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真的。看看这家伙。没有比这更棒的了。
柏林动物园宣布,自168年前开园以来,首次迎来锈斑猫幼崽的诞生。锈斑猫(学名:Prionailurus rubiginosus)被昵称为“猫科动物中的蜂鸟”,与非洲南部的黑足猫(学名:Felis nigripes)争夺“世界最小野猫”的称号。 它们细长的身体和尾巴(雄性最大可达78厘米)可能比非洲的近亲更长,但体重却略轻,只有0.9-1.6公斤。 为了便于理解,世界上最小的成年虎斑猫的记录是1.36公斤。 而我家那只巨大的燕尾服猫重达4公斤。 顺便说一句,这正是家猫的平均体重(我不是个糟糕的妈妈)。
柏林动物园的两只新生幼崽于8月5日出生,体重约为60-77克。 锈斑猫不是一个容易繁殖的物种——与家猫在春季繁殖季节的14到21天的发情周期(猫“发情”并准备交配时)相比,锈斑猫的发情期只有五天。 而且,它每窝只会产下一到两只幼崽,妊娠期约为67天。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与另一种非常罕见且小型野猫物种苏格兰野猫不同,锈斑猫很容易驯服,并且有报道称该物种曾与家猫杂交。 19世纪英国医生兼动物学家托马斯·C·杰顿在家中饲养了许多锈斑猫用于研究。根据瑞士博物学家兼作家查尔斯·阿尔伯特·沃尔特·古吉斯伯格的《世界野猫》一书,杰顿曾评价它们说:“我在1846年得到了一只非常年幼的幼猫,它变得非常温顺,是所有见到它的人的快乐和赞赏的对象。 它的活力非常惊人,动作非常活泼优雅。”
在他1884年的著作《印度和锡兰哺乳动物自然史》中,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阿米蒂奇·斯特恩代尔描述了他与一些锈斑猫的经历:
“我在塞奥尼地区[印度中部]从一位贡德人那里得到了两只幼猫,我养了它们好几个月。 它们变得非常温顺,以至于虽然一年中有九个月我在野外露营,但它们从未离开帐篷,尽管允许它们自由漫步…… 晚上,小猫们被放进篮子里…… 第二天早上我到达时,我会发现它们在帐篷顶棚的两层帆布之间嬉戏,或者爬上我们扎营的树木。”“当我在工作时,我通常会把一只放在腿上,另一只依偎在我身后椅子上。 有一天,其中一只猫在附近探索一棵老树的树洞时,冲进我的帐篷,抽搐着倒在我的脚下。 我尽了一切努力来救这只可怜的小家伙,但徒劳无功,它在两三分钟内就死了,显然是被蛇咬伤了。 幸存者悲痛欲绝,拒绝进食,到处喵喵叫,不停地在我脚边打滚,用身体蹭着我的脚,好像在乞求兄弟的复活。”
“最后,我派人去村子里弄来一只普通的幼猫,我把它和另一只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起初,它们互相吐口水、发出咆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成为了好朋友,但这只来自村庄的幼猫不是来自森林的野猫的对手。 有趣的是,看到那只野猫像松鼠一样沿着帐篷的墙壁飞窜到屋顶上; 另一只猫会试图跟随,爬上几英尺,然后,用爪子挂在那里,可怜巴巴地环顾四周,然后掉到地上。”
锈斑猫的栖息地仅限于印度和斯里兰卡,这些种群已经适应了如此不同的环境类型,它们被分为两个亚种,即印度锈斑猫(r. rubiginosus India)和斯里兰卡锈斑猫(r. phillipsi Sri Lanka)。 在斯里兰卡,它们偏爱茂密的热带森林,而在印度,它们则栖息于干燥的草原和开阔的森林。 它们受限的栖息地使它们成为世界上许多受威胁的野猫物种之一。 根据 IUCN 红色名录,世界上仅剩下 10,000 只成熟个体,这使它们处于“易危”等级,并且由于伐木导致栖息地丧失,以及毛皮贸易,它们的数量持续减少。
在Zooborns上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还有更多嬉戏的图片
在这里订购我的新书《僵尸奶头、宇航员鱼和其他怪异动物》: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