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魔鬼洞鱂鱼(Cyprinodon diabolis)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鱼类。它们仅在内华达州死亡谷国家公园以东约100公里处的魔鬼洞地热池中的一个小型石灰岩洞穴中被发现。这些鱼类拥有野生脊椎动物中已知的最小地理分布范围。
据推测,当这个拥有50万年历史的石灰岩洞穴的顶部塌陷,使其和其中的水暴露在地表时,它们就来到了这里。进入后,这些鱼类习惯了缺氧且超温暖的33摄氏度(93华氏度)的水。但后来,由于食物资源的减少、遗传变异减少导致的缺陷以及气候变化导致水温升高和溶解氧水平下降,种群一直在挣扎。
自研究人员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监测它们以来,他们派遣潜水员进入129米深的洞穴中人工计数每一条鱼,种群数量已从200条减少到2013年的仅68条至35条。虽然最近的种群数量统计略高于此数,但它们仍然面临严重的灭绝危险,保护主义者几乎已经接受了一个事实,即如果不在其他地方成功建立魔鬼洞鱂鱼的另一个种群,它们几乎肯定会完全消失。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但是,当然,搬迁这些可爱的小鱼——它们很少长到超过2.5厘米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搬迁过程没有正确进行,可能会导致搬迁的种群死亡,以及原始种群由于受到不可弥补的消耗而死亡。这就是为什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科学、政策和管理学教授史蒂文·贝辛格开始寻找从魔鬼洞鱂鱼种群中提取鱼类的最佳和最安全方法,为这个非常特殊的物种进行首次基于模型的风险分析。
“一些物种之所以需要保护,是因为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些物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可能是新药的来源,或者它们可能具有独特的生物特征,可以激发人类的创新,” 贝辛格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闻稿中说。“我们不知道魔鬼洞鱂鱼是否或将来是否会发挥任何这些重要作用,只要该物种仍然局限于其单一的洞穴避难所,这似乎不太可能。我们知道,鱂鱼像所有物种一样,拥有生存的基本权利,这与它对人类的价值无关。”
通过模拟一系列不同的情景,包括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和几年内从魔鬼洞穴中移除不同数量的成年鱼、幼鱼和卵,贝辛格得出了风险最小的行动方案——一年中从魔鬼洞穴种群中取出的成年鱼不超过六条,并且只能在秋季月份进行。
更好的做法是从种群中只移除卵,并在单独的地点饲养。贝辛格在《PeerJ》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计算出“移除卵对魔鬼洞穴的鱂鱼影响最小;成年鱼的生殖价值大约是卵的25倍。”如果什么都不做,野生鱂鱼在未来20年内面临28%到32%的灭绝风险。
即使知道培育新的魔鬼洞鱂鱼种群的完美方法,要成功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在1969年至2012年间,研究人员多次尝试扩大魔鬼洞鱂鱼的物种数量。这些尝试通常一次从它们的洞穴中取出多达30条鱂鱼,并将它们分布到14个不同的地点,包括高度管理的商业鱼场和或多或少不受干扰的天然池塘和泉水。每次,迁徙的种群都失败了,最多持续了20年,但有时只有12个月。失败的原因包括设备简陋、捕食、无法繁殖、与其他种类的鱂鱼杂交以及池塘遭到破坏。
但现在,贝辛格说,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圈养繁殖设施,这是第一次专门为该物种设计的。该设施位于内华达州阿马戈萨山谷的阿什梅多斯魔鬼洞附近,自去年年底以来已经饲养了60枚魔鬼洞鱂鱼卵。
如果这个单独的种群不起作用,最后的最后手段将是贝辛格所说的鱼的“加州秃鹰时刻”。就像1986年研究人员从野外移除了整个极度濒危的加州秃鹰(Gymnogyps californianus)种群以进行圈养一样,这可能是拯救魔鬼洞鱂鱼的唯一方法。但是,一旦您将动物从野外移走并进行圈养,它们就很难再次学习如何在野外生存。
无论发生什么,这种小鱼——以其类似顽皮小狗的交配行为命名(真的是这样)——都面临着艰难的道路。但是,正如贝辛格坚持的那样,它们完全值得付出努力
“不知何故,这条英俊的小鱼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经历了数千年的剧烈气候变暖和干旱而英勇地生存了下来。如果人类在经历了又一个世纪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和气候变暖之后也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可能需要有人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