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这绝对是我科学生涯中最超现实的时刻之一,今天早上我接到了大卫·艾登堡爵士的电话,这是由国家地理娱乐电影创投(NGECV)组织的电话会议的一部分。哇...而且是的,他在电话里的声音和他纪录片里的声音完全一样。大卫和他的团队正忙于宣传他们的故事片‘飞天巨兽3D’在北美的首映,这部影片由NGECV呈现,是纪实纪录片和最新的CGI及3D技术的突破性结合。
等等,什么?一部使用CGI技术的自然历史电影?
是的,你没看错。我不确定是艾登堡想运用如此尖端的电影技术的雄心壮志先出现,还是他对大约2亿年前在天空飞行的神秘翼龙的热爱先出现。无论如何,这都是天作之合。巨大的飞行机器需要认真的CGI改造(考虑到大多数翼龙都以一小堆被压碎的骨头形式存在)以及表现良好的化石本身。《飞天巨兽》已经证明了它本身是获奖的材料。它于去年12月在英国的SKY TV首映,并在“专业纪实”类别中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然而,10月初的上映日期将使这部电影真正发挥其预期的作用:在北美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巨型3D IMAX银幕上放映。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现在,我必须坦诚地说:我个人并不是3D体验的狂热爱好者。我发现眼镜很笨重,而且(除了阿凡达之外)我从未看过一部电影让我觉得我从观看3D版本中真的比观看2D版本获得了更多。我还没有被说服我真的需要图像从屏幕上跳出来进入我的现实。根据《飞天巨兽》摄制组对在野外使用3D技术的艰辛的疯狂描述,我不确定大多数自然历史电影制作人是否会被说服。平均3D摄像机单元重约150磅,需要12人的摄制组操作。一旦你设法把它拖到你的拍摄地点,要获得你的图像也绝非易事,电影摄影师蒂姆·克拉格解释说。
“三维图像是使用两个摄像机创建的,这两个摄像机被绑在一起,一个向前指,另一个向下指到一面倾斜的镜子上。目的是模仿我们自己的眼睛产生的效果;两个图像,从一个很短的距离分开拍摄。然后将图像一个叠放在另一个之上以产生深度”。
仿佛实现立体效果还不够困难,3D镜头具有固定的焦距——这意味着它们无法放大和缩小。更换3D摄像机单元上的镜头是一个棘手的过程,需要长达40分钟——这需要大量的组织和镜头计划,以便在这种项目中在时间管理方面即使是稍微有效率(更不用说“错过”某种特殊行为或某种动物的踪迹,以及应对各种因素的可能性)。
当我轮到提问时(耶!),我设法问艾登堡,所有这些努力是否真的适合一般的自然历史电影——因为在我看来并非如此。我想知道他是否认为在某些自然历史场景中,这种过程可能比其他情况更成功。总的来说,他同意3D技术可能非常不稳定,并且在他作为自然历史电影制作人的所有经验中,目标始终是使摄像机越来越小,以便“偷偷靠近”动物,而不是惊吓它们,使其远离它们的自然行为。这就是为什么《飞天巨兽》代表了尝试这种技术的理想场景:CGI翼龙和不会躲避镜头的化石。然而,艾登堡确实概述了一些在自然世界中使用3D拍摄效果良好的场景。其中之一是他最近完成的(尚未发布)以南极洲为背景的纪录片项目,名为《单身国王》,该片关注帝企鹅、象海豹和信天翁。这些生物比许多生物更“适合3D”,因为它们的体型、它们的运动方式以及对海船缺乏惊吓反应。另一个更适合3D拍摄的主要领域是(当然)植物世界。艾登堡详细介绍了他最近在英格兰伦敦附近的邱园所做的一些工作,这些工作结合了延时摄影和3D技术,创造出鲜花盛开、树枝发芽和树叶变色的图像,这些图像是(我引用一下)“令人叹为观止的”。
因此,似乎整个自然历史类型电影都不会立即跳上3D潮流。对于大多数纪录片预算来说,这项技术目前过于笨重且不可预测,而且尽管电影制作人尽了最大努力,动物本身也不太可能迎接这一挑战。然而,当你有一个故事情节适合使用此类技术时——就像艾登堡的《飞天巨兽》一样——它肯定代表了纪实纪录片世界尚未见过的电影制作水平。如果詹姆斯·卡梅隆可以让《阿凡达》中虚构的纳美人从屏幕上跳出来,那么大卫爵士当然也可以用CGI翼龙做到这一点——我个人非常期待结果。
《飞天巨兽》将于2011年10月7日在全国IMAX银幕上首映。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详细的影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