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啊,万圣节。
今晚是一年中孩子们可以穿上他们最喜欢的服装,暂时将自己变成小奥拉夫、安娜和艾莎,并在他们当地的社区里兴高采烈地蹦蹦跳跳,敲着门,欢快地将他们的桶伸向那些开门的人,咧着嘴露出大大的笑容,尖叫着“不给糖就捣蛋!”的夜晚。
如果他们真的很幸运——哦,如果他们真的中了“不给糖就捣蛋”的头彩——他们会偶然发现“不给糖就捣蛋”任务的圣杯。他们会找到一所房子——甚至几所房子——主人只是把一碗糖果放在外面供人拿取,很可能还会有一个牌子,非常甜美地要求“请只拿一块!”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方式是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你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哈。好像会发生似的。
然而,即使我们这些今晚在家给邻居孩子发糖的人也知道,“请只拿一块!”的要求并不总是……得到尊重。你所要做的就是背过身去或表现出软弱的迹象,然后 BAM。糖果碗周围可能会变成一场混战。
这种“不给糖就捣蛋”的困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经历,以至于 1976 年,西雅图的一个由埃德·迪纳领导的心理学家团队想到了这种每年的经历,并决定利用它来对去个性化进行一个小实验。
去个性化,简而言之,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指出当我们在群体中时,我们会失去一些自我意识,并且更有可能以放纵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行事。它比“同侪压力”或“随波逐流”要复杂一点。它更多地与以下事实有关:(a) 当我们被人群包围时,这会让我们感觉身体更兴奋,并且 (b) 当我们感到匿名时,我们会感到不那么自我意识,并且对自己的行为不那么负责。更高的生理唤醒和更低的自我意识的结合意味着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更有可能失去抑制力,并做出一些我们原本可能不会做的厚颜无耻的事情。
回到我们上面的故事,你可以认为“拿走比你应该拿的更多的糖果”是放纵的、不合适的、违规行为的万圣节特定示例——你正在违反你被赋予的规则,并且你正在做一些你不应该做的事情。迪纳和他的同事想看看他们是否可以玩弄一些被认为会影响去个性化效应强度的不同情境因素,并看看这些因素是否真的对多少孩子会偷一些额外的糖果(如果他们有机会的话)产生任何影响。

如果当人们感到不那么自我意识和更加生理唤醒时,去个性化会增强,那么任何 (a) 增加匿名性 和/或 (b) 将他们置于一个群体中都会奏效——反之,任何让人们感到更容易被识别、个性化或被挑出来的东西都会抑制它。群体的存在(或不存在)超出了研究人员的控制范围——孩子们要么单独出现,要么成群结队。但是研究人员可以做的 是玩弄另一个因素——匿名性——并看看它如何根据他们是否与朋友在一起而对“不给糖就捣蛋”者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孩子们出现在这项研究中包括的 27 所西雅图房屋的门口时,总会有一位实验者在那里开门——一位不住在附近的实验者,因此孩子们不熟悉。在 1970 年代末的那个万圣节之夜,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这项研究的 1000 多名“不给糖就捣蛋”者中,有一半实验者只是热情地迎接他们,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走廊里摆在他们面前的碗里只拿一块糖果,然后说她必须回到房子的另一个房间完成一些工作。对于另一半,实验者做了同样的事情——除了在她给他们糖果并退出到房子后面之前,她明确地问了所有“不给糖就捣蛋”者他们的名字 和 他们住在哪里。在将信息重复给他们之后——清楚地表明她确切地知道他们是谁 和 他们住在哪里——她告诉他们“只能拿一块糖果”的规则,然后退出。然而,孩子们不知道的是,她的“工作”实际上只是让她回到一个小小的隐藏的窥视孔后面——在那里她可以 准确地看到 那些穿着服装的小捣蛋鬼在做什么。
你认为发生了什么?

正如研究人员所预料的那样,匿名性 和 群体存在 这两个因素对“不给糖就捣蛋”者最终表现得好或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 7.5% 的单独出现并提供姓名和地址的“不给糖就捣蛋”者最终从碗里偷了额外的糖果。然而,在频谱的另一端,是那些成群出现并保持匿名的淘气小“不给糖就捣蛋”者。当他们认为没有人看到时,其中高达 57% 的“不给糖就捣蛋”者最终从碗里偷偷拿了几块额外的糖果。
“但是等等,”一位敏锐的读者现在可能会注意到。“我们确定这专门与去个性化有关吗?也许这真的只是关于同侪压力?”
嗯,确实如此。一点点。但也并非如此。

正如你在上面看到的那样,“不给糖就捣蛋”者的行为 确实 受到了群体中第一个孩子最终所做的事情的影响。如果第一个拿到糖果碗的“头领”决定偷偷拿走一些额外的糖果,那么她的大部分同伴最终也会决定这样做。另一方面,如果第一个孩子决定做好事,只拿一块糖果,那么该组中高达 90% 的其他人都照做了。因此,这里绝对有 建模 的证据——孩子们 确实 观察了第一个“不给糖就捣蛋”者所做的事情,并将其行为作为指导。如果他偷了,他们也会偷。如果她没有偷,他们也不会偷。
但是……


……这不可能 是 整个故事,因为第一个走上去的孩子仍然需要决定该怎么做,而这个决定是在没有关于其他群体成员的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的(因为,嗯,他是 第一个 拿到糖果碗的孩子)。正如你在上面的图表中看到的那样,当研究人员回头专门查看一个群体中的 第一个孩子 决定做什么时,他们发现比预期(基于单独孩子的比率)更多的“不给糖就捣蛋”者偷了额外的糖果 —— 特别是 当他们有匿名的额外好处时。
这让我们明白,仅仅在群体中 确实 有一些特别之处,即使你不是严格地模仿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 并且 匿名 确实有一些特别之处,尤其是当你因为周围有一群伙伴而感到兴奋时。
这里的故事寓意是什么?如果你想让你的“不给糖就捣蛋”者遵守只拿一块糖果的规则——那么,密切关注你的糖果碗可能是你最好的选择。但你也可以无辜地问你的“不给糖就捣蛋”者他们的名字 和 他们住在哪里。
研究表明,如果你只问这两个简单的问题,你就会获得巨大的回报——以 11 月 1 日到来时,一碗光荣地没有被耗尽的糖果的形式。
参考
迪纳,E.,弗雷泽,S.C.,比曼,A.L.,和凯勒姆,R.T. (1976)。去个性化变量对万圣节“不给糖就捣蛋”者偷窃行为的影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33,178-183。
图片来源
Evan Amos 通过 维基共享资源 提供的糖果玉米
Belinda Hankins Miller 通过 维基共享资源 提供的“不给糖就捣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