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合法化:政治、个性和说服技巧。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为了纪念本周美国最高法院就第八号提案和《婚姻保护法案》的合宪性做出的重大决定,我重新发布了这篇稍作编辑的文章,它来自我Wordpress博客的档案。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2011年6月,纽约州刚刚将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您可以通过点击左侧的“来自档案”图标查看原始帖子。


本周对婚姻来说是重要的一周。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今天和明天,美国最高法院将听取关于两项近期关于同性婚姻的法律的合宪性辩论,这两项法律分别是第八号提案(明确规定只有异性婚姻在加利福尼亚州被承认)和《婚姻保护法案》(一项联邦法律,正式将婚姻定义为一男一女的结合)。

许多人想知道这对同性婚姻在美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这确实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为什么美国人的意见似乎如此不同? 当涉及到婚姻平等时,为什么我们不能都和睦相处呢?

对同性婚姻的态度从何而来?

美国只有九个州将同性婚姻合法化,最有可能与大量反对同性婚姻的参议员(以及推测的美国公民)有关。 但除了明显的因素(如宗教和年龄)之外,还有什么可能使某人特别有可能拒绝同性婚姻的想法呢?

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研究关于政治意识形态心理根源的实证研究来找到一些答案。 保守的社会态度(通常包括反对同性婚姻)与对稳定性、秩序和确定性的偏好密切相关。 事实上,研究表明,这些态度可能是一种由焦虑驱动的补偿性心理过程的一部分; 那些对不确定性感到特别威胁的人,会通过高度重视规范、规则和僵化来应对。 因此,那些特别不能容忍模棱两可、生活在不稳定环境中、或者仅仅是天生需要秩序、结构和封闭性的人,更可能持有促进僵化和传统社会规范的态度——这意味着他们最有可能反对同性婚姻。

不能容忍模棱两可意味着什么? 那么,您是宁愿将您周围的世界看作是清晰明了的,还是宁愿将一切都看作是复杂和多维的? 属于第一类的人更可能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性别角色、人际关系和婚姻概念)都是二分的、僵化的和明确的。“不能容忍模棱两可”的人也更容易将模棱两可的情况理解为特别具有威胁性。 毕竟,如果您天生不适应复杂、灰色的世界,那么任何给您带来这种不确定性的情况都会被视为潜在的危险。 这很可能就是当保守派将模棱两可的情况(例如,同性伴侣潜在的婚姻)视为威胁来源(例如,对婚姻的神圣性)时所发生的情况。

为什么态度改变如此困难?

在阅读以上部分之后,应该很清楚地看到,在赞成和反对同性婚姻的双方如何看待对方的观点方面都存在问题。 问题实际上不是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只有一种,而另一方只是没有以这种方式看待它; 问题在于双方都在关注完全不同的事情

总的来说,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将社会描绘成天生可以改进的,因此自由主义者受最终实现社会平等的愿望驱动; 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将社会描绘成天生等级森严的,因此保守主义者受使世界尽可能稳定和安全的愿望驱动。 因此,当自由主义者拼命思考为什么保守主义者反对人权时,保守主义者却坐在另一边,想知道自由主义者到底为什么要制造混乱、无序和危险的不稳定。这归结为对平等的关注与对秩序的关注。 如果不理解这一点,没有人会理解对方想知道和听到的内容,所有各方的论点都将充耳不闻。1

但还有另一种心理过程在起作用。 当某人对某事持有强烈的态度(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时,大脑会非常努力地保护它。 当面对关于特定主题的信息时,人们会关注(并记住)那些加强他们态度的论点,而他们会忽略、忘记或错误地记住任何与他们态度相反的论点。 即使面对证据证明某种态度无疑是错误的,人们几乎总是会通过简单地变得更加两极分化来做出反应; 他们离开互动时,甚至比以前更加确信他们的态度是正确的。 因此,即使双方都理解如何构建他们的论点——即使自由主义者指出同性婚姻权利将如何帮助稳定经济,或者保守主义者向自由主义者辩称他们可以通过民事结合而不是通过婚姻来提供平等权利——任何一方仍然不太可能成功改变任何人对任何事情的态度。

如果态度如此顽固,那么过去它们是如何改变的呢?

