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进化:《X战警》能教会我们关于刻板印象什么?

本周末是《X战警:逆转未来》上映的日子,这是《X战警》电影系列中最新的一部,该系列非常成功。 对于那些不熟悉《X战警》系列的人来说,故事围绕着一群“变种人”展开,他们是拥有超能力的生物,据称代表着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他们的能力从 [...]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上,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本周末是《X战警:逆转未来》上映的日子,这是《X战警》电影系列中最新的一部,该系列非常成功。

对于那些不熟悉《X战警》系列的人来说,故事围绕着一群“变种人”展开,他们是拥有超能力的生物,据称代表着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他们的能力从心灵感应到细胞再生应有尽有。 除了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和有趣的动作场面之外,《X战警》电影最引人入胜的方面之一是,我们很容易理解并感同身受X战警和其他变种人所面临的来自恐惧的、非变异人类的偏见。 事实上,《X战警》电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关于刻板印象的本质、我们如何形成刻板印象,以及是什么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激活它们。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我们如何形成刻板印象?

是什么让我们形成刻板印象? 为什么有些刻板印象与其他刻板印象不同?

根据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我们根据我们的感知在两个维度上的落点来形成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热情能力

当我们认为群体讨人喜欢、友好和/或无威胁时,我们认为他们具有较高的热情; 如果其他人被视为竞争对手,我们会降低该社会群体在“热情”维度上的评价。

当我们认为群体有雄心、成功和/或地位高时,我们认为他们具有较高的能力。 如果群体在社会地位阶梯上处于较低位置,我们会认为他们无能。

该模型背后的理念是,我们会对每个群体感知的热情能力水平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这是该模型可能的样子,其中填充了典型的情绪反应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的内群体(或文化多数群体,如美国的白人和基督徒)在热情和能力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因此,这种组合会引发自豪感和钦佩感,以及积极或被动地帮助该群体成员的倾向(直接帮助他们或仅仅是想与他们交往)。 在另一方面,像吸毒者或无家可归者这样的群体通常被认为在热情和能力方面都很低。 这会产生诸如厌恶和愤怒之类的感觉; 人们对这些情绪的典型反应行为包括希望通过忽视或直接攻击来伤害这些群体成员。 高水平的热情与低水平的能力相结合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的特征; 当我们遇到我们认为讨人喜欢但又无能的群体时,我们的刻板印象基于怜悯,这会引发混合的行为反应:虽然人们有时会尝试积极地帮助他们,但他们经常因忽视而受到被动的伤害。

但是我们的X战警在哪里呢? 凭借他们的超能力,他们非常能干; 事实上,人类恐惧的基础恰恰在于变种人对完全控制和破坏的潜力。 然而,他们极端的“异类”(无论是在表型还是基因型方面)以及对资源的感知竞争使他们完全处于“低热情”的一侧。 高能力/低热情的人似乎囊括了所有世界中最糟糕的部分——他们拥有“被钦佩”群体的高地位,却没有讨人喜欢的特质,并且他们具有“令人厌恶”群体的冷酷、剥削性质,却没有阻止他们成功的无能。1 像X战警变种人这样的群体被认为是享有特权的局外人,这会引发一种独特的情绪反应:嫉妒。

如果《X战警》系列中贯穿始终的彻底消灭变种人的最终目标唤起了令人不安的精神上与大屠杀的相似之处,那么这有充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反派万磁王是大屠杀幸存者这一事实。 嫉妒是刻板印象最危险的情感基础; 它将勉强的尊重与强烈的厌恶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复杂的情绪混合体,在无威胁的社会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被动的钦佩,一旦你周围的环境变得稍微不稳定,就会导致暴力袭击。 事实上,被嫉妒的群体是种族灭绝和大规模谋杀最频繁的目标。 人们不一定想要消灭他们怜悯的群体,甚至不一定是让他们愤怒的群体——他们想要消灭那些让他们嫉妒的群体。

我们何时激活刻板印象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总是会自动(且自发地)根据刻板印象将其他人分类到群体中——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所有人都在到处走动,只将刻板印象作为我们判断和决策的唯一依据。 通常,我们有清醒的头脑(和认知控制)知道,即使我们意识到某些刻板印象,我们也不应该毫无例外地将它们应用于我们遇到的每个人。 然而,有几种情况使我们更有可能依赖刻板印象。

1.你很累。 当人们的认知能力被耗尽时——因为他们已经思考了很多,在其他任务上投入了很多精力,或者只是很累——他们更有可能依赖刻板印象。 如果你已经在一个无聊的委员会听证会上坐了几个小时,争论《变种人登记法》的相对优点和缺点,并费力地集中注意力直到你认知耗尽,那么你在对你的投票做出决定时更有可能依赖刻板印象。

