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文化定义了我们是谁,但很少有人能解释它来自哪里,或者我们为什么会采纳一种传统而不是另一种。在经典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中,一家之长泰维思考了人类存在的这个基本事实
在阿纳泰夫卡,我们事事都有传统……如何吃饭,如何睡觉,甚至如何穿衣服。例如,我们总是保持头部遮盖,并总是戴着一个小小的祈祷披肩……这表明我们对上帝的不断虔诚。你可能会问,这个传统是如何开始的?我告诉你——我不知道。
人类群体中特定文化特征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学家们的谜。许多社会都像泰维一样回应说:“这仅仅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你还需要知道什么?”尽管如此,文化特征的维护和传播仍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理解。然而,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在这方面并非独一无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也有文化,而关于文化如何在个体之间传播的研究最近取得了重大进展。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虽然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没有像人类那样明显的文化传统,例如服装的变化或在食物中添加额外的香料,但灵长类动物学家仍然发现了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并通过社会学习传播的行为习惯。一个行为要被视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文化习俗,它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该行为必须被群体中的多个成员实践,必须在不同社会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其他社会必须存在该相同行为的潜力。
去年刚刚发现并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评论在这里)。研究发现,基巴莱森林的黑猩猩会用棍子获取倒下的原木中的蜂蜜,而布东戈森林的黑猩猩则使用咀嚼过的叶子作为海绵来收集同样的东西。两个社会都有相同的工具可供使用,但它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方法。一个个体首先使用了其中一种技术,而该群体的其他成员通过模仿和社会学习采用了它。这仅仅是不同黑猩猩社会中文化传统的最新例证。
来自《国家地理》“新黑猩猩”(1995)的黑猩猩文化多样性
然而,有些社会比其他社会拥有更独特的文化特征。为了理解为什么会这样,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化进化研究中心和动物学系的 Johan Lind 和 Patrik Lindenfors 在他们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上的论文中分析了不同黑猩猩社会的人口统计数据。他们假设,由于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模仿他们的母亲,因此特定社会中女性的数量可能可以解释文化特征的数量。个体至少与母亲密切相处八年,而父亲很少参与。此外,工具的使用在黑猩猩社会中至关重要,女性使用工具的频率高于男性。由于黑猩猩是父系社会(雄性留在他们的出生群体中,而雌性在青春期迁移),因此年轻雄性学到的任何文化特征都将保留在该社会中,而年轻雌性则会将相同的特征转移到附近的社会。
因为女性比男性表达和传播更多的文化,并且因为女性在群体之间转移并带来她们的文化知识,所以任何给定黑猩猩群体中存在的文化特征的数量应取决于该群体中女性的数量。因此,我们假设黑猩猩群体中的文化特征数量应与黑猩猩群体中的平均女性数量相关,而与平均男性数量无关。
如上面的图 1 所示,研究的具有记录在案的文化特征的社会数量不多(n = 7),但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社会中女性的数量与存在的文化特征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10)。文化特征与男性数量之间没有相关性。
这意味着女性在黑猩猩中对于传播文化特征和维持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报告的模式可以用以下事实来解释,即女性在群体之间转移,带来了新的文化特征,从而增加了整个群体的文化多样性。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社会中女性的数量与文化特征的数量之间总是存在直接对应关系(如马哈勒 M 群所见),但证据表明,黑猩猩的文化传播模式是由女性驱动的。
作者指出,人类社会的模式与黑猩猩不同,文化特征的数量随着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增加而增加。这似乎表明了父亲在他们孩子的社会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正如《屋顶上的提琴手》所清楚揭示的那样,来自社区外部的新文化观念可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渗透进来。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和父亲都无法长期维持单一的文化规范。
参考文献
Lind, J., & Lindenfors, P. (2010). 黑猩猩群体中文化特征的数量与女性群体规模相关,而与男性群体规模无关,《公共科学图书馆》,5 (3)。DOI:10.1371/journal.pone.0009241
最初发表于 ScienceBlogs