那么它是如何发生的呢? 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纽约州如何在2011年6月以33票对29票的结果将同性婚姻合法化?

我敢打赌,部分原因可能与当时已经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其他五个州有关,并且看到他们的异性婚姻仍然像以前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随着同性婚姻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异性婚姻仍然不受影响),它也将变得不那么具有威胁性; 随着它变得不那么具有威胁性,它将减少那些不擅长处理模棱两可的人的威胁反应。

但我可以提供另一个有力的竞争者:S5857-2011号修正案。

这项修正案规定,反对同性婚姻的宗教机构不必执行同性婚姻,它在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通过前不久获得通过。 在我们的互动中,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社会规范在起作用,它塑造了我们如何回应人们的说服尝试:当我们感觉某人向我们让步时,我们会感到有压力也让步一些东西。 这被称为互惠让步

假设一位女童子军来到您家门口,问她是否可以向您出售十盒饼干。 您不好意思说不,但您的腰围不需要这些饼干,您的钱包也不需要这笔开销。 在您拒绝出售后,她回应说是否愿意购买五盒。 然后您改变主意并同意购买五盒; 毕竟,如果女童子军愿意让步那五盒饼干,您会感到有压力也让步一些东西作为回报——比如您的一些钱。 这就是互惠让步的力量。

在我看来,这可以很好地解释2011年纽约州参议院发生的事情。 投票结果是平局:31票赞成,31票反对。 当参议院通过修正案时,这相当于赞成同性婚姻的一方做出了让步,根据互惠让步的逻辑,这应该鼓励投反对票的参议员通过让步他们的选票来回报。 对于他们中的两个人来说,这奏效了。

因此,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个性和意识形态以及态度都可以在我们对同性婚姻的态度中发挥作用,甚至选票也可能因为我们可以从当地女童子军那里学到的技巧而发生摇摆。 这意味着对于本周参与辩论的每个人来说,绝对至关重要的是要理解,我们不会都对相同类型的论点、推理或请求做出反应。 相反,我们必须考虑对平等或稳定性的关注可能会如何塑造我们关注的信息,以及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价值观。


1 我承认这些都是概括性的描述,这些描述并不能准确地代表每一位自由主义者和每一位保守主义者。 我也承认,个人的政治态度比这种区分可能表现出来的要复杂得多,宗教意识形态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平等与稳定性的关注,从根本上来说,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根本区别。


 

 

 

Jost, J., Glaser, J., Kruglanski, A., & Sulloway, F. (2003). Political conservatism as motivated social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 339-375. DOI: 10.1037/0033-2909.129.3.339

Gerber, A., Huber, G., Doherty, D., Dowling, C., & Ha, S. (2010). Personality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Relationships across Issue Domains and Political Context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4. DOI: 10.1017/S0003055410000031

Lord, C., Ross, L., & Lepper, M. (1979). Biased assimilation and attitude polarization: The effects of prior theories on subsequently considered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 2098-2109. DOI: 10.1037/0022-3514.37.11.2098

Kunda, Z. (1990). The case for motivated reason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 480-498. DOI: 10.1037/0033-2909.108.3.480

Petty, R., & Cacioppo, J. (1979). Issue involvement can increase or decrease persuasion by enhancing message-relevant cognitive respon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 1915-1926. DOI: 10.1037/0022-3514.37.10.1915

Cialdini, R.B., Vincent, J.E., Lewis, S.K., Catalan, J., Wheeler, D., & Darby, B.L. (1975). Reciprocal concessions procedure for inducing compliance: 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 206-215. DOI: 10.1037/h0076284

最高法院大法官图片由Steve Petteway通过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美国最高法院收藏的一部分。 作为公共领域图像提供。

彩虹旗图片由Benson Kua通过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最初发布于Flickr。 通过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2.0通用许可提供。

第八号提案集会图片由Richard Johnstone通过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最初发布于Flickr。 通过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2.0通用许可提供。

Stephen Colbert 与 Neil Patrick Harris 对话的图片由Merah Bartowski通过Tumblr提供。

Melanie Tannenbaum is a freelance writer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s consultant currently living in the Bay Area.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n 2015, where her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science of persuasion and motivation regarding political,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 For more info, see her personal website.

More by Melanie Tannenbaum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