2.你的自尊心刚刚受到打击。 当你的自尊心受到某个社会群体的威胁时,你更有动力对该群体应用刻板印象以进行补偿。 因此,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博物馆里,你看到一群年轻的学生。 在这群学生中,有一个男孩在玩弄打火机,还有一个名叫罗格的可爱女孩。 如果你既在要求点火时被拒绝,又在试图勾搭女孩时被拒绝,那么自我打击很可能使你的自尊心下降了几格。 如果你随后意识到你刚刚被一群变种人拒绝了,那么当你开始与他们战斗时,你更有可能应用刻板印象,也许会朝他们大喊“怪胎!”之类的称谓,同时挥舞你的拳头。

3.你在争夺资源。 当你认为资源有限,并且你正在与另一个群体竞争资源时,你更有可能将另一个群体刻板印象为具有竞争力的,并且(因此)不那么热情,从而导致可能引发暴力反应的诸如厌恶、愤怒或嫉妒之类的情绪。 因此,如果参议员凯利通过描绘一个“我们与他们”的世界来推动《变种人登记法》,在这个世界中,变种人正在与人类竞争资源、工作、伴侣和整体生存,那么选民更有可能采纳对变种人的负面刻板印象,并执行由嫉妒引起的暴力、有害行为反应。

那么我们可以从X战警中学到什么?

《X战警》可以教会我们关于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和应用刻板印象的三件事。

1. 小心你如何看待你可能认为是竞争的社会群体。 两个“低热情”的社会群体(无论能力如何)最有可能引发有害的行为反应,但将一个群体刻板印象为“低热情/高能力”可能会导致特别危险的后果,尤其是在社会政治环境不稳定时。 如果你面对X战警,尽量不要嫉妒他们令人敬畏的力量——这只会导致麻烦。

2. 当出现你有机会依赖刻板印象来形成判断或做出重要决策的情况时,尽量不要感到疲倦、受到威胁或自尊心低下。 如果一个变种人让你感到疲倦、抢走了你的工作或侮辱了你的发型,那么要避免使用基于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评判他/她将尤其困难。

3. 刻板印象不是评判社会类别中每个成员的准确方法——它们是基于社会认知的基于群体的社会分类,不一定基于现实。 例如,将“变种人”视为低热情群体的看法并不意味着将这种判断延伸到像夜行者这样的个体变种人是准确的,夜行者非常友好并且相当无害(当不受威廉·史崔克控制时)。

但即便如此,你可能也不应该惹怒金刚狼。

 

 

 

 

 

 

 

1我想非常清楚地表明,我并非试图暗示我对剥削性、冷酷性、无能等方面的任何看法对于我提供的常用示例中指出的社会群体来说是准确的。 我只是在解释一个现有的刻板印象形成模型(它代表文化偏见和基于群体的概括,而不是与任何一个人的个人观点相混淆,包括我自己的观点,以及我假设的模型作者的观点)。 这不是一个个人态度形成的模型,也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表明任何一个人对老年人、残疾人、无家可归者、吸毒者或变种人的态度。


Harris, L. T., Cikara, M., & Fiske, S. T. (2008). Envy as predicted by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In R. Smith (Ed.), Env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ske ST, Cuddy AJ, Glick P, & Xu J (2002). A model of (often mixed) stereotype content: competence and warmth respectively follow from perceived status and compet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6), 878-902 PMID: 12051578

Cuddy, AJC, Fiske, ST, & Glick, P (2007). The BIAS Map: 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631-648 DOI: 10.1037/0022-3514.92.4.631

Govorun, O, & Payne, BK (2006). Ego depletion and prejudice: Separating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 Social Cognition (24 ), 111-136 DOI: 10.1521/soco.2006.24.2.111

Sinclair, L., & Kunda, Z. (2000). Motivated stereotyping of women: She’s fine if she praised me but incompetent if she criticized m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 1329-1342 DOI: 10.1177/0146167200263002

施陶布,E. (1989)。邪恶的根源:种族灭绝和其他群体暴力的起源。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

费斯克,S. T. (1998)。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载于D.T. 吉尔伯特、S.T. 费斯克和G. 林德齐(编)《社会心理学手册》(第357-411页)。波士顿:麦格劳-希尔。

特色图片根据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许可获得,来自DeviantArt上的Kiwi-RGB

此帖子先前于2011年6月在我旧的PsySociety博客上发布,当时是为了纪念《X战警:第一战》的上映。

你可以点击左侧的“来自档案”图标查看原始帖子。

Melanie Tannenbaum is a freelance writer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s consultant currently living in the Bay Area.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n 2015, where her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science of persuasion and motivation regarding political,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 For more info, see her personal website.

More by Melanie Tannenbaum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