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想象一下,你是一只幼猴,在被隔离几个小时后,你刚被扔进笼子里。你被剥夺了食物,所以你饿坏了。面对你的是两只看起来像成年猴子的(假的)猴子,它们的设计看起来都可能成为你的母亲。左边是“铁丝妈妈”,配备了奶瓶和喂食管,这样你就可以紧紧抓住她,用牛奶填饱肚子。右边是“绒布妈妈”,没有奶瓶,但有一个毛茸茸的毛巾布外层,可以让你享受几个小时柔软温暖的拥抱。
你只能跑到其中一只猴子那里。你会选择哪一只?
六七十年前,许多心理学家会声称,我们对父母形象产生的任何感情都是纯粹的行为主义反应。在多次从母亲那里获得维持生命的食物后,孩子们将这种“积极情感”与这些照顾者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人们“爱”他们母亲的唯一解释。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但这并不是哈里·哈洛的想法。哈洛是 20 世纪 60 年代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工作的心理学家,他认为,我们对父母的爱戴,除了我们对食物和生存的原始需求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他认为还有一个额外的因素:舒适。
哈洛为了检验这个假设所做的事情可以说是巧妙的,但无疑是残酷的。1 哈洛剥夺了猴子的食物,使它们极度饥饿,然后将它们关进笼子里,在那里它们可以选择两只“母亲形象”跑过去。左边是铁丝妈妈——冰冷而不舒服,但配备了一个奶瓶,可以为幼猴提供维持生命的营养。右边是绒布妈妈——温暖、柔软、舒适,但无法为幼猴提供任何食物。如果说我们“爱”我们的母亲(和父亲)的唯一原因是基于对我们食物需求的条件反射,那么幼猴应该每次都跑到可以喂养它们的铁丝妈妈那里。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差远了。
一次又一次,即使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猴子也会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然后尽快冲到绒布妈妈那里,依偎在她温暖舒适的身体里度过接下来的 17-18 个小时。幼猴有时会接近饥饿状态,然后才会自愿离开绒布妈妈去重新填饱肚子。
猴子向我们表明,在关键时刻,我们爱我们的母亲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喂养我们。
我们爱她们是因为她们拥抱我们。
哈洛的这种想法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领域历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约翰·鲍尔比的启发,他在 20 世纪 50 年代根据他对年轻孤儿男孩的观察,发展了依恋理论。鲍尔比确定,我们对父母形象(特别是,他认为是对母亲)的依恋在我们学习、成长和发展健康的成人关系的能力中起着巨大而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牢固的依恋,我们注定会深受困扰。2
哈洛利用这项研究来探索我们对爱和情感的核心动机的假设,而鲍尔比的学生玛丽·安斯沃思则决定研究其他问题:不同类型的母婴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描述它们,以及什么样的育儿行为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孩子?
为了做到这一点,安斯沃思创造了一种称为陌生情境程序的范例。3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 20 分钟,并遵循严格的事件顺序
父母和婴儿进入实验室游戏室。
父母和婴儿被单独留下。允许婴儿自由探索房间和所有玩具。
一个陌生人走进来,开始与父母交谈。然后陌生人接近婴儿。
父母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地离开,留下陌生人与婴儿单独在一起。
婴儿现在与父母分离。陌生人试图与婴儿互动。
父母回到房间,迎接并安慰婴儿。
陌生人离开房间,留下父母与婴儿单独在一起。
父母再次离开房间。婴儿被单独留在房间里(当然,通过镜子监督)。
陌生人重新进入房间,再次尝试与婴儿互动。
父母重新进入房间,迎接婴儿,并尝试抱起他/她并提供安慰。陌生人离开。
实验人员通过双向镜观察整个过程,记录以下四个关键事项
婴儿在多大程度上探索环境,例如玩新玩具或爬来爬去?
当婴儿的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如何反应?
当婴儿与陌生人单独在一起时,他的行为如何?
当婴儿的父母回到房间时,婴儿如何反应?
