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希克大象会说韩语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一头年幼的白鲸,它能勉强说人话,抢尽了风头,但一头名叫科希克的亚洲象也能模仿人类的语言,不过是用韩语,并且是用它的鼻子。

科希克于1990年出生在圈养环境中,三年后被转移到韩国的爱宝乐园动物园。在完全被单独饲养的七年前,它曾与两只雌性亚洲象一起生活了几年。在此期间,它对学习一些口头指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到2004年8月,当它14岁并即将达到性成熟时,它的训练员注意到它正在尝试模仿他们的语言。

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是科希克第一次模仿人类语言,或者它是否更早开始这样做而训练员没有注意到,但很有可能它开始这样做的原因是,在其成长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唯一的社交互动是与人类进行的。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与同类隔离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动物出现语言模仿行为,例如来自缅因州的港海豹胡佛Phoca vitulina),它在1976年表现出模仿人类语言的能力。胡佛被发现时是一只孤儿幼崽,在三个月大被转移到新英格兰水族馆之前,由当地人人工喂养。在这里,它与其他港海豹共享一个展览池,但在它的大部分生命中,它是最年长的雄性。

由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的高级研究动物学家凯瑟琳·罗尔斯领导的一项关于港海豹发声的研究描述了胡佛两岁后的奇异行为。请记住,港海豹通常被认为是相当安静的动物

“胡佛的发育一直很普通,直到1973年夏天,他开始表现出‘痉挛’、‘颤抖’和‘喘息’。这种情况在1974年持续,同时伴有‘拍胸脯’、‘奇怪的叫声’和‘粗哑的咆哮声’。胡佛在此期间生病了,表现出充血、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他的许多奇怪行为被认为与他的疾病有关。然而,几位观察员在文件中指出,他似乎在上演‘攻击’以获得人类的关注。1975年,胡佛非常吵闹,尤其是在五月、六月和七月,1976年他首次表现出性行为。1976年8月,一位观察员注意到胡佛发出的声音‘就像在说话’。他继续发出‘新的噪音’,并在1977年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

一年后,人们观察到胡佛说了自己的名字,此后,他类似单词的声音库增加到包括“Hello”、“Hello there”、“How are you”和“Get out of there”。与科希克一样,研究团队怀疑在适当的时候隔离可能会促使这种行为:“胡佛在他生命的早期,可能也是关键时期,在印记方面与同类隔离长大,”他们在加拿大动物学杂志中写道,并指出他年轻时的“奇怪”行为对于达到性成熟的雄性港海豹来说可能是正常的。“达到性成熟后,他模仿了几种人类发声。一些鸟类只有在接触人类语言并与人类看护者建立密切的社会关系时才会模仿人类语言;因此,胡佛的模仿可能与他与人类的密切社会联系有关。”

显然,胡佛在元音方面比辅音方面更擅长。而且,不能排除他是一个变形的魔神的可能性,因为据报道他有波士顿口音。他还倾向于像醉汉一样口齿不清地说单词。

研究人员认为,鉴于已经观察到许多海洋哺乳动物物种,如宽吻海豚、白鲸和座头鲸,都模仿声音,因此声音学习在海洋动物中可能比陆地动物中更常见。但这并没有阻止科希克。由于没有像我们一样的嘴唇来发出声音,他反而必须将鼻子放在嘴里,并上下移动下巴来控制发声时声道的形状——这在以前从未见过。这非常了不起,因为即使是猿类,我们最亲近的近亲,也无法被教会模仿人类语言。

科希克的训练员告诉维也纳大学认知生物学系的安吉拉·斯托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他可以模仿六个韩语单词,包括“annyong”(“你好”)、“anja”(“坐下”)、“aniya”(“不”)、“nuo”(“躺下”)和“choah”(“好”)。他们对16位韩语母语人士测试了科希克说的这些单词的47个录音。测试对象没有被告知单词的拼写或含义,并且像训练员一样,他们将科希克的模仿与正确的单词相匹配。科希克不仅完善了单词的发音,使其非常具有说服力,而且还完善了人类语言的音高和音色模式。像胡佛一样,他擅长元音,但不太擅长辅音。而且他实际上知道自己所说的话的意思的可能性很小。

为了确保科希克没有发出听起来像韩语单词的普通大象噪音,斯托格和同事们将他的发声与来自不同动物园的22头亚洲象(包括雄性和雌性,以及不同年龄段)的187次叫声进行了比较测试,发现它们有显着差异。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他们今天在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结果表明,除了对控制基频所需的喉部进行精确控制外,象脑还可以在听觉中心和相应的运动计划区域(包括控制象鼻肌肉的区域)之间传输详细信息。”他们补充说,唯一略微相似的行为是在猩猩(Pongo pygmaeus wurmbii)中使用手或叶子操纵声音时看到的。

科希克为何决定以其他大象都无法做到的方式模仿人类语言仍然是一个谜,但这可能与它在没有大象陪伴时想要让自己更像人类有关。也许学习训练员的语言帮助它弥合了物种差距。“科希克模仿语言发展的社会环境表明,声音学习的一种功能可能是巩固社会联系,在不寻常的情况下,巩固跨物种的社会联系,”研究人员总结道。

这是科希克发声的早期视频

这里订购我的新书《僵尸奶子、宇航员鱼和其他怪异动物》。

About Becky Crew

Bec Crew is a Sydney-based science writer and award-winning blogger. She is the author of 'Zombie Tits, Astronaut Fish and Other Weird Animals' (NewSouth Press).

More by Becky Crew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