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细长、大眼蛇新种:乔科伊曼蛇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一种新的、比例怪异的蛇种,名为Imantodes chocoensis(乔科伊曼蛇),在乔科热带地区被发现,该地区位于厄瓜多尔北部、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的太平洋沿岸。

它属于Imantodes(伊曼蛇属)蛇类,已知仅有其他六个物种。Imantodes 又名钝头藤蛇,具有非常独特的外观:头部钝圆、眼睛大(有时几乎是凸出的)、身体细长,以及比例上相当细的脖子。一些物种,如来自巴西的钝头树蛇(Imantodes lentiferus),由于其非常奇怪的比例,看起来简直是卡通化的。

Imantodes 纤细、灵活且是夜行动物,生活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树上,利用下半身的重量,毫不费力地将头部和上半身从一个树枝甩到另一个树枝上。为了捕猎,它们将下三分之一的身体(内部器官所在的位置)紧贴树枝以获得支撑,从而解放头部和其余身体,以便抓取蜥蜴和青蛙等猎物。这些不具攻击性的蛇只有轻微毒性,它们使用位于上颚深处的后牙(比蝰蛇和眼镜蛇更常见的前牙更靠后)注射毒素。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I. chocoensis 于 2007 年 4 月 24 日由来自厄瓜多尔 Museo de Zoología QCAZ 的奥马尔·托雷斯-卡瓦哈尔领导的动物学家小组发现。根据一些活体个体和自 1994 年以来一直存放在厄瓜多尔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未被鉴定的保存标本进行了描述。它也被称为乔科钝头藤蛇,通过对其 DNA、形态特征和颜色模式的分析,与它的近亲区分开来。

这种新物种真正独特之处在于它缺失了所谓的颊鳞。颊部是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眼睛和鼻孔之间的区域,因此大的颊鳞位于此处,两侧是靠近眼睛的前眼鳞和靠近鼻孔的前鼻鳞。约占所有现有蛇类 65% 的游蛇科中的每条蛇都有颊鳞,但I. chocoensis 只有一片大的前眼鳞和两片后眼鳞(多出的一片很小)。

I. lentiferus 的长度不超过 107 厘米,其身上有白色奶油色、铜色、深棕色和黑色的图案。它巨大的、凸出的眼睛占据了头部总长度的 27%。性别由半阴茎的存在决定,半阴茎是蛇和蜥蜴的阴茎等效物。这个难以捉摸的器官在需要时保持在尾巴内倒置,在I. lentiferus 的情况下,半阴茎相对较长(11.2 毫米),覆盖着大型、突出的刺和几排较小的刺,以帮助雄性将自己固定在雌性体内。

托雷斯-卡瓦哈尔及其团队对I. chocoensis 的分析发表在昨天出版的最新一期《ZooKeys》上,结果表明它与钝头树蛇(Imantodes lentiferus)的亲缘关系非常密切,已被宣布为姐妹物种。托雷斯-卡瓦哈尔认为,这两个物种可能共享一个祖先物种,该祖先物种的种群被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一分为二,永远分裂开来。

About Becky Crew

Bec Crew is a Sydney-based science writer and award-winning blogger. She is the author of 'Zombie Tits, Astronaut Fish and Other Weird Animals' (NewSouth Press).

More by Becky Crew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