在观察了数十次甚至数百次的这些互动后,安斯沃思很快发现,依恋风格主要有三种: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根据婴儿在上述范例中的行为方式,可以将婴儿分为这些类别。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在身边时会感到快乐。他们很乐意探索游戏室,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当他们感到害怕或不安时可以求助于母亲,但他们并不觉得需要紧紧抓住她。当她离开时,他们会变得非常痛苦,经常哭闹或拒绝离开门口,希望她会回来。然而,一旦母亲回到房间,他们很乐意接受她的安慰,并很快恢复正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又会很高兴地探索游戏室,仿佛母亲从未离开过。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在身边时通常会感到茫然或不感兴趣。他们很乐意探索游戏室,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与母亲互动没有真正的兴趣。当她离开时,他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痛苦。当她回来时,他们似乎并没有特别高兴见到她。总的来说,这些婴儿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回避或脱离了他们的母亲。
焦虑型依恋:虽然焦虑型依恋的婴儿最初在游戏室里看起来还不错,但一旦母亲离开,他们就会变得非常痛苦。然而,与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不同,一旦母亲回到房间,他们就不会恢复正常。相反,他们可能会显得非常矛盾,在似乎对母亲敢于离开感到非常生气,或者紧紧抓住她并继续歇斯底里地哭闹之间交替。他们不会很快恢复正常并回到探索游戏室的状态;他们会继续紧紧抓住母亲,或者表达对她抛弃他们的愤怒。
这些依恋风格被认为源于不同的“育儿”行为,主要围绕情感可用性和反应性。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并且情感上可用,他们就会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这意味着,当孩子想要关注时,父母会可靠地提供关注和照顾;然而,当孩子想要独处时,父母会给他们适当的空间去探索和独立(当然,是以安全的方式)。
如果父母始终不可用、拒绝或疏远,他们可能会与孩子建立回避型依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会了解到他们的父母不会在那里支持他们,因此他们会采取一种依恋模式,这种模式围绕着独立到永远不需要父母的地步。
最后,如果父母的反应不一致,他们可能会与孩子建立焦虑型依恋关系。这意味着,尽管他们有时可能会回应孩子的需求,但他们也可能同样频繁地不回应。实践这种育儿方式的人可以被认为是采取了一种相当以自我为中心的育儿方式;当父母方便时才给予关注,即使孩子不想被抱着或一起玩,但当孩子想要(或需要)关注时,并不总是给予关注。当然,父母不可能总是能够回应孩子的哭闹、需求或愿望。没有父母是完美的!但这些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行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父母可能经常像回应一样不回应,而且完全不可预测。
安全型依恋还有哪些特征?安全型依恋的三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婴儿会寻求亲近(想要靠近母亲),将母亲用作安全港(在感到不安或害怕时依偎在她身边),并将她用作安全基地(利用她在那里的知识作为“安全网”,获得必要的勇气去探索周围环境,尝试新的、有趣的事物,而不会太害怕)。
真正令人着迷的是,这些依恋模式最终会影响我们一生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一般的想法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创造了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工作模型”(或心理表征)。我们父母的情感反应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引导我们创建心理模型,这些模型形成了我们对一生中人际关系期望的概念。在下表中,您可以看到具有三种依恋风格中的每一种风格的人在成年后可能如何处理成人关系,包括浪漫关系、友谊等等。
甚至还有一些问卷调查,您可以用来评估您在浪漫关系中的依恋风格,或者您对父母的成人依恋,这些问卷调查会询问您在多大程度上觉得自己可以依靠父亲,或者您是否担心被母亲抛弃(我在本文末尾包含了一些指向各种“依恋测验”的链接)。但成人依恋的细微差别是另一个故事了……
