亲一样,我带着一些有趣的东西去思考)。识别新奇事物的能力似乎也起着作用。遭受过外伤性脑损伤的人通常会发现生活比受伤前更加乏味。现在的实验表明,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一些区分新事物和熟悉事物的能力。因此,一切都感觉像是一成不变的例行公事。仅仅是大脑损伤会加剧无聊这一事实就强调了无聊(像抑郁或愤怒一样)的根源在于大脑回路的概念。下次当你感到无聊时,请记住你目前的情况本身并不能产生厌倦感。

勇敢的新求职者

也许在未来,我们将有治疗无聊的方法。毕竟,这种情绪状态显然对你的健康不利。例如,无聊会增加压力水平和患心脏病的风险。容易感到无聊的人在工作中表现也更差,也不太喜欢他们的工作。但据我所知,招聘人员尚未使用无聊倾向量表来筛选求职者。然而,他们正在依赖各种新工具来寻找候选人是否适合该职位的线索。

研究表明,性格测试是职业成功的优秀预测指标,智商也是如此。但根据托马斯·查莫罗-普雷穆齐克和克里斯托弗·斯坦梅茨的说法(参见“工作市场上的心理测试:你需要知道什么”),性格和智商测试通常不太适合招聘过程,并且被认为是不公平的。因此,招聘人员正试图从他们在网络上的足迹中收集到诸如开放性、外向性、责任感、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等信息。例如,现有软件可以将发布到Facebook、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转化为包括智商在内的性格维度。

一些公司让候选人玩电子游戏来确定申请人如何在工作中做出决定,或者他们如何融入企业文化。我个人更愿意将玩游戏作为面试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让潜在雇主搜寻我可能出于其他目的创建的网络帖子。但这是一个勇敢的新世界,因此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你发布的所有内容都是公平的。

现在,例如,任何认为我外向的人都会知道,我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尽管我在高中时期有过经验,但在发表演讲或在电视上讲话之前,我仍然会感到紧张。但是,我冒这些风险越多,它们似乎就越不那么可怕。因此,每当有人要求我走到观众面前时,我不再坚持说我不能——因为我知道那不是真的。相反,我就直接去做了。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