目前,我们只需要知道,我们的母亲(和父亲)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爱——在某些方面,我们对爱的渴望与对食物等基本需求的渴望一样多(甚至更多)。我们的母亲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我们的愿望和需求,这塑造了我们与他人互动、回应陌生人和探索环境的方式,最终在我们一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到了成年,我们与父母的依恋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为我们提供的关于我们应该期望其他人在亲密关系中如何回应我们的模型,可以塑造我们在浪漫伴侣、朋友和同事中寻找什么。
所以母亲节快乐,妈妈。感谢您一直都在那里,给予拥抱、亲吻和持续的情感支持。为了追求我的教育梦想,我两次跨越了整个国家,我尝试了许多事情,我需要一个非常安全的基地才能有勇气去尝试,并且我找到了非常幸福、健康的浪漫关系。
因为社会心理学,我知道我应该感谢您(和爸爸!4)为此付出的一切。
1. 显然应该不用说,哈洛对幼年恒河猴的实验是极其不道德的。他将幼猴隔离饲养,导致严重的精神和情感障碍,这些障碍困扰着这些可怜的猴子一生。我不赞同这种行为。虽然我仍然很高兴有经验证据支持我们对爱和舒适的核心需求,并且我认为哈洛建立的证据对我们的领域和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很重要,但我对这些理论是以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深感悲伤。本网站对哈洛实验的描述绝不应被视为认可虐待动物的行为。
2. 我想非常、非常、非常明确地声明,这句话与关于职业母亲、职业父亲等的任何辩论都无关。在比较职业父母的孩子和有全职父母的孩子时,依恋质量没有差异。鲍尔比谈论的是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像哈洛实验中的猴子一样对待的孩子。这些孩子非常孤立,连续数小时没有社交接触,并且在他们的形成时期绝对没有父母形象在场。研究表明,只要父母和孩子互动时依恋的质量很强,那么这位父母是否碰巧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就无关紧要。请理解这一点。
3. 所有参与的母亲都在最初的研究中提供了同意书,允许永久共享和使用这些视频用于教育目的。
4. 请不要担心;PsySociety 也爱父亲!即使早期的大多数依恋研究都是以母亲作为被观察的主要照顾者进行的,但与父亲的依恋关系绝对至关重要。再等一个月左右;很快,就轮到爸爸在博客上露面了!
更多信息
几个与依恋相关的性格测验(免责声明:本网站由我的同事内特·哈德森托管)
成人依恋理论的非常全面的概述(免责声明:本网站由我的同事克里斯·弗雷利托管)
成人依恋问卷:发现您的依恋风格!(免责声明:本网站由我的同事克里斯·弗雷利托管)
参加数十个引人入胜的与依恋相关的测验和性格测试!(免责声明:本网站由我的同事克里斯·弗雷利托管)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 Blehar, M., Waters, E., & Wall, S. (1978). 依恋模式。Hillsdale, NJ: Erlbaum。
Ainsworth, M. 和 Bowlby, J. (1965). 儿童保育与爱的成长。伦敦:企鹅出版社。
Blum, Deborah. (1994). 猴子战争。牛津大学出版社。
Bowlby J (1973). 分离:焦虑与愤怒。《依恋与丧失》(第 2 卷);(国际精神分析图书馆第 95 号)。伦敦:霍加斯出版社。
Bowlby J (1988). 安全基地:亲子依恋与健康的人类发展。塔维斯托克专业书籍。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
Fraley, R. C., Heffernan, M. E., Vicary, A. M., & Brumbaugh, C. C. (2011). 亲密关系体验-关系结构问卷:一种评估跨关系依恋取向的方法。心理评估,23, 615-625。
Harlow, H. F. (1958). 爱的本质。
Harlow, H.F. (1962). 灵长类动物情感的发展。第 157-166 页,载于:《行为的根源》(E.L. Bliss 编辑)。纽约:哈珀出版社。
Heffernan, M. E., & Fraley, R. C. (2013). 早期的养育经历会影响成年后人们觉得有吸引力的东西吗?来自父母年龄研究的证据。个性研究杂志,47, 364-368。
Heffernan, M. E., Fraley, R. C., Vicary, A. M., & Brumbaugh, C. C. (2012). 成年浪漫关系中的依恋特征和功能。社会和人际关系杂志,29, 671-693。
图片来源:
哈洛猴子照片来自最初的实验,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档案馆提供。
陌生情境照片来自最初的实验,由 Social-Psych 提供。
所有其他图片均为作者的个人家庭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